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粤澳携手,科创未来!2024年粤澳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举行

5月25日,第二十五届粤澳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开幕。大赛由广东省教育厅、珠海市人民政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联合主办。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杜如虚参加活动并为现场师生作《时间之旅》科普讲座。
图片
本次大赛以“创想、创作、创新、创造——迎接人机共智的美好未来!”为主题,是广东省在教育“双减”政策背景下加强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大赛鼓励学生全程参与创想、创作、创造、分享的完整过程,旨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探索精神,激发创新热情,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数字素养、科技创新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阔舞台。同时,大赛也促进了粤澳两地师生在信息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激发了两地青少年的开放视野与创新潜能,推动了两地科技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
图片
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建华表示,近年来,广东聚焦国家对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急切渴望,从基础教育抓起,通过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变革提升中小学生创新素养,为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筑牢根基。举办粤澳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正是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推进基于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激发中小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自觉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增强科技自信自立、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孩子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
图片
珠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晁桂明回顾了去年珠海市举办的2023年广东省科技劳动教育暨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为今年的比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年此次比赛珠海市有150多所学校,1453支队伍和2137名选手参加,希望大家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赛出成绩,享受比赛过程,并通过比赛增进友谊,分享经验。”
“本次活动是增进粤澳青少年交流融合的重要平台,我们期待着来自各地的同学们尽情施展才华,共同体验科技世界的无穷魅力,同时通过各位师生互相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学生科创能力的和科学教育的水平的提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局长黄宇杰说。
图片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副局长黄嘉祺表示,近年来,澳门在推动爱国爱澳教育的基础上,加强科普教育,向学生提供了多元的课程学习的机会,安排学生参加国际性、全国性以及地区性的科学比赛。“同时我们也加强了科学与教育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推进创新基础能力及产学研融合,为澳门的科普教育、科技产业创新提供活力。希望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为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自大赛启动以来,广东、澳门以及广东各地市教育局、各师范院校积极组织和广大师生积极响应。经过地区遴选推优和省级严格的资格审查与初评,最终来自粤澳两地909所学校、1828支队伍、3579名学生脱颖而出。其中,澳门地区9所学校共46支队伍以及横琴地区31支队伍,以独立或粤澳联队的形式参与本次活动,充分展示了粤澳两地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科技合作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
图片
“内地文化和澳门文化略有一些差别,但通过学生信息科技创新大赛这样一个平台,学生不但在科技层面有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更是在文化背景上达到了交融,为更好地融入内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澳门培华中学创新科技资讯科组长赵起超参与了粤澳联合组队的项目,他们前期对学生进行科创方面的培养,根据本次大赛的主题赛项,对学员分别进行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培养,培养之后,选拔出最高水平的代表队来到本次大赛的现场。
图片
记者在现场看到,参赛选手们运用程序设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工具,设计和创作出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作品。“我们的项目是基于物理学干涉和衍射的特点,参赛装置主要应用于精密测量领域。在薄铝箔上雕刻特殊图案,由此产生的涡旋光束与平面波相干涉,最后实现高精度的精密测量。”参赛选手、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学生洪森对记者介绍道。
图片
据悉,本次大赛设立了创作类、实践类、展示类三大类别,涵盖了数字创作、计算思维、科创智造、智能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并设有科创教育集体展示和个人发明创造展示等子类项目,共计22个。在上一届增设高校师范生赛道的基础上,本次大赛进一步扩展为高校教育类专业,显著提升了在高校的影响力,为中小学科创教师的高质量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文、视频 | 记者 孙唯 实习生 张梓欣
图 | 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