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到拿头撞墙、痒到烫水止痒!皮肤出现这2个信号警惕疾病潜伏,护好皮肤要 “向内看”

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但皮肤疾病患病率高达40%~70%,皮肤疼痛和瘙痒对很多人的生活造成了困扰。疼痛难忍、瘙痒难耐是患者对此较为直观的表述。
有的人 “痛到以头撞墙”、“痛到衣服碰到皮肤像有‘刀片’划过”、“痛到皮肤火辣红肿像被‘烈火’灼烧”,有的人“痒到无法安睡”、“痒到如蚂蚁般啃噬”。 
作为皮肤疾病的2个主要症状表现,痛痒会对中老年人的生活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其中,影响睡眠、痛痒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是中老年皮肤疾病患者的3个临床主诉。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崔勇强调:“皮肤发生瘙痒或疼痛可能是人体发出的疾病预警信号。皮肤瘙痒可能与湿疹、银屑病等疾病相关,而皮肤疼痛提示可能与带状疱疹存在潜在关联。
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皮肤屏障逐渐变得薄弱,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出现皮肤老化、细菌和病毒感染等多种问题,罹患多种皮肤疾病的风险较高。 
中老年人发生皮肤痛痒的概率远高于年轻人。一方面,中老年人由于皮脂腺功能减退,皮肤容易发生干燥,就像墙体的外立面,长期干燥加上紫外线等各种“风吹雨打”,皮肤整个“砖体”结构遭受破坏,引起皮肤神经末梢的刺激,导致皮肤瘙痒。另一方面,伴随中老年人免疫力的逐渐下降,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逐渐升高。在临床上,带状疱疹疾病早期容易被误诊,往往延误治疗的黄金时机,导致疼痛时间长、疼痛反复发生。避免瘙痒或疼痛带来的极端伤害,不忍痛,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
此次公布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
超9成中老年皮肤疾病患者都会出现疼痛或瘙痒问题,其皮肤发生痛痒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人群发生率。还有80%以上的皮肤科医生认为,相比普通人,老年慢性病人群罹患皮肤疾病后,皮肤疼痛和瘙痒的感觉更为强烈。
疼痛如刀割、电击、灼烧、针刺,可能更甚于分娩阵痛,带状疱疹所带来的疼痛体验往往让人“闻风丧胆”。
一旦罹患带状疱疹,患者可能会经历4个阶段的疼痛:皮疹出现前的疼痛,急性期疼痛,亚急性期疼痛以及慢性期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大约10-30%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30%-50%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时间超过1年,部分可达10年。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多见于高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伴有慢性病的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高于健康人群。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患者得带状疱疹后,感受到的痛感更强。
《结果》显示,带状疱疹造成的皮肤疼痛个体化差异较大,中老年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持续时间多以月甚至年来计算,严重影响患者及家人的心理和生活质量。
几乎所有人都感染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但不是所有人都会得带状疱疹。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此外,患有慢性病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由于免疫力降低,更需要注意疾病发生风险。
《结果》显示,尽管皮肤疾病带来的疼痛和瘙痒问题让很多中老年人不堪其扰,但面对痛痒,多数中老年人还存在忽视早期诊治和预防、自行判断用药、自行停药或减药、偏信偏方这4个认知误区。如何科学管理皮肤疾病,呵护皮肤健康? 
专家们表示,
“皮肤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做好皮肤的修护和管理,恢复皮肤免疫屏障功能尤为重要。例如: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地锻炼、保持心情放松等都有助于护好皮肤的免疫屏障功能,提高抵抗外来病原体侵袭的能力。此外,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
能不能打,怎么选?是多数中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群比较担忧的2个主要问题。
老年人首先要关注适合自己年龄的疫苗进行接种。此外,要关注疫苗的保护效力,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保护效力也有所不同。接种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般有3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一是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则不能接种该疫苗;二是如果患者处在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或者正处于疾病的急性期,建议暂缓接种;三是对于患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
此次,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崔勇团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曹华团队、浙江省人民医院皮肤科樊一斌所在团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与医疗美容中心赵恒光所在团队、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王再兴、沈颂科所在团队参与访谈或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