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大国刚果(金):美国人参与未遂政变的玄机

图片
当地时间2024年5月19日,刚果(金)金沙萨,卫队在政变现场引导交通。刚果(金)军队在总统齐塞克迪办公室附近挫败了一起涉及“外国人和刚果人”的未遂政变。图/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2024年5月19日,刚果(金)军方宣布在首都金沙萨挫败一起针对政府高层的政变。
美联社在最新报道中指出,刚果(金)军方发言人埃肯格称,包括政变头目、刚果(金)流亡前政客马兰加在内的6人在政变中死亡,40多名武装人员被捕,其中包括多名美国人。
他强调,这是一起“由刚果(金)人和外国人共同发动的政变”。
刚果(金)是非洲第二大国,几十年来冲突不断,发生政变并不算新鲜事。但此次马兰加领导的政变出现了美国人的身影,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风头甚至盖过比之实力更强、名气更响的“M23运动”反政府叛军。
“此次政变被快速镇压,这表明它并未构成重大威胁,但一群‘乌合之众’随随便便就能冲进总统府,可见刚果(金)的国家治理能力和军事能力有多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袁武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凌晨四点的未遂政变
当地时间2024年5月19日凌晨,刚果(金)首都金沙萨响起枪声。
当日四时左右,数十名身着军装、手持冲锋枪和步枪的武装人员袭击了刚果(金)副总理兼经济部长、议会议长候选人维达尔·卡梅雷的住所。卡梅雷的发言人米歇尔·莫托·穆希马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卡梅雷住所的两名警卫在袭击事件中身亡,一名袭击者被击毙。
图片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马兰加率领一群武装人员闯入刚果(金)总统府。图源/路透社
随后,武装分子前往两公里外的总统办公室所在地民族宫,并闯入总统办公室附近区域。
武装分子头目马兰加在总统办公室附近进行了视频直播。视频显示,马兰加在几名武装人员的簇拥下对刚果(金)总统齐塞克迪喊话称,“我们来找你了”。
不过半岛电视台称,齐塞克迪很少在总统府居住,袭击发生时也并不在场。
政变大约持续了三个小时。从金沙萨发射的一枚炮弹甚至击中邻国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造成多人受伤。
公开报道显示,现年41岁的马兰加出生于金沙萨,后于1998年作为政治难民移居美国犹他州盐湖城,并创办了几家小企业。2006年,马兰加返回刚果(金),并加入刚果(金)军队担任指挥官。
2011年,刚果(金)大选,马兰加试图竞选议会议员,却在投票前两天被捕。但从政遇挫的马兰加,并未放弃自己的政治野心。
返回美国后,马兰加于2012年创立刚果联合党。2017年,他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建立“新扎伊尔”,创建“流亡政府”,并自称“总统”。“扎伊尔”是1997年被推翻的蒙博托当政时期刚果(金)的旧称。
2023年12月,齐塞克迪赢得总统大选,实现连任。但时至今日,他并没有完成政府组建工作。
巧合的是,事发前一天,刚果(金)推迟了原定的议长选举。
“齐塞克迪连任后,并没有组建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这说明刚果(金)内部仍存在不信任等问题。而马兰加正好利用了这样一个权力真空期。”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瑾博士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
然而,整个政变过程却显得仓促而又儿戏。
刚果(金)官方表示,武装分子原本计划袭击继任总理图卢卡和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本巴的住所,因无法确认二人地址转而对副总理、国民议会议长候选人卡梅雷的住所发起攻击。
非洲问题独立研究员迪诺·马赫塔尼指出,马兰加为何会认为几十个人就可以冲进总统府接管政权,“这实在让人难以想象”。
“刚果(金)经历过多次政治动荡,一直处于相对复杂的局势中。如果当局可以尽快组成强有力、可信任的内阁,并持续推行良政,这次未遂政变或许可以成为展现政府自主形象、持续推进国家独立发展的一个机会。”张瑾表示。
美国人牵涉其中
总人口1亿人的刚果(金)分布着254个民族。自1996年第一次刚果战争以来,该国局势并不安稳,大小冲突不断。
此次发动政变的马兰加“早有前科”。2017年,他就曾首次发动政变,但未能取得成功。此外,美联社在报道中指出,刚果(金)当局一直怀疑马兰加曾参与刺杀上一任总统约瑟夫·卡比拉的阴谋中。
“此次政变未遂事件之所以引发轩然大波,主要原因是报道明确了有美国人卷入其中,不禁引发外界关于政变背后是否有美国因素的猜想。”张瑾说。
刚果(金)军方指出,带头发动政变的马兰加已加入美国国籍。美国国务院则表示无法确认马兰加是美国公民。
图片
2024年1月8日,马兰加(右)在Facebook上传了他与纽约州众议员彼得·金的合照。图源/Facebook
事实上,马兰加与美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联社报道称,马兰加在社交媒体上上传的照片显示,他曾会见过美国高级政治人物,包括前犹他州众议员罗布·毕肖普和纽约州众议员彼得·金。
值得一提的是,彼得·金曾在美国众议院常设情报特别委员会中担任要职,还曾担任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
