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人蛋白质摄入偏少,专家提醒警惕老年性衰弱

在全民营养周之际,雅培宣布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新一代全安素上市,提升了蛋白质含量。在相关的活动上,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于康指出蛋白质的摄入不足会导致老年性衰弱问题,影响其行动与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要保持每日每公斤体重的1-1.2克,同时也要注意三餐的均匀分布,还可以适当补充营养补充剂来弥补自然饮食的营养不足。
图片
老龄化营养挑战:蛋白质摄入不足,警惕老年性衰弱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35年,我国将进入超级老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值得关注的是,老年人群在营养吸收减少的同时,营养流失与消耗也在增多,导致营养不良情况频发。根据2022年6月发布的最新调研显示,中国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合并患病率为41.2%。此外,针对老年住院患者营养摄入情况的研究显示,我国46.4%的65岁及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
图片
今年的全民营养周以“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为主题,聚焦奶类和大豆类等优质蛋白质来源。老年人作为营养不良高发群体,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均衡营养,尤其要注重蛋白质的足量摄入。而中国疾控的调查显示,中国老年人每日蛋白质存在摄入不足的状况,与推荐用量的平均缺口约为20克。
“缺少蛋白质的话,肌肉的力量和功能都会衰退,然后就会产生老年性衰弱。”于康解释道,衰弱就会使老年人丧失一部分生活能力,甚至有些老年人会因为蛋白肌肉的减少,影响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需依赖轮椅,带来诸多不便。当然,老年人在蛋白质流失的同时,也常伴随着钙、维生素C、锌、铁等微量营养素的不足。长期素食的老年人尤其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铁的吸收能力已经降低,加之摄入的铁质来源有限,导致了铁质吸收的明显下降。
老年人蛋白质补充指南:吃够吃好,健康无忧
老年人如果腿脚不便,行动受限,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缺钙,但这还不是第一位,更重要的还是缺少蛋白质。于康指出,当下还有的老年人“谈肉色变”,索性吃素或者以素为主。没有蛋白质或者叫缺少优质蛋白,就会造成那些以素为主的老年人可能存在蛋白质营养不良。同时当老年人经历手术或存在胃肠道问题时,蛋白质的损耗会显著增加。即使他们能够摄入食物,但由于蛋白质的消耗超过摄入量,这种“入不敷出”的状态会导致蛋白质营养不良的风险增加。
图片
南城西平家乐福超市,生活物资供应充足。
“优质蛋白包括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但光知道优质蛋白还不够,关键是我们要把它吃得符合我们人体的数量需要和分布需要。”在于康看来,可以根据这个判断标准来严格摄入蛋白质:每公斤体重对应需要1克蛋白质,也就是说每个人有多少公斤体重,就需要多少克的蛋白质,这是所需的蛋白质总量。但对那些有肌少症或者衰弱症状老年人来说,所需蛋白质的量往往比中青年人要高一点。《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2022)》建议,老年人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应为1-1.2克,即体重为60公斤的老年人每天需要摄入60-72克蛋白质。
在日常的饮食中,于康认为:“老年人可以多食用畜禽鱼蛋奶类和大豆类食品,做好优质蛋白的补充。如果没有特殊禁忌症,可按照‘每天1234摄入法’,即‘1个鸡蛋,2杯鲜奶,3两瘦肉和40克大豆’来获取每日所需的蛋白质。”对于牙齿缺失较多,或者因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影响食物选择、进食量以及营养素消化吸收的老年人群,可以遵循临床营养师的建议合理选择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作为三餐之外的补充。
图片
此外,他也表示,蛋白要在吃够、吃好的同时,也要注意三餐的均匀分布,争取老年人的每一餐都达到30克蛋白。“如果老年人身上存在对蛋白质摄入量有所限制的疾病,一定要在医生或者营养师的指导之下控制蛋白质的总量。尤其是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人,蛋白质的摄入量就要降至每公斤体重的0.8或者0.6克。但是总量降低的同时,反而更得强调优质蛋白占到2/3甚至3/4。”其次,蛋白质不是越多越好。研究发现,当把蛋白质从1.5克每公斤体重提高到2.0克的时候,其实增加的营养价值并不那么显著,所以若真的需要额外补蛋白,那么最好还是要经过医生或者营养专家的监管。
作为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维持正常身体代谢、保持肌肉质量和促进伤口愈合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张片红指出,蛋白质是维持人体健康和加速康复的关键。对于老年人群来说,适量的蛋白质补充可以维持肌肉质量、提高免疫力;而对于康复人群来说,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可以帮助应对疾病和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从而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
特医食品:科学补充,健康守护
“如果平时进食的食物不够或者是消化能力差无法吸收足够营养,其实可以通过营养补充剂来达到营养健康目标。”营养补充剂是什么呢?于康解释说,营养补充剂又叫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就是特医食品。作为自然食物以外有效安全的额外补充,特医食品其实是把食品里的重要营养物质提纯出来,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合理的搭配上,同时可以有效地弥补天然食物中营养素的不足,或者是进食以后消化吸收低等问题。
图片
关于其具体的效果,于康明确道,特医食品进行了临床的验证,有着明确的效果,不需要过多担心。而且它要在专业人员,比如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之下,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获得之后才能正确地使用。营养专业人员会结合营养状况、疾病情况、健康情况、胃肠道消化情况,同时在了解特医食品跟日常食物的基础上来综合考虑,通过个性化、灵活的过程来合理使用。“因此,拿到正规产品之后,我们一定要按照合理的周期和合理的剂量来服用,才能发挥安全又有效的作用。”
此外,特医食品对特殊疾病的患者群体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特医食品已经有了疾病专用型的全营养配方,比如说针对糖尿病、恶性肿瘤、肾脏病的,这些是目前已有的产品,后续还会开发出更多产品。特医食品今后在疾病分型上应用的类型将会越来越细致,正是因为细致,一方面它的针对性越来越强、精准性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它的指导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过程中有很多的因素都会产生影响,需要随时调整。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吴诗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