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武术——“戳脚”首次亮相文博会

图片
拳风呼啸,脚法凌厉,插招换式间赢得阵阵喝彩。25日在12号展馆内,国家级非遗武术项目“戳脚”首次在文博会亮相。
表演中展示了“戳脚”不同的两路武术“趟子”,同时还有长剑戳脚、双头枪套路、醉拳等门派武术。最精彩的“硬功夫”压轴,长枪顶喉、硬功碎铁两项展示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现场小朋友更是收获了“碎铁片”作为纪念。本次是“戳脚”这项非遗武术首次在文博会的舞台进行展示,也是深圳的首展。非遗武术传承人宋君杰表示,首次来深圳就是作为非遗传承人,在文博会这个舞台展示技艺,很高兴、自豪。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更好地将这门武术传承和发扬。
图片
图片
展示醉拳中的戳脚腿法
“戳脚”这门武术既陌生又熟悉。在水浒传中武松醉打蒋门神一篇中,武松使用的就是这门武术,可谓家喻户晓。而“戳脚”属于实战武术,观赏性不强,民间少有人知道。据了解,“戳脚”源出少林,创于宋,成于明,盛于清。中华武术素有南拳北腿之说,“戳脚”被誉为“北腿之杰”。本次表演的“戳脚”属于饶阳戳脚门,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实践、丰富和完善,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饶阳戳脚拳系,其中饶阳宋氏独传的“戳脚”十三脚,更是被誉为“戳脚之魂”,是中华武术的活化石。
图片
“传统武术有很多局限,不外传、不传女、留手、藏招等都导致很多技艺传承困难,甚至失传。只有让更多人认识、接触,打破传统教习习惯才能让非遗技术更好地传承下去。”饶阳宋氏戳脚传人宋君杰说道。宋君杰自幼跟随祖父、父亲习练家传戳脚,一方面习得一些高难功夫,一方面深感这份技艺的珍贵与独特。近年来,他通过成立武术协会、展览馆、博物馆等方式推广这项武术,同时还开展进军营、校园等“六进”工程,义务宣传普及,培训学员、队员多达数万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戳脚武术,将其传承下去。“我年龄大了,现在也很着急,有些功夫已经失传了,现在要尽快留下资料,保护好这份‘遗产’”。
图片
展示武术硬功——碎铁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非遗传承方面,宋君杰也有很多心得。整理资料、写书、出拳谱,再到录视频、上节目。如今,短视频平台更好地为“戳脚”武术进行推广,宋君杰也成为多个平台的网红。另外,他的资料整理和写书工作也得到AI技术的辅助。“以前写得慢,内容都要手动输入、整理。现在科技高,说话就能整理稿件。出书快了,就能更好、更完整的传承这门技艺”。
另外,通过参加各种国际武术比赛和交流活动,戳脚武术也走向了世界舞台,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赞誉。宋君杰表示:“传承和发扬戳脚武术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 秦天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吴诗敏 三审 徐恬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萌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