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项新技术节能减排 西安绕城高速“美颜”进行中

图片
近期,西安绕城高速公路东段正在进行专项维修整治。投资1.42亿元,主要对河池寨立交至杏园立交段内环方向的总长38.5公里路段进行了铣刨重铺和就地热再生工艺的专项维修,以现代技术开启绕城高速“美颜”新模式。
  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是西北地区交通的重要枢纽,连接着包茂、京昆等九条国家高速公路以及多条国省干线,承担着重要的区域交通运输任务。然而,长期以来持续增长的车流量导致路面技术状况下降明显,尤其是西段路面存在裂缝、坑槽等多种病害,急需进行全面的养护提升。
  施工技术清洁。据了解,西安绕城高速专项养护工程全面应用清洁化就地热再生技术,通过病害预整治、路面加热、耙松、提温、添加再生剂拌和、摊铺、碾压、开放交通的工艺流程,采用3套就地热再生机组,三个车道梯队同步作业、间距150米,每组由“7机3器”组合构成,即3台加热机、1台耙松器、1台提温器、1台拌合器、1台摊铺机及3台压路机。施工期间实现了加热、拌和、摊铺等作业过程环境清洁化,大气透光率大于90%,有害气体减量率大于97.9%,从源头上减少能源消耗,保护一方生态,守好绿水青山。
图片
  施工质效可靠。采用负压低氧热风循环、阶梯式加热方式和双控温加热模式,确保沥青不因加热过高而老化;废气集中循环利用后再排放,可以有效控制热能损失。拌和摊铺一体化,实现拌合器出料口与摊铺分料器之间“零距离”,混合料“零失温”。多点同时计量沥青等材料添加,实现施工、设计配合比的一致性,材料拌合的均匀性,保证了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
  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清洁化地热再生技术可以实现废旧路面材料的100%循环利用。根据铣刨重铺碳轨迹的对比,本项目应用清洁化就地热再生技术可节约石料3.5万吨、沥青1386吨,节省燃油1.7万升,节电21.8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10吨。与传统铣刨重铺养护方式相比,在工程进度、绿色环保、全寿命周期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图片
  数智赋能,创新应用工地移动试验室。试验室按标准配备仪器设备并搭载可视化信息平台,可快速完成旧路面RAP料的沥青含量、材料组成等试验分析,高效确定再生混合料的级配、掺配比例;可实时监控、精准添加再生剂,有效保障再生路面品质。信息化平台实现拌合站监控、试验数据、机械作业参数及决策指令等实时共享,现场人员通过可视化终端和智能腕表同步获取数据和操控指令,实现施工全过程“快、优、准”管控。
  引入无人驾驶碾压技术。通过无人驾驶机群,采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惯性导航、雷达多传感融合等技术,实现对施工碾压轨迹的精准控制,做到不漏压、不过压、不超速,推动道路智能化建造施工作业,迈出数字化、智慧化养护新步伐。
  西安绕城高速公路现代化养护项目的实施,不仅提升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也为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作出了积极贡献。标志着西安绕城高速进入了现代养护的新阶段,为西北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注入新动力。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