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本科毕业论文,你同意吗?

眼下,正值大四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季。一直以来,“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呼声在坊间不绝于耳。这个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质检环节”,为何会引起热议,背后存在怎么样的原因?
图片
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人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态度是三个字—“有必要”,大家认为,在精英化教育阶段,本科毕业论文无疑是检验综合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一大武器。市民郝先生的儿子今年本科毕业,每当儿子抱怨论文写作费时间、费精力时,郝先生总是严肃表明观点,而大多高校老师也在强调着本科毕业论文的必要性。
不同的声音也的确存在,一些正在忙于毕业季论文答辩的学子说出了自己的困扰,大多数声音集中在,每逢毕业季,他们中很多人忙着“考公”“考研”、参加“秋招”或去企业实习的,繁重的论文任务让他们难以招架,叫苦不迭。
2021年1月,教育部出台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规定后,很多学子的这份“毕业展示”变得更加不好“糊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教授朱光认为,本科毕业论文的抽检愈发严格,恰恰从侧面证实了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他举例,某省(四川)教育厅《关于反馈2022—2023学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专家评议结果的通知》显示,全省52所高校共计送审论文5680篇,无“存在问题论文”高校仅8所。由此可见,部分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与学术水平,尚未达标。朱光说,学术写作作为一种本科生和研究生均需掌握的能力,并不仅仅意味着一篇论文的产出,其深层内涵是对学生严谨性、创造性和思辨性的培养,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培养大学生追求真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开展科学研究等。
图片
朱光认为,学生们对于毕业论文的疑议,背后其实是当下部分高校普遍存在的“学术写作能力培养缺失”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原因很多,例如一些高校虽已开设学术写作方面的课程,但学生大四阶段要去实习,一些学院就将学术写作课程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又比如,本科生目前在市面可以找到很多学术写作教材,但往往较为笼统,学术论文因为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研究领域不同,其研究方法也千差万别,如何系统性地编写教材,这对于一线教师也提出更高要求。
图片
当然,在肯定“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同时,一些高校已经在进行毕业测评的多元化尝试。像深圳大学传播学院推出的用报刊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毕业设计代替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审计学院用创新、创业结果、获奖成果进行毕业答辩等。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副研究员、教育学专家杨秋月认为高校应持续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建立健全的指导和评审体系,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有效的指导。同时,应推动科研训练的前置,将科研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阶段,提升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此外,还需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通过多方合力,不仅能提升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还能激励学生将学术研究与个人成长紧密结合,促进高校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江苏新闻广播/缪鹏程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