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兵团·新时代新征程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五团:立足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在五月和煦阳光的照耀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五团芦花港景区迎来了旅游旺季。湖面辽阔无垠,游船往来穿梭,众多家长携子同游,尽享水中嬉戏之乐,体验丰富多彩的水上娱乐项目。景区内人流如织,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游客们共同领略着芦花港景区独特的自然美景。
图片
“这是我第一次来芦花港,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非常安逸。”游客谢伟说。
为切实提升旅游高峰期的服务保障效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五团芦花港景区经过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形式多元、适宜老少的旅游项目,让广大游客的游玩体验更加卓越。景区内,儿童娱乐设施完备,孩子们可在此尽情享受荡秋千、滑滑梯等趣味活动,深度感受童年时光的欢乐与纯真。此外,景区还特意推出了免费摸鱼活动,孩子们不仅可以亲近自然、体验乐趣,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景区内,特别设置了打卡拍照区,游客们可以在此与亲朋好友共同记录下美好的瞬间,留下难忘的回忆。
餐饮区内的各类特色小吃品种丰富,为游客们提供了品味地道美食的绝佳机会,让大家在游玩之余也能享受到“舌尖上的愉悦”。
“我们依托博斯腾湖优美的环境,购买了游船、开辟了沙滩、增设了各项娱乐设施,希望游客在这里玩得开心尽兴。旺季的时候我们一天能接待游客2000~3000人,年接待游客4万人以上。”博湖县昌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胡刚说。
图片
博斯腾湖空气清新、水草丰茂,雪山、湖光、绿洲、沙漠同生共荣,互相映衬,景色宜人。20多年前,住在湖边的胡刚和父亲胡昌庭就在博斯腾湖畔开了一家渔家乐。2000年,胡刚把渔家乐从大河口景区搬到了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五团的芦花港景区。
“那时候游客少,只有一栋彩板房,里面摆了几张桌子,每年5月初开业,10月末歇业,大半年都在家里休息。”胡刚说。
图片
2018年,一条双向四车道的公路从二十五团团部修到了景区门口,胡刚看到了商机,投入400多万元在渔家乐的原址上新建了一座1300多平方米的生态园,打造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芦花港全鱼宴,成为景区一大亮点,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品尝。
“红烧草鱼和锅贴鱼味道非常好,我经常带着家人来品尝。”游客吴健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五团三连毗邻博斯腾湖,为助力职工群众增收致富,连队党支部积极谋划发展观光旅游采摘。博湖县阳光玫瑰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新疆千玺葡萄专业合作社、博湖县乐勤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家合作社陆续成立,二十五团三连依托“阳光玫瑰”葡萄这一特色产品,入选2019年全国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我们连队的发展不仅局限于一产,还同步推进三产发展,实现产业融合,带动职工增收致富。”该团三连党支部书记丁磊说。
为壮大连队经济,三连党支部还在芦花港景区和生态鱼特色美食上做文章。近5年来,三连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200万元。通过不断美化连队环境,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图片
“现在来湖边吃鱼,不仅能在连队住宿,还能体验葡萄采摘,真不错。”游客王旺军说。
据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五团将依托芦花港景区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及具备的文化特色,以创建全域旅游景区为重要契机,致力于构建“1+N”旅游产业链。按照“一心、一轴、一游线、多片区”的旅游规划布局,该团将充分挖掘并有效转化芦花港景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持续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以文化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彰显文化魅力的目标,从而推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五团的旅游事业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马倩妮 李嘉成、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