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场所免费开放!广州科技活动周带你零距离触摸硬核科技

年度科普盛宴开启,广阔的华农校园打造成为科学乐园,带给公众更加多元有趣的科学体验。5月25日至6月1日,2024年广州科技活动周(下称“活动周”)举行,推出400余场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普活动。
在此期间,广州全市160个科普场馆、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企业等科普资源单位将面向公众开放,科普服务送到“家门口”,精彩一周“不打烊”。广州各区也将紧扣活动周主题,围绕“一区一品牌”同步举办活动。
图片
小朋友们在体验3D打印设备。
环游百年名校,体验趣味科学
5月25日,华南农业大学丁颖礼堂内,正在举行的活动周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勇等专家作为“科普爱心大使”缓步上台,与青少年代表一起点燃象征科学与创新精神的“科技传承”火炬。
今年,活动周联合华南农业大学,首次在高校校园举办开幕式、嘉年华等系列重磅活动。在华南农业大学设置的2024年第八届广州科学嘉年华展览活动主会场围绕广州前沿科技成果和科普主题打造6大专题展区,集聚近90家科研单位现场参与展示。在这里,人们可以直观感受广州地区科技创新事业发展迄今的重要成就。例如,体验脑机交互设备、进行天文观测、参与义检义诊等,一批“高精尖”科技触手可得。
图片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与乐从第一实验学校联合设置的摊位。
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与乐从第一实验学校、广州市荷塘小学共同设置的摊位上,孩子正在沉浸式体验富有趣味的物理实验。“我们的摊位设置了最早的时钟,最早的物理望远镜,通过体验的形式,把物理知识教授给小朋友们,也将这些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传播给大众。”来自中山大学的王老师说。
“周末我们经常带着孩子去广州的科普基地学习,参加这些科学活动,能够让他们更直观地体验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把书本上的知识学活了,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家长李女士表示。
本届嘉年华还将结合华南农业大学校内科教资源,在校园内设立3个分会场,引导公众通过打卡“趣味科学”游园环线,亲身体验面向未来的科技魅力。例如,嘉年华将联动华南农业博物馆、华南农业大学3D打印技术及应用科普基地、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科普基地等校内科普基地,开展定时讲解、科技体验、夜观昆虫等特色科普活动。
全市协同发力,随时随地玩转科学
活动周致力带领市民群众走进科创最前沿。在这一周里,广州市民可随时随地玩转科学。在越秀科技大篷车活动中,揭开“往上爬坡的钢球”之奥秘,体验人体发电、雪浪声波的美妙;造访黄埔区工业重镇,零距离感受仿生机器人的操纵体验,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3D打印产品;打卡天河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了解古生物学家如何突破重重困难,发现史上首个完整鱼龙化石;探秘海珠湿地夜间自然生态,观察睡莲、昆虫、两栖爬行类等动植物在夜幕下的神秘面纱。
全天时段,公众科普活动让科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每个人都能成为科技的受益者。5月25日,“广州科技开放日”活动中,全市160个科普场馆、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科技企业等科普资源单位将面向公众开放。
图片
广州科技活动周让小朋友们通过体验增长科学知识。
5月25日晚,广州“科学之夜”主会场以及19家科普单位分会场,将带领市民群众解锁夜观动植物、星空观测、夜探科普馆等全新科普体验。比如,广州动物园的“动物园奇妙夜”、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夜森林奇遇记”、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夜探秘活动、广东树木公园的“奇趣亲子夜观”活动、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的“馆长说恐龙”等。
广州市直18家部门将围绕各自职能,积极发动各单位和机构组织开展超过60场惠民科普活动。例如,市科技局将组织科技开放日、市科普讲解大赛、珠江科学大讲堂等活动;市教育局将组织校园科技教育成果交流展示、专题教育竞赛;市科协将组织科普大篷车、科技志愿服务;市妇联组织儿童专场活动等。
广州各区也将围绕“一区一品牌”同步联动举办活动。如天河区组织“崇尚科学、向新而行”主题活动,邀请科学家与观众现场对话;南沙区围绕区域产业优势开展科学艺术节、科技成果体验、科普研学等活动。全市各科普基地、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将根据自身资源和行业特色,开展科技开放日、科技讲座、研学体验等活动。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图片由广州市科学技术交流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