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率急剧上升了333%?杭州15岁男生因便血确诊这个癌症,医生提醒

小天(化名)是一名初三学生。初三上半学期时,他发现自己开始便血。一开始,家里人都当作是久坐导致的痔疮,但这种情况却越来越频繁出现,这才带他来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接诊的消化内科杨晶副主任医师为他安排了无痛肠镜检查。但检查结果却让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遗憾:小天患上了结直肠癌,而且已经到了3期。
之后,小天不得不接受了手术切除治疗,由于病情进展较快,还要配合化疗。“看到他一边化疗,一边准备中考,想想都心酸。”杨晶说。
图片
“年轻患者确实越来越多,而且往往疾病进展较快。”杨晶说,他还接诊过一名30出头的女性患者付女士(化名),生完二胎后出现了便秘,吃点益生菌能缓解下,但不久又这样。当时来门诊,杨晶建议她做肠镜检查,但付女士考虑到要哺乳就一直拖着没做。后来,付女士开始恶心呕吐,才感觉问题大了,再做检查已经到了直肠癌晚期,非常遗憾。
年轻人的结直肠癌更凶险
结直肠癌,一直被认为是老年人群的专利,然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正受到它的悄然侵袭。
5月20日,在美国举办的消化疾病周上,美国学者Mohamed博士发表了题为“45岁以下年轻患者结直肠癌发病率的演变趋势。其中一项数据令人吃惊:15-19岁群体中,发病率急剧上升了333%,20-24岁年龄段也有185%的显著增长。
年轻人直肠癌发病率显著增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杨晶副主任医师说,作为肠癌的特殊群体,年轻人在被确诊肠癌时还呈现出恶性程度高、进展快的特点,处理起来甚至比中老年人更加棘手。一份研究现实,超过一般的年轻患者被确诊时,已经发展到了3期或4期,而大多数老年患者则处于较早期。
“这可能是因为年轻人常常不如年长人群更重视体检,容易被疏忽和漏诊。”杨晶说道。
35岁以上高危人群就该做个胃肠镜
肠癌为何越来越频繁出现在年轻人身上?杨晶说,这两例病例都没有家族病史,可能和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以及精神压力相关。
都说肠癌是“富人病”,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不少年轻人偏爱吃红肉,高脂饮食,膳食纤维摄入少,并且缺乏运动。还有些人一日三餐不规律,经常吃宵夜,这些都与肠癌的发病息息相关。另外,遗传因素在年轻人肠癌发病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有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和结直肠癌家族史的人群来说,要特别当心。
此外,长期精神压力也与肠癌发病相关,心理原因可能会引发肠道功能紊乱,为肠癌埋下隐患。
杨晶提醒,胃肠道肿瘤最大的特点就是什么特点都没有,所以极容易被忽略,误诊率高,所以早发现早诊断十分关键。如果出现排便形状改变、消瘦、便血等信号,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做胃肠镜检查,不要因为觉得自己还年轻就放松警惕,以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鉴于结肠肿瘤的年轻化趋势,建议35岁以上人群就应该做一次胃肠镜检查。
来源:橙柿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