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特工,盖·里奇的《盟军敢死队》还可以哦

对于喜欢战争片的观众来说,或者喜欢谍战/特工片的观众,再就是喜欢007系列的观众,刚上映的《盟军敢死队》还是值得一看的。
图片
影片最大的看点,在于它改编自真人真事,而且片中主角英军上尉古斯·马奇-菲利普斯正是“007”詹姆斯·邦德的原型之一。
影片故事,讲述的是1941年底到1942年初英国发起的“邮差行动”,马奇-菲利普斯上尉几乎靠一己之力,扭转了二战的局势,为盟军的反攻创造了机会。
图片
(马奇-菲利普斯少校Major Gus March-Phillipps 1908-1942)
《盟军敢死队》中,菲利普斯上尉(亨利·卡维尔 饰)在接受影片中的“邮差行动”(Operation Postmaster)任务时,英国情报局长M介绍在场的一位青年人,这位青年人抢答道:“弗莱明,伊恩·弗莱明。”
这个名叫伊恩·弗莱明的年轻人,就是007之父,正是他写作了007系列小说并被改编成了系列电影。
“弗莱明,伊恩·弗莱明”,这句台词也是在致敬“邦德,詹姆斯·邦德”这句经典的007台词。
图片
《盟军敢死队》里尽管伊恩·弗莱明不是主角,但是整个行动他是知情的。现实中,伊恩·弗莱明在MI6担任勤务工作,并非一线谍报员,主要从事后方的策划与准备工作。作为局长约翰·戈弗雷海军上将的私人助手,他拥有超出其职位的巨大权力,比局里许多高级军官掌握着更多的机密。正是他掌握了太多的机密与细节,所以才能写出007这样的小说。“邮差行动”他作为后方支援团队,对于行动是完全知情的,菲利普斯上尉成为007原型之一,也是应有之意。
按说,有关二战题材的故事,知名的战役、知名的英雄,强大的好莱坞早就把能拍的题材以各种角度各种方式拍过了,这《盟军敢死队》里的“邮差行动”怎么就成了漏网之鱼,现在才拍?
图片
这是因为“邮差行动”属于绝对军事机密,直到2016年解密的丘吉尔文件,这次行动才正式浮出水面。这就给了盖·里奇以机会,让这部特工类型的二战片,现在才被拍成电影。
这就存在一个新问题:“邮差行动”是干啥的?为什么是绝对机密?
图片
“邮差行动”,发起的背景是二战时德国的U型潜艇因为过于先进,幽灵一般神出鬼没,横行大西洋,盟军束手无策,导致盟军船只遭受巨大打击,别说军事船只,连商船都屡受攻击,搞得盟军苦不堪言,几乎丧失了制海权。尤其是“邮差行动”发生的1941年底到1942年初,那时候英国军事力量龟缩在本岛以内,不仅海运被德国封锁,连空域都饱受德军轰炸,甚至部分英军高层主张和谈,英国正处于“至暗时刻”。
图片
已经当上首相的丘吉尔,要想率领英国向德军展开反击,单靠自己已经不行了,必须迎接美军的到来,让美国的物资与人员先抵达英国,让盟军内部流动起来,然后才好进行反击。丘吉尔必须要有所为,英军也必须要有所为。
这个时候,如何对付德军强大的U型潜艇,就成了当务之急。
图片