此外,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两名男子被捕的视频。其中一名男子举起双手、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他被证实是马兰加21岁的儿子马塞尔。
而另外一名被捕的美国人名叫本杰明·扎尔曼-波伦。他与被击毙的马兰加是商业伙伴,两人同在莫桑比克经营采矿业。
政变发生后,美国在第一时间撇清关系。
美国驻刚果(金)大使露西·塔姆林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她对有关美国公民涉嫌参与此类事件的报道非常关切,“我们将全力配合刚果(金)当局调查这些犯罪行为,并追究任何参与犯罪行为的美国公民的责任。”
“塔姆林的回应比较模糊,所谓的调查其实是给美国外交留下了腾挪空间。”张瑾认为。
《每日邮报》在报道中指出,美国在非洲开展秘密军事行动由来已久。196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就曾密谋暗杀刚果(金)第一位民选领导人帕特里克·卢蒙巴。
此外,The Intercept网站2022年的报道称,美国培训的官员过去一年半在非洲领导了七次政变企图,分别发生在布基纳法索、马里、几内亚、毛里塔尼亚和冈比亚等国。
不过袁武则认为,美国没有支持马兰加发动政变的动机。
“齐塞克迪2019年当选总统以后,曾多次会见美国高层,两国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好。至少从目前来看,美国并没有推翻齐塞克迪政权的动机。”袁武解释说。
刚果(金)的难题
事件发生后不久,刚果(金)军方发言人埃肯格宣布,未遂政变“已被刚果国防和安全部队消灭在萌芽状态,并且局势已得到控制”。
但事实上,国内反政府势力以及邻国的虎视眈眈,始终让刚果(金)的政局处于暗流涌动之中。
就在此次政变前半个月,刚果(金)东部北基伍省的两个流离失所者营地遭到炸弹袭击,造成至少12人死亡,20多人受伤。刚国(金)军方将袭击归咎于反政府武装“M23运动”,但“M23运动”否认该指控。
政变后第二天,刚果(金)武装部队与Mobondo武装团体在该国西南部巴加塔地区发生交火,造成当地6名平民重伤。
图片
当地时间2024年5月15日,刚果(金)戈马,民众为5月3日遭炸弹袭击的遇难者举行葬礼。
半岛电视台在报道中指出,刚果(金)目前活跃着120至140个反政府武装,大多集中于资源丰富的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其中尤以反政府武装“M23运动”最为活跃。
公开报道显示,“M23运动”成立于2012年,由忠于原“保卫人民国民大会”的一些官兵组建而成,并不断在刚果(金)东部发起叛乱活动。2013年12月,刚果(金)政府与“M23运动”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签署和平协议。
但近些年来,“M23运动”武装成员在刚果(金)东部地区重掀战火,试图夺取北基伍省矿产资源丰富的战略城镇戈马。
据《卫报》报道,随着北基伍省暴力事件升级,刚果(金)境内流离失所者人数已达到创纪录的690万人。
2024年1月,齐塞克迪宣誓就职,开始为期5年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在就职演说中,他承诺,将加强国防建设,打击刚果(金)东部地区武装组织,以早日实现和平。
“西非萨赫勒、东非非洲之角以及大湖地区是非洲三大热点冲突区域,而刚果(金)东部的‘M23运动’正是大湖地区冲突的具体表现。刚果(金)、乌干达、卢旺达和布隆迪四国不愿意直接发生战争,都在大湖地区通过代理人战争展开博弈。”袁武指出,“‘M23运动’背后有卢旺达支持,近两三年来,两国的关系也因此不断恶化。”
与此同时,作为非洲地区的矿产大国,刚果(金)素有“世界原料仓库”和“地质奇迹”之称,却是世界上最为最贫穷的五个国家之一。
“刚果(金)的贫困是长期政治经济危机积累的结果。”袁武指出。
联合国此前的一项研究估计,刚果(金)未开发矿产储量价值24万亿美元,远超欧盟成员国GDP总和。而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73%的刚果(金)人每日生活费不足1.9美元。
“这是非洲国家普遍面临的‘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困境——一些资源富集国家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却未能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反而极易出现腐败、社会不公和政治不稳定等问题,导致经济发展趋于缓慢甚至停滞。”张瑾解释说,“由于相关国家过度依赖资源出口以获取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其他产业发展以及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提升,一旦单一资源价格下跌或资源枯竭,国家整体经济都会面临巨大冲击。”
刚果(金)也是一样。“富饶的矿产资源不仅没有给该国带来富足和稳定,反而遭到国内外不同势力觊觎。当政府试图将资源收归国有时,不同势力之间往往会展开博弈,引发内乱或者外部干预。”张瑾指出。
齐塞克迪政府该如何走出内外交困的局面?在袁武看来,这并不是件易事,“在刚果(金)现代国家构建成功前,国内的政治动荡会一直延续下去,进而影响经济平稳发展。”
南方周末记者 王航
责编 姚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