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偏好真的影响出生人口吗?

2024年是龙年,今年有关“龙宝宝”的很多报道,预示今年出生人口很可能回升。下面是几个例子:
例一,2月18日,上海市嘉定区卫健委公众号“健康嘉定”发布了一篇题为《“龙宝宝”来报到啦!预计今年将迎来一波生育小高峰》的报道,引用嘉定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高永妹的话说:“今年1月建卡人数是631人,去年1月建卡的人数是495人。”按照上述数据,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今年1月孕妇建卡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27.5%。
例二,2月19日,衡阳县政府网发布一篇题为《衡阳县:439个“龙宝宝”扎堆拜年》的报道说:据衡阳县卫健局党组书记、局长吕荫湘介绍,2024年以来,全县已诞下新生儿439个,比去年同期增长17.4%。
例三,4月1日《江门日报》报道,江门市接生量位居前列的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江门市中心医院,从2月10日(正月初一)至3月31日共50天时间里,共有1404名“龙宝宝”降生,较去年同期增加15%。
说到生肖偏好与出生人口的关系,我想起一件事:
2016年1月21日新华网刊登了一篇题为《国家卫计委:回避属羊致去年出生人口减少》的报道:“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655万人,比2014年减少32万人。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情况下为什么出生人口会下降?昨天,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司负责人指出,生肖偏好系其中主要原因之一。”(见下面的截图)
图片
针对这种观点,我在2016年1月21日的《新京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说:
【有人认为,出生人口下降的原因是,2015年是羊年,而民间普遍流传“羊年不宜生子”、“十羊九不全”的说法,所以许多人“避生羊宝宝”。然而,仔细考察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年出生人口数据,就会发现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上一个羊年2003年出生人口为1599万,比2004年出生人口多6万;再上一个羊年1991年出生人口为2258万,比1992年出生人口多139万。2010年第5期《人口研究》杂志有一篇论文《吉年生吉子?中国生肖偏好的实证研究》利用1949~2008年的出生人口数据,并借鉴人口统计学中的年龄准确性检验指数来检验我国生肖偏好的存在性。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国宏观层面上,无论是单一年份、单一生肖还是十二生肖整体都不存在生肖偏好,出生人口规模的波动更多是由于人口惯性的影响。
既然出生人口下降的原因不是“避生羊宝宝”,那么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我国生育旺盛期女性数量在不断减少。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推算,从2015至2025年这10年间,我国23岁至29岁的女性数量将从8388万降至4741万,下降速度十分惊人。此外,由于人们的生育意愿下降,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效果低于卫计委原先的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图片
我在这篇文章中引用了2010年第5期《人口研究》杂志的论文《吉年生吉子?中国生肖偏好的实证研究》(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马妍),这篇论文的图3《1949~2008年全国各种生肖的出生人口数合计》如下图所示:
图片
马妍论文《吉年生吉子?中国生肖偏好的实证研究》截图
从1949-2008年,共经历了五轮完整的十二生肖年,如图3所示,1949~2008年间,出生人口最多的前三名生肖依次是兔年、虎年和龙年;出生人口最少的是鼠年。
既然研究显示从总体上来看,生肖偏好对出生人口没有显著影响,那么我为何认为2024年出生人口会回升呢?有如下原因:
首先,2020-2022年,一部分家庭由于疫情原因而推迟生育计划。由于三年疫情而推迟生育的相当一部分夫妇都在2023年备孕,这些孩子将在2024年出生。
其次,根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为768万对,比上一年增加84.5万对,这对于2024年的出生人口也有正面影响。
最后,虽然总体上来看,生肖对出生人口没有显著影响,但在某些年份,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当然这不是影响出生人口的主要因素,而是一个次要因素)。由于龙带有吉祥的寓意,儒家文化圈(包括中国、韩国和新加坡等国)仍然有不少家庭想生个龙宝宝。根据统计公报,上一个龙年(2012年)中国出生人口只有1635万人,但根据七普修订的人口数据,2012年出生人口达到1973万人,是本世纪以来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