结果,英军情报局发现在非洲几内亚湾最大岛屿费尔南多波岛(Fernando Po。1980年改名为比奥科岛,Bioko),那里是西班牙殖民地,(独立后属于赤道几内亚),在那里停靠的意大利货船“公爵夫人达奥斯塔号”(Duchessa d'Aosta)为首的三只船只,穿装满了U型潜艇的补给。那么,只要将这三艘货船炸毁,就会断了U型潜艇的补给,让这些深海幽灵失去动力与武器,无力行动。
图片
毕竟,U型潜艇全部从德国本土出发,没有补给也无法控制整个大西洋,费尔南多波岛对于德军来说,致关重要。
丘吉尔下达了命令,发起了“邮差行动”,组建了一支秘密行动小组,前往非洲费尔南多波岛,去炸毁那几艘意大利船只,切断德国海军的补给线。这个行动小组,就由古斯·马奇-菲利普斯上尉率领。
图片
至于为什么是绝对军事机密?这是由于表面上,要被摧毁的是商船,而且是意大利商船。针对民用商船发起进攻,胜之不武,在国际舆论上会很被动。舆论还算小事,致关重要的是行动发生在西班牙殖民地。那个时候,西班牙正处于弗朗哥独裁统治时期。
独裁统治啊兄弟们,一旦被激怒,是很容易倒向德国的,毕竟弗朗哥看起来就是西班牙的希特勒。所以,万万不可挑衅西班牙,万万不能让它得知这是英国发起的正式的军事行动,万万不能让西班牙得知英军正式攻击西班牙领土。
图片
图片
丘吉尔明确告知,这是一次不被授权的行动,行动小组只能自己为自己负责。表面看起来,这只是一次民间自发的行为,与英国与英军都毫无关系。一旦英国海军发现了他们可以抓捕他们,德军发现了他们会杀死他们,西班牙军方发现了他们也会将他们抓起来。
事实证明,“邮差行动”是成功的,不仅完成了目标,还没有激怒西班牙。西班牙,作为欧洲的强国,在二战中居然是中立的,既没有倒向盟军,也没有倒向轴心国集团,成为了一个独立特行的国家。
“邮差行动”被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海上执行部分,由菲利普斯上尉率领的5人小组组成;另一部分是陆地迷惑部分,由女演员玛乔丽·斯图尔特(艾莎·冈萨雷斯 饰)负责,她表面上是是演员和歌手,实际上是特工,作为内应,她与黑人管家赫伦(巴布斯·奥卢桑莫昆 饰)一起,负责迷惑德军潜艇基地的指挥官海因里希(蒂尔·施威格 饰),以便为行动小组提供行动便利。
图片
海上5名,陆地2名,以上7名队员是“邮差行动”的核心成员。
菲利普斯上尉率领的5人小组,除了他之外,还包括水手亨利(Henry Hayes,赫洛·费因斯-提芬 饰),他是一名爱尔兰人,驾船技术超群,U型潜艇害死了他的哥哥。大锤安德斯(Anders Lassen,阿兰·里奇森 饰),拥有雷神一般壮硕的体格,体格健硕,擅长射箭和近身格斗,小时候和熊打架,长大后改了爱好,去捕杀纳粹。蛙人弗雷迪(Freddy Alvarez,亨利·戈尔丁 饰),擅长潜水、爆破,可以被绑住双脚,游过海峡,同时,因为他曾是一名纵火犯,擅长爆炸装置,炸毁船只少不了他,一个人可以设法炸毁一艘战舰。策划者杰弗里(Geoffrey Appleyard,简称“apple”,亚历克斯·帕蒂弗 饰),生存大师,懂得医术。
图片
图片
队伍组建完毕,那么“邮差行动”是如何执行的呢?
