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陶瓷美轮美奂 现在的陶瓷能“上天入海”

窑火遗萃,化土成金,我国的陶瓷技艺源远流长。位于上海的世界技能博物馆,正在展出的世界陶瓷技艺展,不仅呈现了古代陶瓷技艺,也展示了陶瓷新材料在今天的应用。
不同时期文物展现我国陶瓷技艺发展历程
走进展厅,可以看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作品,从新石器时代红陶三足钵,到唐三彩三足盘,宋代五大名窑各具特色的陶瓷作品,还有五彩、斗彩、珐琅彩与粉彩等瓷器精品,可以看到陶瓷制作技艺逐步发展的过程。
图片
世界陶瓷技艺展负责人 屈佳楠:黑陶三足双系罐是来自良渚文化时期的一件陶瓷展品。仔细看瓶口的内部,是留有一圈一圈螺旋形制作痕迹。它是借助快轮,快速旋转,辅以手工拉坯这样的成型的方式,来制作陶器的坯器。拉坯成型仍然是我们当今陶瓷拉坯工艺一个主流的创作方法。
图片
展览中,明代的青花团菊纹杯和斗彩团菊纹杯这两件展品,向我们展示了斗彩的制作工艺。斗彩瓷的烧成是我国陶瓷工艺史上的重大成就,为后来彩瓷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图片
世界陶瓷技艺展负责人 屈佳楠:斗彩制作的过程,首先在完全没有上釉的瓷胎表面用青花料去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紧接着再上一层釉色,放到高温下去烧制。烧制完我们再在青花瓷器勾勒的图案里面填上有颜色的釉料,最后再进行一轮低温烧制,这样烧制出来的瓷器它的颜色非常丰富而且亮丽。
科技赋能 让陶瓷能够“上天入海”
近年来,陶瓷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医学、环保、航空航天及新能源等领域。展览中,来自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的天宫二号太空燃烧的加热炉的装置,展示陶瓷新材料在太空探索的应用,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被称为“太空炼丹炉”的天宫二号综合材料实验装置。这套多功能的通用型材料科学实验装置,引入了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能炼制复合材料、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晶体材料等很多神奇材料,其中也包括了陶瓷科技的新应用。
图片
陶瓷技艺展负责人 屈佳楠:这个装置主要是运用在我们的太空中,对一些新材料充分燃烧进行实验。该装置目前有两件,一件就在我们天宫二号上,还有一件目前就在我们的展厅。可以从剖面图中了解到,陶瓷科技的运用是在虚线所框的部分,这是一个加热炉的装置,它很好地确保了在太空中我们材料燃烧的保温作用。
图片
展览现场还有另一组展品,全海深透明陶瓷摄像机、全海深透明陶瓷LED灯、大口径透明陶瓷保护罩,它们是陶瓷的“海底两万里”大冒险。目前,全海深透明陶瓷摄像机搭载“万泉二号”着陆器已开展了多次突破万米的海底摄像试验。全海深大功率LED灯搭载“沧海”号着陆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海底为拍摄“奋斗者”号万米深潜提供了远距离灯光照明。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