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存!昂贵的“艾布拉姆斯”开始配上了廉价的“应对笼”,美制M1A1在乌战场上也不得不妥协

小乌现在是越来越不听话,在一个月前原本就应该按照“美国命令”撤出战场的M1A1主战坦克现在不但依然在使用,而且还在它的周身上下加装了制造工艺极度粗糙的“应对笼”(用来防御无人机的,也叫“笼式装甲”)...
图片
近日在乌克兰战场上一张配备有“独特”的防无人机“应对笼”的美制M1A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图片开始出现在网络上;
该图的发布者为乌克兰一家名为“Rinat Akhmetov ”公司,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这家公司一直都在致力于为乌军提供军事武器和其他附属装备,比如坦克防无人机“应对笼”、防弹衣、扫雷船等...
而这一套“应对笼”就是这家公司近期的研究成果,按照其官方说明显示:
经过漫长的测试和对无人机对坦克打击部位的分析,我们终于研制出了适合于M1型坦克的应对笼;
图片
这套“应对笼”位纯粹的乌克兰产品,它是在充分考虑到每种坦克不同的设计后而进行的针对性设计,可以在有效抵御空中无人机打击的同时不会影响到装备本身的性能,并且具有简单化的优点。
M1A1的“应对笼”总体结构重量为430公斤,目前已生产7套,均装备在了M1A1坦克上;
该公司的运营总监Oleksandr Myronenko强调:“应对笼”不但可以有助于保护昂贵的武器装备免受敌人的损坏,还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乌克兰士兵的生命,这项工作从战争一开始这就是“Rinat Akhmetov ”的使命之一;我们将与乌克兰武装部队共同作战,捍卫自己在乌克兰土地上生活和工作的权利。
图片
此外这家公司在过去还为乌克兰装甲部队的T-64、T-72以及缴获的T-90等坦克设计过“应对笼”。
虽说是专门设计的,不过从图片中可以看到这家公司的制造工艺不是太精细,近距离看这个“应对笼”的制造细节大约也就和咱们在道路两旁见到的普通修理部是一个档次的。
图片
不过与之前我们常见的那种“应对笼”有所不同,M1A1的定制“应对笼”没有采用那种“伞”式设计,而是用钢网结构将整个炮塔都给包裹住了;有点类似于“板条装甲”,可是密度要比“板条装甲”高出不少。
除了炮塔被包裹得严严实实之外,在坦克正面车体部分也被安装了这种网状结构;
在各个舱口处,这种“应对笼”还设计了可开合式的盖板,但烟幕发射器的部位是裸露的;
图片
图片
据“Rinat Akhmetov ”称,这套“应对笼”若要被完全安装到M1A1坦克上至少需要12个小时的时间,看来工艺还是挺复杂的。
但我个人对这种奇葩“应对笼”的防无人机效果表示怀疑,理由是“应对笼”与炮塔的接触距离太近了,一旦无人机撞向坦克,这种“应对笼”能起到什么效果,缓冲吗?
缓冲不是需要拉开一些距离才会有效果吗?
图片
而且通过以往的案例我们也可以知道,无人机有时候会向坦克顶部的舱口投射炸弹,可这种“应对笼”似乎抵御不了这样的攻击,除非车内人员永远不出来...
当然了,乌克兰方面搞出这样一种独特的“应对笼”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吧?因为按照此前美国对乌援助主战坦克的相关限制规定,M1A1坦克是不允许被加装“伞”式“应对笼”的,除非向美国申请定制,这也是为什么美制坦克直到现在才推出本土防无人机措施的根本原因。
图片
图片
乌克兰既要履行美国对M1A1坦克的使用限制规定,还要考虑到战场的实际,最终拿出了这么一种贴合坦克车身的四不像“应对笼”,也算是对双方都有一个交代吧。
其实仗都打到这种程度了,乌克兰大可不必再听美国人的了,毕竟他们已经“违抗”一次命令了(美国曾要求乌克兰撤出全部的M1A1坦克,但使用该坦克的第47机械旅拒绝执行此命令,依然在战场上继续使用),直接上一套和T-72坦克一样的“应对笼”最为简单使用。
此外,为了强化M1A1的防御能力,乌克兰也把过去加载到苏制坦克身上的Kontakt-1反应装甲安装在了“艾布拉姆斯”上。
图片
现在的“艾布拉姆斯”的苏制风格是越来越明显了,看来任何一款主战坦克到了乌克兰战场都要披上一身的爆反装甲模块,“豹”2坦克之前就这么干过。
如今乌克兰手里掌握的三种西方主力坦克都已完成了“应对笼”的安装,过去这种粗糙的装备还不被援助国所允许,可是随着战争的持续,不加这东西是真的不行了。
图片
图片
但是有这玩意也不是万能的,该损失还是会损失。
目前美国援助给乌克兰的31辆M1A1主战坦克已损失了至少8辆,最近一次被摧毁的案例发生在顿涅茨克的别尔迪奇村附近。
图片
应对笼:
这个词是由英国国防大臣发明的,本身带有一些贬低之意,俄罗斯人通常称其为“笼式装甲”。
其实它应该属于板条装甲的一种,正常来说这种装甲都是被安装在坦克炮塔和车体侧部的,可是随着无人机的威胁越来越大,板条装甲开始被安装在了坦克顶部,类似于“一把伞”;
图片
根据现有资料显示,最开始使用这种“应对笼”军队应该是俄罗斯,它首次出现在2021年的一次俄军军事演习当中;
后来在俄乌战场上,“应对笼”被俄乌双方坦克兵广泛使用,实践证明这种防护措施的确有一定的防无人机效果,但作用不是那么地明显;同时它还有一些缺点,比如影响无线电和车载机枪的使用,在坦克起火时限制了人员快速逃生的。
可总体来说,它的利大于弊,因为现在的无人机实在是太多了;
图片
目前已知已经加装“应对笼”的坦克类型包括:俄制全系列坦克(除“阿玛塔”之外)、美国的M1A1、德国的“豹”2、英国的“挑战者”2和以色列的“梅卡瓦”系列。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