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重磅“中心”落户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5月25日,两大重磅“中心”落户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将助力厦门市乃至全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再上新台阶。
上午,2024(第八届)海峡两岸暨世界华人微生态与智能内镜创新论坛、2024(第十三届)海西整合消化病论坛在厦开幕。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福建省肠道微生态与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揭牌。
图片
图片
本次大会由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简称“海医会”)消化病学分会、厦门市医学会和厦门市医师协会主办,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大会邀请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和海外华裔消化病学领域知名专家齐聚鹭岛,聚焦肠道微生态和医学人工智能在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慢性肝病、胆胰疾病和消化内镜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进行深层次交流,探讨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医学协同创新发展。
图片
会上,海医会会长王立基先生、海医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委任建林教授为杨云生教授颁发“海峡消化终身成就奖”。大会期间,还举行了科技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超声与共聚焦复合内镜应用示范研究”项目区域示范中心启动仪式。
本次论坛为期3天,设1个主会场、14个分会场,涵盖肠道微生态、人工智能、消化疾病、消化内镜、肝病等领域精彩学术报告131场,还有20余台消化内镜演示。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党委书记吴启锋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近年来,消化内科紧跟学术前沿,发展成果卓著,在推动海峡两岸消化病学交流与合作方面勇于争先,促进了本地区与两岸知名医院及学科的交流合作,获得业界高度评价。并且,消化内科以牵头建设厦门大学医学院消化病学系为契机,打造了一支临床医学和科学素养兼具的新型医学科学人才梯队,在肠道微生态和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图片
任建林教授介绍,“海西整合消化病论坛”和“海峡两岸暨世界华人微生态与智能内镜创新论坛”由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牵头创办于2010年和2014年,已成为海峡两岸颇具影响力的品牌学术盛会,对提升全省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海医会消化病学分会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将以两大中心挂牌为契机,继续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开放的胸怀、更远大的目标,携手两岸及港澳消化医学同道,为广大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谋福祉,共谱新时代消化医学发展壮丽篇章。
肠道菌群抑制肿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是人体最大免疫器官,肠道微生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当前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热点。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一种特殊的肠道细菌在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愈合、脂肪肝防治、肿瘤抑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已获国家发明专利,目前正在申请国际发明专利。
消化内科研究团队还发现一种肠道真菌能够降低肠癌肝转移、肺转移的几率。
“消化内科将‘肠道微生态和消化系统重大疾病防治’‘医学人工智能与消化系统重大疾病防治’作为学科建设两个中心,精心打造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炎症性肠病综合诊治、胆胰疾病综合诊治、肝病综合诊治等四个亚专科。”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许鸿志介绍。
图片
人工智能提升消化内镜早癌检出率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将人工智能与消化内镜、消化病理相结合,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
在消化道早癌诊治领域,人工智能通过海量内镜图像深度学习,可在胃肠镜诊疗过程中实时标注出医生肉眼不易觉察的病变,尤其是在肠道光线不足、肠道准备不充分、结肠袋干扰、医生退镜过快等情况下,能有效减少漏诊。目前,消化内科研究团队已将人工智能用于消化道早癌的辅助诊断,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的精准评估。并开展人工智能+OCT研究,借助OCT的高分辨率、高敏感性及穿透性,精准揪出早癌等病变。
病理诊断是诊断疾病的金标准。然而,一些临界性的细胞组织,即使通过显微镜放大,医生也难以给出明确结果。消化内科团队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消化病理诊断,取得可喜成果。目前消化内科正在探索肠道全视野数字化病理图像分析。
消化内科团队还研发出ESD手术导航系统,可实时勾勒内镜下黏膜剥离的广度和深度,即使在出血等手术视野模糊情况下,医生亦能在人工智能辅助下精准手术。
大咖声音
王立基先生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会长
海峡两岸暨世界华人微生态与智能内镜创新论坛、海西整合消化病论坛已成功举办多届,成为海医会的品牌学术活动之一,每次都是高朋满座,充分彰显了海峡两岸消化病学同道扩大交流合作的共同心声,生动体现了海峡两岸医界增进两岸同胞健康福祉的责任担当和共同心愿,极大促进了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乃至世界华人消化病学发展。
金震东教授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论坛创办至今,极大促进了我国消化及消化内镜医学事业发展,我基本上每届都参加,参与线上线下交流。近些年,我每年都多次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展查房、内镜手术等工作,和来厦参会的全国知名专家们一道,见证了厦门尤其是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医学发展的丰硕成果。
邱正堂教授  台湾消化系内视镜医学会理事长
多年来,我一路见证了大陆消化医学尤其是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医学的不断发展壮大,让我看到大陆医学发展进步惊人。21世纪消化医学重点在于癌症早诊早治、免疫研究以及炎症性疾病防治,大陆医学界包括厦门医学界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取得很多成绩。这次论坛还融入了丰富的预防医学元素,令人欣喜。让我们好好享受这学术的盛宴。
于君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消化病学交流盛会,感谢组委会搭建了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消化医学交流的平台,也很高兴借由这一平台认识众多顶级消化病学专家,并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本次盛会既有权威大咖之间的切磋,也有青年专家之间的交流,内容丰富,让人获益良多。祝愿两岸及港澳交流持续蓬勃发展。
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