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爱自己的方式 | 晚读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王尔德
今天是5月25日,因为谐音“我爱我”,
这一天也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其实不止是大学生,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
学会爱自己,是永恒的课题。
那么,你会爱自己吗?爱自己的的方式是什么?
1.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山本耀司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怎么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
有一个高赞回答是:“学会问自己问题,学会和自己谈心。”
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道:“我的世界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我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内心决定了你和世界的关系。
你真的了解自己的需求、喜好、独特的兴趣和才能吗?
生活被塞得满满的,不妨每天给自己留出十分钟,自问自答:
今天的我过得怎样?
哪些人和事让我感到高兴?
哪些人和事让我感觉不舒服?
如果是别人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会给出什么建议?
学会跟自己交谈,才能全方位地了解自己。当“自己”这个概念变得更清晰,我们就知道如何更好地爱自己。
图片
2.
“我们曾如此期待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杨绛
看到朋友圈里昔日同学晒出的生活多姿多彩,事业各有所成,对比之下好像只有自己一事无成,焦虑值瞬间爆表……
上司的一句指责、同事不经意的吐槽、家人随口的抱怨,成为午夜时分横在自己与睡眠之间的鸿沟,无论如何也越不过去……
有个网友的话让我印象深刻:“做雏菊,做无名小花,做千千万万。”
为什么总在苛求自己?要允许自己“失望”与“无能为力”。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躺平,认为反正做什么都无济于事;也不能为逃避它而自我厌恶,认为假如自己足够好便不会如此。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完美的,但是不完美的自己并不等于“我不好”。正念思考,修一颗“我是足够好”的心,就是爱自己。
图片
3.
“当你拥有用语言清晰明确地表达出自己愿望的能力时,你的人生会过得更轻松。”
——藤井英子
当下,情绪价值好像成了社交的硬通货,谈恋爱“要谈能给情绪价值的对象”,交友“情绪价值越高的人越招人喜欢”……
不断迎合别人、压抑自我,让自己身心俱疲,是萦绕在很多“社畜”心头的梦魇。
其实,需要你情绪价值拉满才能维持的关系,可能本身就不值得。
爱自己,就要懂得重视自己的需求。
你不重视自己的需求,别人也不会把你的需求当回事。
等最后那根稻草压垮了你,你爆发了,然而对方一句话让你哑口无言:你怎么不早说,还以为你没意见呢。
不要总是扮演着那个牺牲自己的需求,满足别人需求的角色。这不是自私,而是自爱。
图片
4.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品藻》中写到,东晋时期,桓温和殷浩齐名,总想争个高下。后来,桓温身居高位,就问殷浩“卿何如我?”意思是,你跟我比,谁更好呢?
殷浩回答:“我已经跟自己打交道很久了,我宁可做我自己。”
这句“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一直为人称道。
无论别人再怎么好,我是我自己,我也愿意做我自己。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很容易迷失自我。当外部的各种言论充斥左右,你是否不会轻易动摇、陷入迷茫?
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实现自我坚定。自我坚定是抵御人际风险、关系伤害的武器,也是主动提升,追寻更幸福生活的源动力。
当一个人不再追求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明白应该如何“更好地做自己”,那么他/她就真正学会了爱自己。
图片
记者:郑楚翘 美编:杨壹晴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