请爱奇艺公布会员数

图片
文丨张超
出品丨牛刀财经(niudaocaijing)
5月16日,爱奇艺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布,比起详细的数据,引起议论纷纷、直冲上热搜榜的却是一个细节:
爱奇艺不再公布具体的会员数量。
会员业务,一直都是付费长视频平台的钱袋子。
不再披露具体会员数据,一方面当然可以看做是对稳定经营的需求,或是由追求数量规模到侧重服务质量的战略调整;但同时,放弃对会员数、会员数增速的关注,在长视频平台逐鹿中原的时代,也等于放弃了几大平台竞争的部分话语权。
爱奇艺究竟为何选择不再公布会员数?
1、一片向好的财报中,隐藏着会员流失的尴尬
财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爱奇艺的整体营收为79亿人民币,连续8个季度实现了正向的运营现金流。同时也实现了从2022年Q4至今连续6个季度归属于爱奇艺的净利润为正。
图片
可喜可贺的是,爱奇艺终于跳出了长期亏损的魔咒,实现持续稳定盈利。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过去一个季度,爱奇艺月度平均单会员收入(ARM)创新高,连续6个季度环比增长。同时,其会员服务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却大降了13%,收入降至48亿元。
这也是爱奇艺几大业务中唯一一个营收倒退的板块。
去年同期,爱奇艺乘上了现象级爆款剧集《狂飙》的东风,会员服务营收达到55亿元,创出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缺少头部精品大剧的爱奇艺,明显没有那么好命了。
月度平均单会员收入(ARM)创新高,但会员服务收入却比去年大降了13%,一道简单的算数题就能看出,爱奇艺的付费会员数量正在大量流失。或许这就是爱奇艺选择不再公布会员数量的深层次原因。
对此,爱奇艺高层在电话会议中也发布了官方解释:会员数这个指标只能部分显示会员业务发展的好坏,过分强调这个数字会干扰日常的工作。从 2022 年开始爱奇艺一直强调会员业务的核心目标是实现长期的会员收入最大化。当前阶段,衡量会员业务发展和健康度的指标也不再局限于会员数表现。驱动会员业务的三驾马车“ARM、会员生命周期和会员规模”最终都会体现在会员收入里。
解释听来十分合理,但对比去年《狂飙》大火后,爱奇艺在去年一季度的财报里浓墨重彩的描述自己的会员数涨了1700万,这个说法显得格外缺少说服力。
爱奇艺发布财报的当天,《庆余年》第二季在腾讯视频正式开播,一经上线便霸占多平台热搜,赚足了播放量和话题量,创腾讯视频站内开播热度值最快破33000纪录。
相比之下,爱奇艺还没有等到它的下一个《狂飙》。
《庆余年》《狂飙》这类爆款剧集对于平台来说,更像是押宝赌运气,赌中了,就又是一次营收高峰。
但用户愿意为平台支付更高的会员费,推高营收,反过来也可能因为平台缺少爆款剧而离开,这个速度远比爱奇艺想得快。
去年第二季度,爱奇艺的会费收入为49.47亿元,相比有《狂飙》加持的上一季度,整整少了6个亿,会员数更是相比一季度减少1700万,降低至1.11亿。
缺少爆款加持,业绩不再狂飙的爱奇艺,也在探寻新的盈利模式。
2、总营收下滑:目前盈利主要靠成本控制
爱奇艺在2024年第一季度Non-GAAP运营利润11亿元,运营利润率达到了14%,均创历史新高。尽管总营收7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但爱奇艺实际到口袋里的钞票恐怕并没少多少。
过去几年,为了降低运营成本,爱奇艺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裁员以及业务线裁撤,此外爱奇艺还通过加大自制内容比例和规模,以及降低外采版权内容的比例来减少内容成本,。
今年一季度,爱奇艺总成本进一步下滑至56亿元,同比下降5%,作为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内容成本为40亿元,同比下降5%。
图片
说穿了,盈利就靠四个字——成本控制。
自从2022年开始明确将经营策略由早几年的“市场份额优先”转变为“盈利优先”后,爱奇艺开始践行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增长,并在2023年彻底扭亏为盈。
但仅靠省钱总不是实现持续盈利的长久之道。更何况如今爱奇艺成本下降的幅度已经远不如2022年和2023年时猛烈。尤其是在营收下滑的背景下,2024年一季度爱奇艺Non-GAAP运营利润的增速仅为14%,而2023年,这个数字是121%。
短期来看,提升利润水平是爱奇艺仍需面对的课题。
3、降本同时更要增效,探寻盈利新解法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在爱奇艺世界·大会上曾提到,如果影视创作不往上走,去捅开天花板,观众就会通过其他形式去解决自己的困扰,把地板击穿。
爱奇艺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却从未放弃内容为王的战略,也并没有因为追求商业营收而忽略内容质量。
回顾今年一季度爱奇艺的片单,不难发现爱奇艺在内容领域的野心。
图片
春节档现实题材剧集《南来北往》,撬动了各年龄层观众的追剧热情,热度值和话题度双双攀升。
三月上线的民国金融谍战大剧《追风者》表现亮眼,热度破万,刷新2024年爱奇艺最高值,实时收视率峰值破2。
除此之外,爱奇艺创新内容厂牌运营,“迷雾剧场”“小逗剧场”名声在外,“微尘剧场”首部剧集《我的阿勒泰》入围戛纳电视剧节,也奠定了微尘剧场的创新视听风格和叙事角度。
在保证原创内容高质量供给的前提下,爱奇艺也深耕存量会员用户,对会员权益做了精细化的扩大,提升用户体验:优化播放器体验、丰富交互式内容、推出个性化推荐系统……通过提升服务质量,爱奇艺也试图建立起用户忠诚度与品牌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爱奇艺的一季度财报也有“科技与狠活”的成分,爱奇艺奇麟效果广告平台已成功整合生成式AI能力,平台内支持包括文生图、图生图、文案助手在内多项功能的AI工具「智绘」,大大提升了流量的变现效率。
其中,AI制作广告素材带动游戏、短剧等行业广告主投资回报率提升超50%。
根据各方面预计,这一增长态势是可持续的。而广告,也只是AI驱动业务发展的落地场景之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进一步前进,爱优腾长视频平台的竞争进入下半场,比起把营收增长压在《狂飙》《庆余年》这种爆款剧集的运气上,爱奇艺的长期主义思维值得借鉴,但最终结果如何,还有待市场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