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人肝肾联合异种移植成功,术后移植肾脏持续工作超7天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记者 韩金序)“本次肝肾联合异种移植研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该项研究不仅验证了基因编辑猪器官应用于人类联合移植的可行性,更为异种移植技术的深度探索奠定了重要基础。”5月24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曾仲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分享了这一喜讯。
该例猪-人肝肾联合异种移植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云南农业大学在云南昆明成功完成了。术中,移植肾脏展现出功能迹象,血流恢复后即刻排尿;移植肝脏同样表现出积极反馈,血流畅通伴随胆汁分泌,两者均呈现良好的血液循环与活力状态。
“联合异种移植是指在同一次手术过程中,将来自不同物种的多个器官或组织同时移植给同一受体的医疗操作。”曾仲介绍,“由于器官物种不同,跨物种移植的核心挑战在于免疫排斥,这使得基因编辑技术在其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
本次手术所用供体为一只特制的8基因编辑滇南小耳猪,由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小型猪基因编辑与异种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异种器官移植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开发。
图片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手术团队修整供体肝脏。受访者供图
通过精密的基因编辑与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供体猪拥有克服免疫排斥的关键特质。“8基因编辑猪分别敲除了3个猪的异种糖抗原合成基因,有效阻断了超急性排斥反应;同时,嵌入3个人类补体调节蛋白基因以减轻补体激活引起的急性排斥,并加入2个抗凝血调节蛋白来防止排斥相关的凝血异常。”曾仲介绍。
移植受者是一位52岁的男性,因自发性脑出血并发脑疝而不幸离世,经严格判定为脑死亡。家属同意无偿参与异种器官移植的科学研究。
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两所医院调动包括器官移植科、麻醉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在内的十多个科室,组建了一支由数十位专家构成的联合团队,成功实施了异位肾移植与原位辅助部分肝移植。手术共持续8个小时,术后各项监测指标均显示移植器官功能正常,血流通畅。
图片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手术团队吻合移植肝脏血管。受访者供图
曾仲介绍,在终止研究前,移植肾脏已持续工作超过7天,研究终止后取出的移植猪肾质地良好、颜色正常。“此次猪-人肝肾联合异种移植手术的成功,不仅代表了技术的革新,还意味着即使面临传统供体稀缺问题,患者依旧能看到延续生命的可能。”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认为,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最有效的手段,但是目前供体器官严重短缺是制约器官移植发展的瓶颈,异种器官移植被认为是有希望在未来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方法。
“此次‘基因编辑猪-人’异种肝、肾联合移植在国内外均未见同类报道,该项研究的顺利开展将在基因编辑方案改进、移植免疫基础研究、异种移植技术发展方向探索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董家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