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6:1优势连战连胜,火炮开道比战斗机好用,这种低水平战争对俄罗斯有利

俄乌战争毫无技术可言,两军已经陷入了地面拉锯战,很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水平,坦克装甲车被无人机威胁的不敢出动,步兵们只能依靠双腿推进,空袭只能依靠无人机,这种水平的战斗甚至连两伊战争都不如,传统的火炮竟然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装备。
图片
这水平的战斗让俄军占尽优势,因为它的炮弹供应很充足,尽管欧盟已经很努力提高炮弹产能,但仍难以满足乌军的需求。捷克总统帕维尔曾提出向乌克兰提供300万发122毫米炮弹和500万发155毫米炮弹,总计800万枚炮弹。这个口号有没有实现不得而知,但它真切反映出炮弹对乌军的重要性。
去年3月,欧盟多个国家发起了联合采购炮弹的计划,要在1年内交付乌军100万发炮弹,但截止到去年底的9个月时间里,欧盟只交付了48万发,其中仅有6万发是欧盟自己制造的!其它不是库存就是外购产品。
图片
这个产能简直可笑,时任乌克兰国防部长的列兹尼科夫说:乌军每月消耗11 万发155mm炮弹,这还远远不够,乌军的300多套西方火炮系统有80% 的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他给出的最低标准是每月35.6 万发炮弹。
图片
这么算下来,100万发也就不到乌军3个月的用量。可如今已经是2024年5月底了,距离欧盟承诺交付100万发炮弹的截止时间已经过快2个月,没有消息说欧盟达成了目标,大概率是食言了。
由于没有足够炮弹,乌军无法抵挡俄军的反攻行动!俄军非常大胆的对乌军发动进攻。一名乌军士兵对《世界报》说:俄军现在对他们拥有压倒性的火力优势,他们已经有一年半没有进行火箭弹齐射了,基本上只能发射一枚,对准备攻击的俄军步兵群产生心理影响。
图片
必须强调的是,俄军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俄空天军获得了足够的“滑翔制导套件”,出击频率明显提高。地面俄军的电子战能力也得到了加强,乌军的海马斯火箭弹、无人机和精确制导武器很难再发挥作用,这让俄军可以放开手脚进攻。
截至目前,乌军坚守2年多的阵地阿夫迪耶夫卡、马林、新米哈伊利夫斯克都已经放弃,同时被攻击的还有奥切列季涅、乌曼斯克等,这些都是重镇“顿涅茨克”的卫星城市,俄军奋战不止都是为了确保这座首府的安全,距离建立缓冲区的目标不远了。
图片
此外,巴赫穆特外围阵地也被乌军放弃,该市西部又一个重镇“恰索夫亚尔”正在被俄军进攻!跨过这里就是顿河君士坦丁罗夫卡、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夫扬斯克等乌军的最后堡垒城市群。解放这里就意味着整个顿涅茨克州都被俄军控制,当然,按照目前的接触线,这个目标距离俄军还很遥远的。
毫无疑问,如果乌军有足够的弹药,俄军的进攻不会如此轻松。欧盟和美国的炮弹产能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之前严重忽略了炮弹的重要性,也忽略了火炮在战争中的作用,大家都觉得未来战争是信息化、机械化模式,精确制导武器精度高、灵活性强,必将取代传统的火炮,所以相关生产部门接不到订单,已经萎缩到几乎消失的地步了。
图片
但是俄乌战争的发展出乎意料,双方都不具备机械化、信息化作战能力,甚至连大兵团机动作战都没有,俄乌两军已经在交火线上的堑壕阵地、丛林、城市建筑里拉锯了2年有余,在这种情况下强力的火炮覆盖比什么都管用!这让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参战方都感到措手不及。
一言以蔽之,提高155毫米、122毫米炮弹的产能是影响俄乌战局的关键,俄方自用的火炮多是152毫米口径,它装备的火炮还保持着前苏联的制式标准,这反映出俄罗斯也忽视了火炮的重要性。
图片
但输不起的俄罗斯反应更快,经过“战时经济”的调整助力之后,其炮弹产能已经是欧美的2.5倍,而且印度还卖给它价值40亿美金的武器弹药,这让俄军在前线拥有6比1的火力优势,确保俄军反攻顺利。
但是,我们也不要小看了欧美国家,战争才刚刚开始,如果真像英国国防大臣格兰特•沙普斯说的那样,乌克兰的盟国齐心协力援助乌克兰6年,誓要拖垮俄罗斯!那么,俄军的炮弹优势迟早会丢失的。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