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商贸旅游职院“湘菜之子”实践团成长纪实

入选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全国示范性团队、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4家、培育湖南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5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一等奖获得者2人、国家技能大赛金奖获得者2人,团队成员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近80人次、专升本近400人次……这份闪亮的成绩单,是成立仅八年的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湘菜之子”实践团(以下简称为“实践团”)交出的。
实践团为何能出圈出彩?他们的成长之路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实践团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融进实践全链,以专业技能联接实践活动促就业、以实践项目联动促育人、以考核评价机制联动促支撑,形成了‘三融三联三促’的实践育人体系,把育人初衷落实落细,精准锚定学生人生发展方向。”湘菜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郑和斌这样介绍“湘菜之子”实践团的顶层设计。成立八年来,实践团始终秉承着“立足专业,服务社会”的建团初心,让“湘菜红”走出湖南,洒向全国,甚至全球。
实践团成型,扎根家校“小牛初探”
在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湘菜大楼一楼的湘菜文化展厅里,“培养一流湘菜人才,传承一流湘菜文化,引领一流湘菜产业,打造一流湘菜品牌,做出一流湘菜贡献”四十个字格外醒目,这是湘菜学院的办学宗旨。在这一宗旨的引领下,湘菜学院逐渐走出了一条聚焦“餐”字谋发展的特色产业学院发展之路。在餐饮文化的浸润下,“扎根湖湘特色餐饮文化、立足专业服务社会”的实践育人理念在湘菜学院师生中渐渐萌芽,他们依托自身所学,施展餐饮技能,在校园内开展实践活动,服务全校师生,这就是实践团的雏形。食品雕刻晒手艺、蒙眼蓑衣黄瓜刀工比拼、微笑小饼干校园派送、“垃分达人”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小萌新”VS省赛选手刀工大比拼、“宴会设计”主题班会……各类校园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湘菜学子们踊跃参加,用技能为身边的老师同学带来美味、快乐和幸福。
除了用技能回馈学校师生,实践团还用技能为家人做实事,感恩亲人。“我为家人做道菜”暖心活动在每年的春节档如期上线,湘菜之子放下手机走进菜市场,系上围裙洗、切、配一条线,在厨房里忙前忙后,用所学烹饪技能做几道家乡特色菜,与父母家人围坐一起品美食,热热闹闹过大年。“当初我选择西餐工艺与烹饪专业时,父母还不太支持。可当我给他们展示做菜技艺时,把家乡美食做出新意的时候,父母的眼里充满了肯定。父母的点赞认可,让我特别骄傲,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烹饪职业信心!”参与“我为家人做道菜”第三季的西烹2331班李圆圆同学说。学以致用,用在学校习得的专业技能回馈父母,是湘菜学子表达“爱”的特殊方式,也是中华孝道文化的生动传承。
实践团成长,立足湖南“快速成长”
“要想让湘菜学子的技能之路走得更坚实,我们的实践活动必须走进‘第二课堂’,融入社会,与市场产业接轨并线。”在总结实践团现有成果、分析未来发展方向时,烹饪工艺专任老师段辉煌一针见血地提出了实践团必须走出家校圈、走向市场的大实践观念。学校非常重视实践育人,这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的有力抓手,学校上下联动积极部署,为实践团寻求“走出去”的新路子,践行真正意义上的“服务社会”:实践团走进长沙的社区街道,为社区居民讲授面食烹饪技能、普及健康营养知识;“快乐小厨师”进学校,大小学生同上一堂劳动课;调研湘菜产业,弯下身,沉住气,走进浏阳蒸菜、长沙米粉和长沙县预制菜产业,践行天之骄子使命担当,为企业纾困,为湘菜产业发展献计献策,为湘菜产品升级提供商贸方案……据不完全统计,实践团现已参与社区志愿服务200余次,服务社区居民8000余人次,团队用脚步丈量产业,用行动担当使命,考察了20余乡镇,1200多公里,14000余份问卷,50余次访谈,形成了近10万字产业调研报告,为湘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学术支撑。 
图片
△社区助残爱心活动。 
图片
△快乐小厨师进学校实践活动。
烹饪工艺专业教师陈杰是带领实践团“走出去”的第一批教师,在他看来,实践项目是课堂教学的延申,学生在服务企业、社区中锻炼了专业技能,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餐饮文化,涵养了新时代技能成才、大国工匠的情怀,实现了教学成果与实践成果的统一。
