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画廊周北京,通过艺术联动798艺术区与北京多处文化地标

五月底,相聚北京,共庆当代艺术盛事。画廊周北京公布年度项目的主要线索与精彩亮点。
图片
图片
画廊周北京2024新闻发布会现场
第八届画廊周北京于2024年5月24日正式开幕,近40家国内外参展画廊与非营利机构带来超过40场精彩展览。为呼应本地艺术语境与国际艺术能量交相呼应、共生繁荣的现象,今年画廊周北京选择以“漂留”作为年度主题,通过主单元与特约单元丰富多彩的展览项目以深化此主题,以精心策划的贵宾服务、公众项目等优化观众体验。第八届画廊周北京举办日期为5月24日至6月2日。其中,5月24日至26日为贵宾日,5月28日至6月2日为公众日。
图片
今年,北京迎来了当代艺术面貌焕发蓬勃生机的一年:极高的展览密度与优质的展览内容促使从业者与公众去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生态中的学术态度和生长面貌。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当代艺术图景内的关键城市,北京以其特征鲜明的艺术社群与先锋包容的艺术内容独树一帜。而画廊周北京自始至终扎根这座城市,以“展览”作为核心准则,推动着北京当代艺术现场的良性构建。作为城市文化名片的第八届画廊周北京将联动以798艺术区为中心的多处文化地标,包括草场地艺术区、博乐德艺术区等主要本土艺术区,及全国农业展览馆、CBD艺术区等核心点位,以当代艺术为楔,突出北京作为文化交流平台的魅力与影响力。
图片
画廊周北京项目总监-杨佳霖
年度主题“漂留”的深层内涵是在动态平衡中,让优秀的国际艺术内容“留”在本土,呈现给中国本地的观众。本届画廊周北京致力于推动国内外当代艺术行业的深度交流,将囊括一众国际知名艺术家的重磅展览,例如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将于画廊周北京同期开启德国艺术家阿尔伯特·厄伦(Albert Oehlen) 的展览“绘画”;英国艺术家克里斯多夫·勒·布伦 (Christopher Le Brun) 携一系列新作回到中国,在里森画廊北京空间呈现个展“月相”;施布特-玛格画廊将呈现安德烈亚斯·舒尔策(Andreas Schulze)在亚洲的首次个展“内外反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无尽的刹那”,涵盖艺术家近50年以来共计127件作品;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将呈现前卫艺术家组合文敬媛与全浚晧(Moon Kyungwon & Joonho)的展览“气象站”,以人工智能和后人类的全新视角,重新审视了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议题;奥斯卡·图阿松(Oscar Tuazon)将于桑塔画廊呈现其中国的首次个展,探索水的物理特性、以及水与环境和建筑的关系;金允哲(Yunchul Kim)中国首展“两极椭圆:情动的粒子及玄秘的流溢”将在798CUBE展出,呈现了其横跨多学科多媒介的艺术实践,中国艺术家邱志杰展出他在常青画廊的第三次个展“生态实验室”,呈现艺术家近几年与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劳动者接触并开展学习的结果。以上展览中的部分艺术家亦将亲临现场,与在地观众展开交流。
图片
北京公社创始人-冷林
与此同时,“漂留”亦寄希望于发挥画廊周北京的平台优势,帮助本土优质的艺术家和艺术项目“漂”出去,让来自北京的声音走向国际的舞台。本届画廊周北京将携手一众参展机构,大力支持当代艺术行业内的新生力量。更具媒介性和议题讨论的国内外年轻艺术家的展览涌现于本届画廊周北京,包括长期围绕材料原貌、非对象性雕塑语言及空间场域关系的艺术家梁好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其首次机构个展“步虚”;周轶伦于北京公社的第四次个人项目的展览呈现“SANLIANZMK”;户尔空间带来了英国90后多领域艺术家詹金·范·齐尔(Jenkin van Zyl)的首次中国个展“无限生长”;见长于“新和平”概念探索的铁木尔·斯琴(Timur Si-Qin)将于魔金石空间呈现第三次个展“预见 你”;CLC画廊的杨光南个展“无主之地”解构了封锁性困顿中所积累观察;ONS小组项目将在Click Ten Gallery呈现其活力的艺术实践;艺术家石青于香格纳画廊所策划的实验性项目“学习Ⅱ”将通过影像、装置、文本、档案、绘画等媒介的多重交汇,延展出自由开放的讨论场域;艺术家娜布其首个职业生涯中期研究型展览“绿幕游戏”在木木美术馆展出,呈现了其2013-2024十余年创作的40余件关键作品;马刺画廊带来了周岩的第二次个展“九霄云外”和罗克萨娜· 皮鲁兹曼德(Roksana Pirouzmand)的中国首展“失去重心前的十七段叙事”;麦勒画廊将带来曹雨2021年“路过人间”的续章个展“化粪池”;空白空间的克里斯汀·孙·金&汤玛斯·马岱尔(Christine Sun Kim & Thomas Mader)双个展“比空气更轻”聚焦于空气“可见可感”的形态与手语口语多重表达的相结合;Balice Hertling的卡米耶·布拉特里克斯(Camille Blatrix)和志韦的双个展项目延续了2021年的“著色”;乔斯林·沃尔夫画廊则呈现了两位德国艺术家伊萨·梅尔茨海默(Isa Melsheimer)和哈拉尔·克林格勒(Harald Klingelhöller)作品间的独特对话。
图片
北京常青画廊总监-彭咏仪
新势力单元延续对青年艺术家与策展人的扶持,由袁佳维担纲策划,以“风的内侧”为题呼应本届画廊周北京主题“漂留”, 着力于当下中国年轻艺术家对全球文化性和中国本土性的“漂留”关系的思考与表达,引出其生态所体现出的年轻特性与丰富面貌。
图片
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总监-杨北辰
