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的今天虹口升起迎接解放第一面红旗,虹口红色文化主题季启动

图片
“75年前的今天,虹口升起了迎接解放的第一面红旗。”今天,虹口区在中共四大纪念馆举行“光荣之城,虹色华章”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活动,并启动红色文化主题季。现场,“红旗飘飘,重走解放路”专题红色研学线路发布,“战上海”图片展开幕。
图片
图片
图片
“红旗飘飘,重走解放路”专题红色研学线路由虹口区委宣传部设计推出,聚焦上海解放75周年活动,串联起辖区内多个红色旧址遗址纪念设施。线路从原海南路10号(今吉汇大厦)出发,这里曾升起迎接虹口解放的第一面红旗,昭示着上海解放进入尾声。之后,再沿北苏州路寻访外白渡桥、上海大厦、四川北路桥、上海邮政大楼等解放上海过程中发生过激烈战斗的地方,而后来到国旗诞生地曾联松旧居,最后到达上海首个国旗文化主题教育基地“国旗教育展示厅”。
“我们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定不负先辈在激战岁月中为我们的坚守。”参与专题红色研学线路的复兴初级中学六年级学生王煜城说,“上海的明天,中国的未来,将因我们的努力而变得更加美好。”
“虹口是上海最后解放的地区,为迎接解放,虹口地区曾出现过四面红旗。”虹口区委老干部局宣讲团成员张俊彪说,虹口是一座承载着无数光荣与梦想的城区,见证了75年前上海解放战役中最后的激烈战斗。为了把上海完整地交到人民手中,解放军避免使用重武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瓷器店里大老鼠”。虹口区原海南路10号曾是国民党空军供应司令部驻地,1949年5月25日,中共地下党占领大楼,并在该大楼屋顶旗杆上升起一面红旗,后来还在大门口挂起了“热烈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横幅。第二面红旗升起在新光内衣厂——厂内地下党组织接上级通知,为迎接解放,在25日晚上买了红布并连夜缝制成红旗,并绣上“新光工协”四个大字。26日早上,地下党冒险进入工厂,直奔五楼屋顶,升起了这面红旗。第三面红旗是中正中学地下党支部在5月26日上午升起的,这也是虹口学校系统升起的第一面红旗。第四面红旗也是升起在原海南路10号,在27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在此建立了前沿指挥部,升起一面新的红旗,并摧毁消灭了国民党残军有组织的抵抗,宣告上海全境解放。
图片
图片
在“战上海”图片展中,还能看到虹口居民冒雨观摩上海解放以来首次阅兵和大游行的老照片。1949年7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3个步兵师、11个特种兵团参加了阅兵,主席台就设在虹口区江湾路1号,市民群众夹道欢迎参加阅兵的解放军。本次图片展总展出200余张图片,通过数字化形式,再现了75年前解放上海、接管上海、建设上海的光荣岁月,让观众穿越历史风云、感受时代变化、读懂国家发展。
此次启动的虹口红色文化主题季为期三个月,通过“看、演、唱、读、听、写、走”7种形式,开展“红旗飘飘、主题快闪、红歌联唱、经典诵读、人文护照”5组主题活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历史与当下相互动、传统与时尚相碰撞、文化与科技相融合。其中,“主题快闪——演绎初心信仰”将在鲁迅公园、中共四大纪念馆国旗广场等地标搭建红色文化快闪店,设置虹口特色红色元素、文创IP等,以“扫码集赞”等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年轻人群对红色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打造可观、可感、可沉浸的红色文化新实践。“红歌联唱——传唱经典旋律”通过“声动虹口”红歌联唱挑战赛H5小程序,参与者可在75首红歌目录中任意挑选一首,以虹口区内场景为背景录制生成红歌视频,通过发布话题#声动虹口唱红歌#至各网络平台,点赞数高的作品演唱者可到指定场馆兑换活动纪念品。“经典诵读——凝聚声音力量”将邀请市朗诵协会会员、主持人、网络大V等诵读主题文章,用声音再现虹口城市记忆,传播经典名人故事和红色精神。“人文护照——行走文化三地”则延续去年“虹”色大寻访——虹口区青少年人文护照打卡活动的影响力,焕新升级人文护照,扩展打卡场馆覆盖范围,纳入北外滩友邦大剧院、上海证券博物馆、垃圾分类科普馆、1927·鲁迅与内山书局、陈云1925书局、今潮8弄、和平书院刊茶社、留法勤工俭学展(厦门国际银行)、曲苑等文化阵地,增加手绘地图及场馆VR二维码,进一步点燃学生参与热情。
虹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虹口是“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重要区域之一,拥有84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被誉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今年将在用好用活丰富红色资源上下功夫,发挥“文化三地”深厚文化底蕴,探索打造具有虹口特色的红色文化IP,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承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推动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
  作者:单颖文
文:单颖文图:叶辰亮编辑:张晓鸣责任编辑:祝越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