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之地迎来特殊朋友 总台CGTN携多国记者探访魅力福建

5月2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福建省委宣传部等共同主办的“一起看中国”福建行采风活动圆满收官。来自18个国家的21名外国媒体代表与CGTN英语、普什图语、尼泊尔语主持人、记者共同探访福建多地,通过行进式采访向世界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福建故事。
图片
“来福建像是走进了新世界”
福建以绿色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这样的创新发展模式让外国记者耳目一新,纷纷表示“要把中国经验带回家”。萨摩亚《萨瓦利报》记者马克·曼布雷在宁德三都澳海上渔排的新媒体直播中表示,这里采用环保塑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减少了塑料垃圾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希望萨摩亚也能有同样的养殖方式。菲律宾自由撰稿人埃耐斯托·阿宾斯表示,这里随处可见新能源汽车和与之相匹配的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来福建像是走进了新世界”。马尔代夫达瑞斯电视台记者易卜拉欣·胡莱尔从岛国视角高度关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称赞中国真正践行减排承诺,大力发展风电等清洁能源。
图片
图片
△参观宁德时代、宁德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
图片
图片
△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采访
图片
图片
△在宁德三都澳海上渔排发起新媒体直播
在参观福清“闽都号”中欧班列时,当得知中欧班列仅需两周即可直达俄罗斯时,各国记者纷纷赞叹中欧班列的运行效率。当前,经由班列运送的货物已由开行初期的婴孩用品、茶叶等生活物资逐步扩展至涵盖电器、汽车配件等各类商品,各国记者充分肯定“一带一路”对共建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图片
图片
鼓岭古井见证深情厚谊
福建多元包容的文化气质给中外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有着“万国文化”大观园之称的福州鼓岭,记者们重温了跨越百年的中外友好故事。鼓岭百年邮局旁的水井上刻有“外国本地公众水井”的字样,记者们饶有兴趣地了解了外国侨民与当地乡民和谐共处的故事,还纷纷品尝了甘甜的井水。
走进鼓岭历史建筑群之一的柏玲别墅,记者们详细了解了美国柏龄威夫妇与这座别墅的故事,了解了古厝如何通过打造精品民宿焕发新的生机。此外,记者们还参观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开元寺和鼓浪屿,欣赏了非遗木偶戏和南音表演,全方位感受福建的人文魅力。
图片
图片
△参观鼓岭
图片
图片
△外国记者在鼓岭崎头顶古井、柏玲别墅了解中外交往故事
图片
△体验木偶戏表演
图片
△参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通过深入采访增强对“一个中国”的认知
作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先行地,福建与台湾血脉同源,这里也是海外友人了解两岸关系的最佳场所。活动中,大家通过在平潭壳丘头史前遗址群、平潭台湾创业园等地采访,不断积累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正确认知。
图片
图片
△参观平潭壳丘头史前遗址群
《新兴尼泊尔报》记者莫德纳特·达卡尔表示,“在尼泊尔,我们始终坚信并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萨摩亚《萨瓦利报》记者马克·曼布雷表示,“我的梦想是游历中国所有的省份,台湾也是其中之一”。
福建刷屏外国记者“朋友圈”
本次活动在CGTN各平台、海外合作媒体、外媒记者所属媒体以及福建当地媒体平台被广泛报道和转载。中外媒体人建立深厚友谊的同时,也将热情淳朴的福建印象传播至全世界。
印度尼西亚记者在印尼《共和国报》发布文章《走进习近平事业起步的省份——福建》;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记者出镜报道了宁德渔业发展;萨摩亚记者在个人照片墙分享和CGTN记者的雨中直播花絮,并转发CGTN直播链接;汤加广播委员会记者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多条图文和视频。
图片
△印度尼西亚记者在印尼《共和国报》发布文章《走进习近平事业起步的省份——福建》
图片
△萨摩亚记者在个人照片墙账号分享和CGTN记者的雨中直播花絮
图片
△汤加广播委员会记者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布多条图文、视频
图片
△CGTN中外媒体人圆桌论坛将在马尔代夫那瑞斯电视台、库克群岛电视台落地播出
图片
△CGTN普什图语报道《宁德市以“绿色”水产养殖助力“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地阿富汗明月电台网站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