“漂留”是文化河脉的交融互通,是百川入海的博大宽广。画廊周北京历经八年,始终发挥着凝聚力与号召力,以跨域地理空间与年代时间的当代艺术展览构建良性的艺术现场。本届画廊周北京所囊括的绘画展览诉说着国内外不同代际艺术家作品之间叙事和绘画语言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从上世纪初到千禧年,相距近一个世纪展开隔空对话。例如,BANK画廊将呈现的1910年出生的极具影响力的巴西原住艺术家奇科·达·西尔瓦(Chico da Silva)与00后中国艺术家文爵的双个展;白石画廊的双个展梳理了两位第二代具象派成员画家前川强 (Tsuyoshi Maekawa) 及名坂有子 (Yuko Nasaka) 自1960年起至近期的创作;5、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赵刚、朱小禾及苏新平将相继于里森画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東京画廊+BTAP呈现个展,赵刚的“肉食者”探索了个体身份与文化冲突及历史断裂的关系、朱小禾的“针芒”呈现了艺术家三十年来的重点绘画、苏新平“行走的男人,远去的马”带来了其最新创作的油画及雕塑创作;阿尔敏·莱希将呈现两位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让-巴蒂斯特·贝尔纳代(Jean-Baptiste Bernadet)及亚力山卓·卡德纳斯(Alejandro Cardenas)的双个展“变色龙”,同时偏锋画廊也带来了中国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康海涛的第五次个展“绿岛”。与此同时,80后艺术家也在本次画廊周活跃在机构及画廊,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呈现美国米格尔·安赫尔·帕亚诺(Miguel Ángel Payano Jr.)的首次机构个展“悟-物”;HdM画廊带来了郑孟强个展“东冲暖流”,将展出其近两年的绘画作品;墨斋画廊则与康春慧合作首次个展“凝视遥远的自己”。包括布莱特·查尔斯·塞勒(Brett Charles Seiler)、山本捷平(Shohei Yamamoto)及令咏一批海内外90后艺术家也将分别在A26空间Click Ten Gallery亞紀畫廊呈现个展。
图片
收藏家-罗旭东
除个展外,本届画廊周多个画廊与机构尝试以群展进行多维的形式探索,其中以收藏为主的美凯龙艺术中心“险境集”聚焦于周遭事物中如废墟般的现实片段,以多种创作媒介加以诠释主题“险境”;于3月启动北京新空间的誠品畫廊在本次呈现的35周年收藏展通过百件作品梳理了华人现代至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艾可画廊的“人群中的人”尝试借由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的短篇小说“人群中的人”的侦探式视角重新诠释绘画作品中人和自己、他人、以及人群(社会)的关系;由崔灿灿策划的群展当代唐人艺术中心28周年大展“金色”充分体现了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的艺术实践与面貌;inner flow Gallery 的主题群展“巨物移动&身体失重”将画廊建筑视为一个整体,呈现了9位艺术家的作品,继而模拟出一个无法撼动的巨大体系所引发的思维幻觉;蜂巢当代艺术中心推出“焚舟纪”群展,以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 (Angela Carter) 同名小说为支点,其中参展艺术家的创作路径与卡特颠覆性写作不谋而合,重构了当下共享的认知范畴。
图片
图片
画廊周北京2024“最佳展览奖”及“探索无界奖”评选现场
2024年,画廊周北京将工作重点放在打造一场围绕北京798艺术区展开的当代艺术盛事。从艺术自身来看,画廊周北京自策项目与展览内容将广泛囊括不同媒介类型的艺术作品,如影像、装置、雕塑、绘画作品等,帮助观众扩展对当代艺术的认知与理解。从公众角度来看,本届公共单元更强调与公众直接发生互动与交流,“诗歌马拉松”特别项目由艺术家邱志杰与画廊周北京共同策划,与2024年巴黎奥运会同期,秉承奥运精神,探讨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之间的人文共性。该项目欢迎每一位诗歌与艺术爱好者踏入这片 “城市诗歌海滩”,共同参与马拉松式不间断的诗歌创作。在贵宾服务的相关工作上,本届画廊周北京将增强对艺术市场的重视,邀请国内外优质的藏家、机构、媒体等专业人士,于精心策划的贵宾专享活动内交流分享、共襄盛举。
图片
更多项目讯息将持续公布。请关注画廊周北京各社交媒体平台了解更多内容。
画廊周北京2024日程
媒体日:5月23日(周四)
贵宾日:5月24日至26日(周五至周日)
公众日:5月28日至6月2日(周二至周日)
图片
参展画廊、展览名单
关于画廊周北京
画廊周北京成立于 2017 年, 致力于以先锋、专业的态度建立国际化的当代艺术对话和推广平台。每年画廊周北京围绕北京地区的画廊和非营利机构的最新展览展开为期九天的艺术活动,包括:展览开幕、媒体导览、贵宾导览、学术讲座、行为表演、艺术家工作室探访、私人收藏探访、派对、年度晚宴等。其中,为期三天的贵宾日邀请国内外重要的美术馆馆长、收藏家、策展人、艺评人与媒体共同参与,为国内外的艺术从业者与收藏家提供一个深度交流的空间;为期六天的公众日则通过展览通票、语音导览、论坛、工作坊等公共教育活动,为生活在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市民提供了解艺术创作和展览的渠道,打造北京的“艺术季”。
画廊周北京2024学术委员会
来梦馨(Sherry Lai):马刺画廊合伙人
冷林:北京公社创始人
彭咏仪:常青画廊总监
田霏宇(Philip Tinari):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及CEO
杨北辰: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