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身亡后,美媒异常乐观:伊朗或倒向美西方,道路已被铺平

伊朗总统和外长因坠机死亡后,美西方媒体集体发文嘲讽,其中以以色列最为起劲,而有意思的是,知名美国军事媒体《军事观察》却异常乐观,称因为伊朗总统的死亡,未来伊朗或倒向西方,道路已被铺平。
图片
伊朗总统意外死亡,新任总统选举在即
伊朗总统坠机目前得到了更多消息源的确认,其乘坐的直升机确定坠毁在山上,总统莱希的遗体已经下山,伊朗将在近期举行一系列的追悼纪念活动。
图片
伊朗总统莱希坠机现场
可以说,伊朗总统的死亡,对于伊朗整个政局影响将是巨大的,毕竟伊朗总统是伊朗的第二号实权领导人,仅次于伊朗最高领袖之下哈梅内伊,伊朗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负责领导行政部门。
图片
莱希现年63岁,相比于85岁的哈梅内伊被认为是年富力强的接班人
坠机身亡的伊朗总统莱希被视为是目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接班人,如果不出所料,他将在哈梅内伊之后接任最高领袖,成为事实上伊朗的最高领导人。
莱希一般被外界视为是伊朗的保守派领导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吴冰冰认为,目前伊朗政局还是以保守派为主体,保守派坚持反对自由主义,对外关系采取务实立场以换取现实国家利益。
图片
哈梅内伊自从霍梅尼去世后一直担任伊朗最高领袖
哈梅内伊也被视为保守派代表。此前由于美国对伊朗展开的严厉制裁,让伊朗方面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伊朗需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因此伊朗温和派代表鲁哈尼在2013年当选伊朗总统,其对外政策就是与美国谈判接触,在国际环境上为伊朗发展提供突破。
图片
苏莱曼尼之死导致美伊关系全面恶化
但因为后续特朗普政府暗杀苏莱曼尼,又是对于伊朗的全面封锁制裁和退出伊核协议,以鲁哈尼为首的温和派政治声望遭受重创,因此在2021年,莱希代表的保守派上台,莱希当选伊朗总统。
图片
在莱希时代,对外强硬对内则采取经济建设的方式推动伊朗社会进步,尤其是其对外政策,相比温和派,莱希的立场更为强硬和务实,大幅度加强中东“抵抗之弧”的建设,对外采取既斗争也联合的方式,在中国斡旋下成功和沙特和解,外交政策达成较大突破。
图片
安德罗波夫,苏联80年代初连续病逝3位领导人,导致戈尔巴乔夫上台
图片
美媒:伊朗总统死亡未必是坏事,有助于亲西方领导人上台倒向美国
美媒认为,莱希的死亡对于伊朗来说甚至或将影响今后的发展,尤其是在对外政策上,或将倒向西方。美媒称,伊朗领导层关键人物的死亡与苏联最后几年的情况相似,当时整个国家领导层的死亡被认为是更有利于倾向西方利益的新精英上台铺平道路。
图片
哈梅内伊的主要潜在继任者苏莱曼尼和莱希遇刺身亡,这同样会深深动摇伊朗的领导层,并促使政治倾向更有利于西方利益的领导人上台。
虽然伊朗总统之死的全部后果以及许多相关情况仍然不确定,但预计这将为伊朗的后续政局带来不可忽略的影响。
图片
不得不说,美国的观点分析十分幽默,甚至能够将当前的伊朗政治局势类比苏联,但这完全是两回事。
现在伊朗方面的最大问题就是谁来接总统的班,但绝不可能像美媒希望的那样,上来一个所谓“亲西方”的领导人,这完全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图片
伊朗的军事力量在中东是数一数二的
从美国针对苏莱曼尼进行暗杀再到这几年对伊朗集中封杀制裁的行为,伊朗和美国已经彻底成为“死敌”,要知道过去伊朗不是没有温和派上台,但从结果上看,妥协并没有换来美国的宽松,而是变本加厉的挑衅行动。
图片
伊朗对外政策不会转变,美媒幻想不会变现实
对此,整个伊朗领导层对美已经放弃了一切幻想,从2021莱希当选伊朗总统以来,议长卡里巴夫、司法总监埃杰伊都属于保守派,更不要说最高领袖和宪法监护委员会也是保守派,伊朗国家宪政架构所有主要部门领导职位完全由保守派掌控。
图片
保守派对美国的立场自然是最为强硬的派系,因此在保守派在伊朗政坛占据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怎么会支持一个亲西方的领导人当选伊朗总统?可以说伊朗政坛高层目前根本没有对美西方妥协派的活动空间,反美才是符合民心的政治正确。
图片
鲁哈尼被誉为伊朗的温和派,对西方采取务实态度,但仍旧未能避免美国的制裁和挑衅