具体到《盟军敢死队》影片,不得不说这次盖·里奇并没有拍好,他把一个很好的故事拍成了“抗德神剧”,影片过于老派,而且肤浅,停留在了表面化。
下面将现实中的“邮差行动”与影片里的故事对应着大致讲一下。
不得不说,编剧对原型故事的改编还是非常大的。
影片里,“邮差行动”的核心是7名成员,海上5人,路上2人。现实中,整个行动成员达到34名。
图片
图片
影片中,菲利普斯上尉在故事开头率领的只有3位成员,另有一名关键成员策划者杰弗里·阿普尔亚德(Geoffrey Appleyard)被德军关在了大牢里,需要去营救出来。这也是行动小组第二次大显身手的时刻。第一次是影片开头海上遭遇德军巡逻队,菲利普斯上尉带队歼灭德国巡逻队。
第二次就是营救杰弗里的时刻。这只是电影化的改编,现实中杰弗里并没有被德军捉住,也不需要营救。他的确是在出发时没有与菲尔普斯上尉一起,而是独自行动,带领了一支10人小分队早于菲尔普斯小分队抵达西非,并率先展开了侦查。
菲利普斯上尉与杰弗里之所以分头出发,是因为他们原本就分属于两个组织,菲尔普斯上尉与他的3名队员属于特种作战执行局(special operations executive ,简称SOE),而杰弗里则隶属于英国小规模突袭部队(small scale raiding force ,简称SSRF)。SOE属于特工,SSRF则属于现役部队。《盟军敢死队》为了便于理解,模糊了SOE与SSRF的概念,就是简单地合成了一个小分队。
图片
实际上,整个行动中,SSRF才是主力。目标船只的情况,也是杰弗里率领SSRF小组完成的侦查。当菲尔普斯上尉与杰弗里两支小队在英国殖民地尼日利亚汇合后,尼日利亚总督伯纳德·布尔迪隆爵士表示支持这一行动,不仅提供了两艘拖船,还派遣17名黑人武装分子加入到行动之中,使得整个行动的队伍达到了34人。
而且,陆地两人组里,现实中真正起到核心作用的是黑人理查德·利佩特( Richard Lippett ),也就是片中的黑人管家赫仑。现实中,理查德是SOE在本地的代理人,他当时在利物浦的航运公司John Holt&Co. 工作,该公司在费尔南波岛上设有营业办事处。
图片
“邮差行动”具体实施的时间是1942年1月11日。在此前的1月6日,黑人理查德举行了一次派对,邀请了目标船只公爵夫人号上的船员参与,在参加派对的幌子下,正是在这次派对上理查德设法获得了有关船舶出海准备情况、船员人数和值班安排的信息。
按照计划,11日晚,理查德安排了另外一次晚宴,邀请公爵夫人号上的军官参加。为了助兴,女演员兼歌手玛乔丽来到现场,为大家进行表现。当然,玛乔丽也是SEO请来的特工。《盟军敢死队》里她的作用更大,黑人管家反而作用变小,这是影片需要有一个女主角,来平衡影片中男性气息过于浓重,需要一个花瓶来养眼。
图片
图片
按照影片的说法,“邮差行动”原本是为了炸毁公爵夫人号,结果事到临头才发现这艘船加装了钢板,行动小组带的炸药不足以将其炸沉。于是,行动小组临时决定,改炸毁为偷走,将其拖到红海,交给英军。
实际上,看行动名字“邮差行动”就知道,原始设定就是要偷走这艘船,而不是炸毁,要不然这些队员为啥是邮差,而不是爆炸手?
