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 “ 语擦 ” 月入 2 万!现在的年轻人玩儿得好抽象...

图片
通过热搜,狐妹今儿又学到了一个很微妙的词儿:语 C ,又叫语擦。
这俩字儿,表现上看,像是在骂人。
实际上的意思也很抽象,可以直接理解为 “ 语言 cosplay ”。
图片
Cosplay 大家都知道吧?
爱好者通常情况是在动漫、游戏、影视等方面玩儿角色扮演,形式的话主要有服装、道具、化妆、造型等等。
结合起来, “ 语言 cosplay ” 玩儿的逻辑差不多,只是主要形式是文字语言交流。
截个图感受一下 ~
图片
简单总结下上面这个案例:
俩人省去了服装、道具、化妆、造型那些,只拿自己选定的角色展开场景对话。
字里行间,都冒着 “ 粉红色的泡泡 ” ,狐妹就像在看言情小说一样...
图片
怎么理解这种 “ 艺术行为 ” 呢?
就一整个纯线上 “ 语 C ” ,过程是俩人在互相提供情绪价值。
主打一个通过语言对话,沉浸式出演假定好的关系,为的是情感慰藉与陪伴。
图片
各位怎么理解这事儿呢?
我刚开始可能没太理解到这种 “ 语 C ” 的意义。
因为撕开这层角色扮演的外皮,不是就相当于很常见的那种,两个孤独寂寞的灵魂在线 “ 聊 S ” 吗?
图片
但狐妹后面去查了下,近两年一些年轻人把这种 “ 语 C ” 都玩儿成一种 “ 职业 ” 了!
玩儿得比较牛的人,还升级成了 “ 语擦师 ” 。
“ 语擦师 ” ,你听听,凡事带 “ 师 ” 字的,都要点技术的吧?
我错过了啥?
通过一些 “ 行话 ” ,我看出了点端倪。
图片
捕捉两个词儿,应该大家都懂了:
“ 上皮水聊 ” ,指没有严格按照角色言行的标准、结合较多非原作元素,但始终围绕着角色的基本言行进行的对话互动行为;
“ 短打 ” ,指字数较少的戏文,通常不会在字句上过分斟酌,随手写就。
图片
懂了吗?要求 “ 语擦师 ” 要了解系列角色的基本信息,而且,还要有写对话台词、戏文的能力。
这门槛......也不低啊!
而且,这还是狐妹一个门外汉,了解到的一些皮毛信息,这里面门道、业内规则还有很多。
这下我算是明白了!难怪我看到有媒体报道,一些语擦高手或者部分专职语擦师的人,能做到月入 2 万。
图片
怎么就能挣 2 万的呢?
价格方面,我也去查了下,这个标价还算是多数情况 ~
一个月 300-500 元,2 万的那些,狐妹也确实不知道咋整出来的。
图片
上面这些,讲的都是正经点的。
看着没啥毛病对吧。
但是!再仔细想想,这 “ 语擦师 ” 如此小众,还算不得已经发展成熟的职业,是不是会缺乏监管?
不会真以为大家都会按 “ 业内规律 ” 办事吧......
图片
乱象肯定很多啊!
来,发挥下你们的想象力,觉得有些啥 “ 意外操作 ” ?
直接上重点,看图感受 ~
图片
既然已经是有偿服务了,那有的人花了钱,要求的尺度就很难把控了。
这一种情况难免了,有的语擦师为了挣钱,是真的很 “ 擦边 ” 啊。
怎么说呢,你们觉得这是合理的不?
搞这种虚拟恋人的擦边球,现象是存在的。
图片
其次,玩儿这么抽象是哪些人?
从狐妹前面的截图应该也能分辨一二了,跟玩儿 Cosplay 那群二次元的群体差不多,可能大部分玩家卡在成年期左右。
这个圈子,仍然缺乏社会经验,对一些套路很难识别,而且这种所谓的 “ 语擦 ” 还都是线上进行。
不直接成了滋生违法犯罪的温床嘛?一些未成年人在线被骗、被侵犯的风险很大,实际案例也不少,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一搜就懂了。
图片
被骗钱都算小事了,很多玩家自己发内容到网上,跟一些 “ 语擦师 ” 还聊出感情了......
就很离谱!
这种严重一点的,影响部分未成年玩家建立正确、健康的恋爱观、价值观。
图片
懂的都懂,这个圈子,男男女女都有。
那些在线把自己打造成跟 “ 角色 ” 贴近的完美人设,花言巧语把人哄开心。要是只为了挣那点 “ 陪聊 ” 的钱,还算正常。
怕就怕就更深层次的目的,用角色来掩盖,再玩一些类似 “ 情感杀猪盘 ” 的路子。
那就事儿大了!
更真实地是,这些风险虽然真实存在,但就是因为缺乏监管,各个社交媒体平台的内容把控力度也不够,似乎当下现存的 “ 语擦 ” 服务乱象,一时半会儿,很难走上正轨......
参考资料:
新浪微博、小红书等网络截图
编辑: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