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8座古城遗址!雄安新区:千年历史文化脉络逐渐清晰

发掘4000余件出土文物、调查263处不可移动文物、确认8座古城遗址
雄安新区:千年历史文化脉络逐渐清晰
“7年来,考古发掘4000余件出土文物、调查263处不可移动文物、确认8座古城遗址,让雄安的历史脉络逐渐清晰——新石器时代,这里是人类活动集中区域;约3000年前,华夏与戎狄文化在此碰撞融合;约2000年前,燕国在此建都城‘临易’和‘易’;约1000年前,宋辽在此对峙、交流。”近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负责人雷建红说。
图片
雄安新区已确认发现8座古城城址
建设与考古协调并进
雄安新区是河北古文化遗存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文化遗存多,年代跨度大。
2017年5月,在新区建设开工之前,雷建红随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团队来到雄安,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故宫博物院考古所、国家博物馆考古院等单位的同行组成联合考古队,在雄安新区全域紧锣密鼓地展开文物调查和勘察。
雄安新区的考古工作不是以单个建设项目、局部地块的方式开展考古,而是需要统筹推进文物保护和项目建设。“因此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三步并两步,尽快完成考古勘察和发掘工作,为认识、保护雄安的文化遗存找到珍贵的实物。”雷建红说,为了提高考古工作的精度和效率,联合考古队采用包括RTK(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布方、三维建模、航拍测绘等科技手段,提高了考古发掘的精度和效率,提升了信息提取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为更全面记录文物信息、规避照片和电脑三维制图的不足,还保留了手绘记录文物信息的传统手段。
3年后,联合考古队完成了对雄安新区全域的考古调查,完成起步区内83项古遗址、古墓葬的考古勘探、试掘,勘探面积达412万平方米,为雄安新区科学规划、稳步开展大规模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0年,新区建设全面提速,城市变化日新月异,文物保护工作更显紧迫。“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随时都会有新的文物遗存被发现被破坏的风险。”雷建红说。对此,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协调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从而解决新区建设与考古工作之间的矛盾,推动经济建设、文物保护和考古科研的协调发展。例如,启动区海岳大街原定规划线穿越南阳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根据文物部门意见,海岳大街调整了路线设计,完全避让了南阳遗址;建设中的雄鄚公路(二期),原规划要穿过古州城遗址和鄚州城遗址,经过文物专家论证后,调整了原设计方案,使其绕行了两处遗址。
图片
南阳遗址出土“西宫”铭文铜壶(铜壶铺首处有阴刻“西宫”二字)。张晓峥摄
图片
南阳遗址出土“易市”陶文陶片。 张晓峥摄
既是新城也是古城
走在雄安新区大街上,易宁大街、燕赵大街、海岳大街等由考古成果转化而来的街道,“镶嵌”在绿色宜居的新区,诠释着这座新城也是一座古城。
“通过考古发掘,基本确认了雄安新区南阳遗址主体文化为东周时期燕文化,由两座战国时期城址构成。”雷建红说,在南阳遗址,先后出土了“西宫”铜壶、“左征”“右征尹”铜壶盖、“易市”陶文陶片等重要文物,这些器物都显示出燕国器物的风格。
图片
联合考古队员张胜正在手绘南阳遗址出土的陶豆。雷建红 摄
据介绍,“左征”“右征尹”中的“征”,可能是燕国内府官署名;“西宫”铜壶,与燕王都城宫禁直接有关;“易市”陶文陶片直接表明南阳遗址可能是燕国都邑“临易”或“易”所在。史料记载,燕国曾5次迁都,燕桓侯徙于“临易”,燕文公迁“易”。联合考古队在南阳遗址西北1600米处发现一处战国墓地,无论墓葬形制还是出土器物,均为典型的燕文化特征,墓葬和城址并存发现,相互印证,进一步证明了遗址年代和遗址性质。
雷建红介绍,通过考古调查发现了以南阳遗址、晾马台遗址为核心的“大南阳”遗址聚落群,文化遗存年代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宋金时期,发展延续近3000年,是雄安新区千年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联合考古队经考古勘探或发掘证实,雄安新区已确认发现8座古城城址,它们共同钩沉新区的历史脉络,揭示了雄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部分考古遗址已对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