1月11日,当天的行动极其顺利,因为德军压根就没有想到过英军敢于前来采取行动。当天上午,两艘拖船在水手亨利(Henry Hayes)的带领下,大摇大摆地就进入了费尔南多波港。晚上,当岸上的晚宴开始举行,菲尔普斯上尉就率领他的成员直接靠拢了公爵夫人号。
图片
当有哨兵问询时,就简单糊弄了一下就完事。然后,就是炸毁公爵夫人号的船锚,用两艘拖船拖着它开出了港口,拖向了大西洋。
整个行动从进入港口到拖着船只离开,行动花了30分钟,小队没有任何损失。
唯一的交火,是船锚被炸时引起的爆炸火光,引起了德军的注意。但即便到了此时,德军还以为爆炸是盟军发动的空袭造成的,于是开了防空炮向空中盲打了一番。保护港口的六英寸火炮压根就没有开火,菲尔普斯小队没有受到任何性质的攻击。
1月16号,公爵夫人号在海上被顺利被英军舰艇“俘虏”。
图片
至于行动的后继结果,按照《盟军敢死队》的说法,是成功切断了U型潜艇的补给,使得U型潜艇的行动大大受限,美军船只能够顺利往来英国,打通了盟军之间的联络,为后继发起诺曼底登陆奠定了基础。
至于西班牙,他们对这次突袭当然感到愤怒,时任外交部长塞拉诺·苏纳(Serrano Suner)将这次行动描述为“对我国主权的不可容忍的攻击,任何西班牙人都会被这种海盗行为所激怒。”
不过,由于“邮差行动”是绝密行动,连英军高层都不甚了解。所以,这事也就算了。
整个菲尔普斯小分队,海上的全体队员都顺利随船撤退。只有陆地上的黑人理查德,没有像《盟军敢死队》里演的那样,在最后一刻也登上了船,而是在第二天白天被捕,但德军审来审去,也没审出个结果,黑人面孔在那一刻成功保护了他。被羁押10天后获释,在1942年3月1日偷偷回到了英国本土。
图片
至于女演员玛乔丽,则压根就没人怀疑过她,所有人都以为她就是单纯的演员兼歌手。
行动结束后,菲尔普斯上尉因为“邮差行动”被授予杰出服务勋章( Distinguished Service Order ,DSO)。水手亨利(Henry Hayes,赫洛·费因斯-提芬 饰)、大锤安德斯 (Anders Lassen,阿兰·里奇森饰演),一级策划者杰弗里(Geoffrey Appleyard,亚历克斯·帕蒂弗 饰)被授予军事十字勋章 (Military Cross ,MC)。理查德·利佩特( Richard Lippett, 巴布斯·奥卢桑莫昆 饰)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OBE )。
女演员兼歌手玛乔丽·斯图尔特(Marjorie Stewart,艾莎·冈萨雷斯 饰)在行动后不久嫁给了菲利普斯上尉 。战后,她仍然从事影视行业,于1988年11月9日在英国去世。
图片
另外,至于为何“邮差行动”直到2016年丘吉尔文件解密才公布于众,之前小队成员为啥不公开?这是因为核心成员大都死于二战期间,在后继行动中陆续阵亡。
1942 年 9 月,已经升任为上校的菲尔普斯(马奇-菲利普斯少校Major Gus March-Phillipps 1908-1942)在法国德占区组织一次登陆行动。不幸的是,他们登陆到了错误的地点,遭遇了德军巡逻队,8人被俘,3人牺牲。牺牲者中就包括作为首领的菲尔普斯。
同次行动中,水手亨利(格拉汉姆 海耶斯上尉 Captain Graham Hayes 1914-1943)好不容易逃脱了抓捕并越过了西班牙边境。可是,这一次西班牙人没有放过他,原本应该移交给英国人的他却被移交给了德国人。德国人将他单独监禁了九个月,然后于1943年7月13日被行刑队处决。
图片
图片
至于策划者杰弗里·阿普尔亚德少校(Major Geoffrey “Apple” Appleyard 1916-1943),在行动结束后加入了特种空勤团SAS,在亨利被处决的同一天,杰弗里被报告失踪,因为他的飞机未能从任务中返回。 
图片
图片
至于大锤安德斯(安德斯·拉森少校 Major Anders Lassen 1920-1945),则于1945年4月8日至9日的夜晚在意大利牺牲,是夜他所在的连队组织了一次佯攻,在遭遇数倍敌人后展开撤退,为了掩护战友,已经受伤的少校坚决不撤,最终倒在了火线上,倒在了二战胜利的前夜。大锤也因为英勇作战而被追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Victoria cross,英国最高一级的荣誉勋章)。 
图片
图片
可以说,现实中的故事同样精彩,而《盟军敢死队》的演绎则流于表面,没能展示精彩的人物与故事,更缺乏深度,实在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