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旁的百年红楼,中国近代史上好多个“第一”,都发生在此

“天不怕地不怕”的火爆飒爽,是武汉“九头鸟”的典型形象。1911年,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敢为天下先,勇敢地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第一枪”。随后,武昌义声赢得全国响应,武汉也成了“首义之城”,从此中国近代史上许多“第一”都发生在这里。
图片
中国社会绵延2000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就此终结,创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在首义文化区的博物馆集群里,辛亥革命博物院、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等同处一条轴线,呼应着百年之前的石破天惊。星星之火在这里点燃,户部巷侧的都府堤,汇集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旧居、“五大”会址等诸多革命圣地,铸就了“中国第一红街”。
图片
在武汉的首义文化区里,被誉为“民国之门”的百年红楼,就在黄鹤楼仅数百米的地方,前来参观的游客并不多。现在这里是辛亥革命博物院的一部分。博物院又分成南区和北区,南区是新建成的场馆,北区则是百年前鄂军都督府旧址上建起的纪念馆。北区的主楼(最前面一幢楼)就是大家说的红楼,原本是晚清政府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湖北省谘议局。
图片
红建成于1910年,名副其实的百年建筑。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进驻昌起义军政府旧址,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并宣布湖北独立。在这里发布的第一号布告,就是宣布废除清廷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令人回味的是,这座原本用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民意机关”,建成才一年,就变成了推翻中国专制制度的战斗司令部。
图片
这是一幢典型的西方议会大厦式建筑,建筑通体红墙红瓦,气势磅礴又不失精致典雅,因此被大家称为“红楼”。这栋如今修缮一新、看似云淡风轻的老建筑,过去曾处于惊心动魄的漩涡中心,历史的新篇章也在此开启。走进其中,辛亥革命的一幕幕浮现于眼前,让人不得不感慨历史变迁,沧海桑田。
图片
北区以主楼为载体,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权鄂军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和风貌。现在只对外开放一层,内部还原了当年湖北军政府里的各种机构,如军令部、军务部、外交部、教育部等。主楼后面的配楼建筑是议员公所旧址,现在内部被辟为武昌起义史迹陈列馆。能够细致了解武昌起义经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大的空间是过去都督府的会议厅。一砖一瓦都充满了民国风情。进会议厅前一定要抬头看一看,因为这里是整栋楼最气派最恢弘的穹顶位置。也就是从外面看,建筑C位顶部的绿色坡面顶。主席台正中布置的一面旗帜叫18星旗,是武昌起义的军旗。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首先到湖北访问。4月10日这天,他在此发表演讲。
图片
图片
行走在百年红楼,穿梭在那一个又一个的陈列复原空间里,感受百多年前那场革命惊变,感悟什么是“敢为人先”。湖北革命党人浓郁的家国情怀,至今令人敬佩和感怀。如今这座历经百年历史的红楼,依然在等待后人,感受这里曾发生过的风云历史。
图片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1号
交通:地铁5号线 彭刘杨站
门票:免费,可现场约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