当然,就算这种十分离谱的情况真的发生,真的有一个所谓亲西方的温和派当选伊朗总统,然而伊朗最高领袖和其他的重要领导人都是保守派,在这种情况下,就凭总统一个二把手根本无法推动伊朗“倒向美国”,反而会被处处掣肘,美媒的想象不得不说是非常丰富的。
图片
目前,伊朗总统职位由副总统穆罕默德·穆赫贝尔代理,后续伊朗将会重新举行总统选举。但是从整个伊朗政局保守派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未来全力支持的候选人极大概率仍就是保守派系代理人,后莱希时代的伊朗或将在国内外大政方针上继续沿着既定政策不变。
图片
对于伊朗来说,经过数十年的耕耘,伊朗积极发挥自身影响力,并且以自身利益和盟友利益诉求加以整合,使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都有广泛的伊朗政治影响。尤其是在伊朗力推也门战胜沙特“王爷军”并且和沙特全面和解后,伊朗完全可以称之为是中东地区的第一大国。
图片
此外,在中东诸国中,伊朗是少有拥有一套工业体系,并且能够独立研制战斗机、坦克、导弹的国家,其军队实力不容小觑,尤其是其一系列导弹和无人机武器的问世,再次向外界展示了伊朗的军事力量,强大的军力则是伊朗在中东地区立足的基石,伊朗的军事影响力不夸张地讲,波及大半个中东。
图片
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势力在中东地区不断受挫,2011年从伊拉克大规模撤军,2021年从阿富汗大规模撤军,撤军后伊拉克政府和美国关系持续恶化,伊拉克民兵在伊朗的支持下也成为了一支颇具实力的武装队伍,频繁对驻伊美军发起袭击,美军苦不堪言。阿富汗就更不用说了,美国一撤军,塔利班卷土重来,一举夺下阿富汗执政权,20年“反恐战争”最终一败涂地。
图片
此外,在叙利亚和黎巴嫩,围绕以色列和美国的“抵抗之弧”发展壮大,美国在中东势力不断遭受挤压,同时“抵抗之弧”完全构建了反以包围网。
图片
中东局势对美来说危如累卵,从美国广泛开启撤军之时,其对于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就不可避免地被削弱了,随着沙伊和解,美国要想向以前那样拿伊朗要挟沙特的可能也不复存在。更重要的是,由于以色列这几个月在加沙地区的入侵行动,导致大量老百姓无辜伤亡,同时以色列还针对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伊朗四国发起军事行动,中东地区战火外溢风险明显。
图片
随着以色列的四面出击,让“抵抗之狐”更为稳固,对于美国来说显然是无法乐见的,一旦整个反以包围网成型,对于美以的威胁就是不可忽视的。以色列现在打个加沙就已经遭受了十分惨重的损失,如果未来将周边国家接连拖入战火,以色列有亡国之危。
图片
对于美国来说,这是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况,如果以色列陷入危险,美国不管愿不愿意,都将不得不再次大规模介入中东战争,对于美国霸权来说是毁灭性打击,因为美国目前已经没有能力再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了,此前中东地区打了20多年,投入数万亿美元伤亡过万人,最后不得不草草撤军。如果美国大规模介入中东冲突,结果只会更坏,更加无法脱身。
总而言之,当前伊朗的大政方针政策不会因为伊朗总统的离世发生重大改变,也绝不会向美国媒体分析的那样会有一个所谓“亲西方”的领导人上台,让伊朗倒向美国。
图片
而且总体而言,目前的中东局势对于伊朗完全有利,美国以色列的全面封锁孤立伊朗策略已经彻底破产,伊朗今后在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只会愈发上升,在美国看来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今后美伊或将在此问题上进行新一轮的对抗,基本上不存在任何妥协的可能,除非一方彻底缴械投降,但是这对于美伊双方而言,绝不可能接受的选项。
图片
美媒的文章充分显露了对于伊朗政局的基本情况一无所知,除了显示了他们的无知,还反映出一种脱离实际的幻想。伊朗的政治和社会结构决定了其对美立场的稳定性,根本不会轻易动摇,伊朗倒向西方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美媒的文章分析水平甚至还不如国内自媒体。
图片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