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护肤日 | 又热又湿,岭南地区三大皮肤病更为常见

天气越来越热,皮肤也跟着出状况。一个不注意,湿疹、皮肤癣病、带状疱疹等皮肤病,便纷纷找上门来。今年的5月25日是第十八届全国护肤日,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皮肤先行”。皮肤问题不仅关乎颜值,更关乎健康,中老年人由于皮肤屏障功能下降,罹患皮肤病的比例更高。
图片
天热出汗多容易诱发湿疹
在岭南,夏季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就是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形态多样,常伴有液体渗出,且瘙痒剧烈,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湿疹,病程较长,常因出汗增多刺激诱发或加重病情。
据了解,湿疹的致病原因和诱发因素很多:比如食入鱼虾海鲜、牛羊肉、韭菜、辣椒等腥膻辛辣之品;或者长时间暴露在强烈日光下,吸入花粉、尘螨、动物毛屑等,以及经常接触化学洗涤品等。另外,有些老年患者有洗热水澡或过度清洗的不良习惯,也会导致皮肤屏障的破坏,使皮肤破损面积扩大,湿疹瘙痒也越发严重。如果反复搔抓,还容易继发细菌或真菌感染。
一般来说,在医生的指导下寻找和避免环境中常见的刺激原,避免抓挠。同时可用外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抗过敏、抗炎等,减轻充血和水肿,使瘙痒的程度和某些皮肤损害的炎性反应暂时得以缓解和消退。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皮损的性质选择合适强度的糖皮质激素。
减少接触污水避免染上真菌病
近来,全省连续降雨甚至暴雨,很多地势低洼的地区容易积水,这些积水中混合着有害物质和污物,加上环境潮湿和蚊虫叮咬等多种因素可能会造成皮肤病等流行,特别是像体癣、股癣、足癣、花斑癣等真菌引起的皮肤癣病极易复发。这类皮肤病具有传染性,不仅自身传染,还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向周围人群传播。
部分皮肤癣病患者由于病情较轻,如不积极医治,任其发展,则有可能变得更为严重。比如有些患者随便购买外用药涂擦,或误用激素类药膏,致使真菌扩散。需要提醒的是,以真菌类疾病为例,脸上长癣来说,激素类药物可以暂时缓解因真菌生长引起的瘙痒、红肿等皮肤炎性症状,但对真菌无杀伤作用,如果长期使用反而会滋养真菌生长,非但治不好,还越治越坏。
专家提醒,当出现水浸街或者积水进入家里时,涉水时最好穿防水长筒靴。减少手足在水中浸泡的时间,保持清洁干燥。
提高免疫力,免遭“切肤之痛”
数据显示,中国人皮肤疾病患病率高达40%-70%,所致健康寿命损失在所有疾病中位列第四。各种皮肤疾病中,尤以偏爱中老年人群的带状疱疹让人“痛彻心扉”。
带状疱疹又称“缠腰龙”,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在中国,50岁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156万人。深圳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会长、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皮肤科主任王京介绍,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带状疱疹的高发人群。带状疱疹可导致红斑或簇集性水疱,多发于身体一侧并沿某一周围神经区域呈带状排列。除了造成皮肤损伤外,带状疱疹还会影响到神经,从而引发剧烈的疼痛,急性期疼痛可如灼烧、电击、刀刺一般,部分患者疼痛甚至会持续数月甚至终生,令人不堪忍受,导致焦虑、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镇痛、糖皮质激素等,但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较为有限。因此,化被动治疗为主动预防,将疾病管理关口前移,无疑是远离“切肤之痛”的关键手段。“对于带状疱疹这类感染性疾病,‘防’大于‘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度锻炼等等。除此以外,接种疫苗也是中老年人获得特异性免疫、预防带状疱疹的重要措施,当前,国家卫健委明确建议老年人注射带状疱疹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王京指出。
Tips:中老年慢病人群接种疫苗注意三点
门诊中常见有中老年人担心患有慢性病就不能进行疫苗接种,实际上慢性病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证。杨长贵指出,“中老年群体在接种疫苗时要牢记三大‘关键词’,年龄、保护效力和禁忌证。不同疫苗的适用年龄不一样,对于同一种疾病也有不同的疫苗可供选择;保护效力指接种疫苗人群与未接种人群相比,减少疾病风险的程度,不同疫苗的保护效力也是不一样的;禁忌证就是指谁不能接种该疫苗,比如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建议中老年群体结合自身健康状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疫苗选择。”
文 | 记者 张华
图 |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