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7亿吨居全球第一!第50个内陆港在济南设立

5月25日,“共建沿黄陆海大通道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2024·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新黄河记者从现场获悉,成立5年来,山东港口集团货物吞吐量连跨五个亿吨台阶、突破17亿吨,集装箱量迈过4000万标箱大关,分别位居全球第一、第二位。当天,山东港口沿黄陆海大通道“双扩能”仪式举行,山东港口集团正式在济南设立第50个内陆港,开通第100条班列。
图片
山东省港口集团(以下简称“山东港口”)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表示,回望山东港口组建成立的五年历程,企业坚定向海图强,助力开放。依托山东“双节点”的独特区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RCEP,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货物吞吐量连跨五个亿吨台阶、突破17亿吨,集装箱量迈过4000万标箱大关,分别位居全球第一、第二位。
在发展中,山东港口向陆纵深,立足济南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优势,携手沿黄枢纽节点城市,开班列、建陆港、畅循环,已布局建设内陆港49个,开通海铁联运班列99条,海铁联运箱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港口领先。
现场,山东港口沿黄陆海大通道“双扩能”仪式举行,山东港口正式在济南设立第50个内陆港,开通第100条班列,将更深层次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图片
“沿黄陆海交接、通达如桥的美好愿景,越发成为生动现实。我们坚定向链延展,塑强能级。致力于由‘单一港口运营’向‘供应链综合服务’转型迭代,已具备15类金融牌照及资质、延展80项物流综合业态,能够提供端到端、一站式的综合服务。”霍高原说,面向未来,山东港口将全面发挥港口的枢纽节点功能、辐射带动作用,更好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方位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
按照计划,山东港口将聚力畅通沿黄陆海大通道。加速推进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强化陆海统筹、扩大双向开放,织密“一带一路”航线组群,拓展欧亚班列网络布局,深化海、河、陆、空“四港联动”,构建最经济便捷“出海口”,全力担当“沿黄门户”。
同时,山东港口将聚力打造经济发展强引擎。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主动融入沿黄区域经济发展,深化港区、园区、城区“三区互融”,导入更多优势产业、集聚更多高端要素,当好沿黄发展的“金牌合伙人”。
山东港口也将聚力构筑和合共赢生态圈。锁定“依托港口的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为广大用户定制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综合服务,促进产业链延伸、供应链集成、价值链创造,打造沿黄发展共同体。
记者:黄敏 编辑:曹梦佳 摄影:黄敏 校对: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