餐饮2236班的丁亚平是实践团中获得湖南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的学生代表之一,她先后参加了湘菜义工、护绿爱卫、蓝天保卫战、暑期“三下乡”产业调研等实践团活动。谈到参加实践活动的体会和感受时,她自信地说到:“参与‘湘菜之子’实践团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在了解湘菜文化、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方面都有宝贵的收获,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开阔了眼界,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信心满满。我一定会继续躬身实践,做一个‘知行合一’的大学生。”
图片
△2023年7月,实践团在长沙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调研。
实践团成熟,放眼全国“火力全开”
2019年,以餐饮智能管理专业为核心的“餐旅会”专业群立项为国家高水平特色专业群,是国内首个立项的餐饮类“双高计划”专业群,餐饮智能管理专业金苹果专业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一,这标志着湘菜学院已跻身全国特色产业学院前列。“湘菜学院内涵建设做到了国内领先,学生培养也要紧跟其上,学生培养质量才是检验学院办学成效的最关键一环。”学校党委书记袁义和这样叮嘱湘菜学院的新一届领导班子,郑和斌将这句话深深地记在了心里,他召集辅导员队伍,谋划着如何将秉承着实践育人宗旨的实践团服务范围辐射到全国,服务全国两会是他想到的第一张王牌。
图片
△2024年3月,实践团在北京服务湖南代表团。
早在2016年,湘菜学院的师生就开始服务全国两会。学生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服务全国两会的机会,展现出了最佳的服务风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湘菜之子”的工匠精神,不断擦亮学校服务全国两会的实践“金品牌”。“湘菜之子”的卓越技能和贴心服务给两会代表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湖南代表们纷纷为学生竖起了大拇指。国二招客务部副经理孙晓虹对实践团的“爱钻研劲儿”赞许有加,评价学生们学习能力强、学习速度快,肯努力会变通,非常上道,孙经理还为学生抛出了橄榄枝,希望学生能在两会服务结束后继续留在国二招工作。如今,实践团已连续9年服务全国“两会”,一面面鲜红的锦旗是师生们用心服务的见证,一张张荣誉证书是湘菜学子扎实技能的最好证明。
图片
△2024年服务两会合影。
酒管2233班的钟宜党是众多服务过全国两会的“湘菜之子”的优秀代表,这个有颜有才的阳光大男孩参加实践团的活动不下10次,每一次面对任务,他都全力以赴。“社会实践让我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政治格局,让我认知到人生的不设限就能创造青春的有可能。此外,我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彼此交流、相互学习中共同成长。很幸运能加入实践团,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谈到加入实践团的收获,钟宜党侃侃而谈。
服务全国两会打响名气后,更多的实践机会纷至沓来。实践团受邀服务杭州第19届亚运会,11名师生代表负责运动员餐厅服务保障工作,在厅面、客服、行李存取、身份核验、引导提醒等岗位,为杭州亚运会贡献了湖南职教力量。服务结束后,营养2232班黄越说道:“这次经历就像做梦一样,美好的时光一晃就结束了。我们不仅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拓宽了眼界,更是丰富充实了大学这本多彩的‘青春之书’。”
图片
△2023年9月,“湘菜之子”实践团助力杭州亚运会。
此外,实践团还在大型博览会上提供志愿服务,如服务第八届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第三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国(湖南)-肯尼亚食用菌技术交流班暨农业特色产业对接会等,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大格局贡献职教学子的力量,为湘菜出“湘”,湘菜出海做出贡献。
从一支起步于校内实践的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到在全国舞台惊艳亮相的专业会务服务队伍,一路走来,“湘菜之子”实践团一直都步履坚定、目标明确,这得益于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修德砺能,自强笃行”的校训指引,更得益于湖南职教乃至中国职教力量的发展壮大,“湘菜之子”实践团用实际行动证明“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通讯员邹华 邓红蕾 郑和斌 潇湘晨报记者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