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法国人?答案:“法棍”!马克龙称之为“250克魔法”

图片
4月25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2024巴黎最佳法棍面包大赛”上,评委们评测参赛的法棍面包。
据法新社报道,自上周开始,法国邮政公司正式发售近60万张面值1.96欧元、带有法棍面包香味的邮票。自2022年“法棍面包工艺和文化”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这种被法国总统马克龙称为“250克魔法”的日常吃食再次成为新闻的话题。它用熟悉的香味提醒世人,法国人对法棍是多么情有独钟!
据法国邮政官网介绍,邮票上绘制了一根由法国国旗蓝白红三色丝带蝴蝶结装点的法棍面包。有趣的是,这款邮票采用一种独特的印刷工艺,其油墨中的特殊香味颗粒使得邮票表面在受到摩擦时,能够散发出一种面包烘焙的香味。
有人说,“宗教+面包=法国人”,这或许是一种戏谑。不过从法国邮政特地选择被视为“面包与糕点守护神”的圣·奥诺雷纪念日的第二天发售这款法棍邮票,不难看出,就像法国人说的,“法棍面包不仅是我们日常食用的面包,也是我们的美食象征,我们的文化瑰宝”。
传统法棍面临生存危机
法国人想必都还记得,当2022年末“法棍面包工艺和文化”申遗成功时,当时正在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的马克龙在一场活动上手举法棍庆祝的画面。马克龙将法棍称为“250克的魔法”,并称“法棍被列入非遗名录是对面包师和美食界多年来付出的认可”。
与工业面包不同,传统法棍面包仅使用面粉、水、盐、酵母四种成分,采用手工制作。制作法棍时,面包师将这四种所需原材料和成面团,面团温度最好控制在24℃至26℃之间。和好之后让面团静置三四十分钟,接着将面团分割成多份,每一份面团的重量大约为250克。分割好之后再让面团在32℃、70%相对湿度的环境下醒发70分钟左右。待面团醒发至80%的状态便可用刀在面团身上划刀口,然后将它送入烤炉,在235℃的烤箱中大约烘烤30分钟,法棍便可完成。
有趣的是,法棍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制作标准。除了马克龙所言“250克魔法”的重量要求外,法棍的长度约为65厘米,此外,每一个“合格”的法棍身上还需斜切出5道左右的裂口。
法国每天约有1200万人光顾面包店购买法棍面包,每年生产超过60亿根。生产和购买法棍已经成为法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法棍如今却面临一场生存危机。曾在法国生活多年的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周秋君说,法棍成分单一,且不含防腐剂,因此保质期相对较短,富裕阶层会选择更有营养的食物替代它,同时简单食材做出好食物也需要高超的工匠技艺。严格要求之下,好的手工面包师不断减少。1970年,法国约有5.5万家面包店,而现在只有3.5万家,这意味着在过去半个世纪,平均每年有400家面包店消失。
法国全国面包和糕点联合会主席安莱克特曾说,“法棍处于危险之中”。作为传统工艺,面包师对法棍的质量追求很高,但在工业面包的冲击下,传统面包店的生存不容乐观。这就是为什么法国人那么坚持要为其申遗的原因。
法棍代表一种法式生活方式
在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小说《偷影子的人》中,主人公的好友吕克说:“我爸爸可能只是个做面包的,但你看看那些大清早第一时间来买法棍的人,他们竟然如此快乐。父亲是我的标杆,是我想成为的对象。他想让我学会的技艺,正是我想从事的工作。”
马克龙还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过一张小男孩拿着法棍奔跑的照片,赢得了无数法国民众的共情。对很多法国人来说,“买法棍”是童年时期父母指派的第一件差事。马克龙把法棍誉为“一种法式生活方式”。周秋君对此解释道,这是因为法棍有很强的象征性,它不仅是法国美食的经典元素,更是法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很多法国人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面包店买一根新鲜出炉的法棍面包,不少外国人也是从这种传统面包认识法国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法棍硬邦邦的,很难嚼动;但好的法棍其实外壳酥脆,掰开后内里富有弹性。在切片的法棍上涂抹果酱或巧克力酱,这是法国传统早餐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正餐时,涂抹橄榄酱或者黄油的法棍既可以作为前菜,垫垫肚子,也可以留到主菜时吸满汤汁或酱汁后,作为主食享用。待到快吃完,如果盘底还剩一点残羹,很多法国人会选择再用一片切片法棍擦拭“清盘”。
主食之后如果不选择甜品,也可以选择奶酪拼盘或者冷切肉拼盘作为佐酒小食,而切片法棍则是各种手指小食的“底座”。如果想解解腻,法棍配黑咖啡,也是一项很清爽又让人口齿生香的选择。
  作者:刘畅
文:本报记者 刘畅图:新华社编辑:顾文俊责任编辑:沈钦韩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