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光谷倡导课后服务“提质”:从一校一案到一生一策

极目新闻记者 张屏
通讯员 李厚芬
“只有让孩子在学校‘吃饱吃好’,家长才会减少送孩子到培训机构‘吃零食’的频次,学校才能进一步把教育的主动权握在手里。”
“课后服务超越了课堂教学的‘标准化’局限,是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帮助学生拓展多元素质发展空间的主阵地。各校要有使未来各领域的世界顶尖人才源于光谷、成于光谷的野心——学校课后服务必须提质。一校一案不够,要做到一生一策,对有特长的学生,甚至应量身定制方案。”
5月24日上午,武汉东湖高新区在武汉市光谷第十二小学(下文简称“光谷十二小”)举行“双减”课后服务现场推进会,在谈到课后服务的提质增效时,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图片
光谷十二小课后服务课程体系
这正是该区选择推介光谷十二小课后服务经验的原因——一所投用仅6年的新学校,却通过细心对接家长需求建起了极为丰富的“1+2+X”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其中既有“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学业整理课程(即“1”),又有各年级“劳动+”课程、阅读及榜样德育课程(即“2”)和艺体、科学、暖心服务等课程(即“X”)。“每项课程都源自学生的需要。像我们调研发现,很多学生家长因为孩子学习习惯不好而给他们在校外补习,学校就为全校学生在除周四(有社团活动)外都开设学业整理课程,指导学生整理学习心情、学习工具、当天学业内容,学会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暖心服务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调研发现,有些学生父母很晚才能来接,便发动党团员教师轮班陪伴。”光谷十二小校长李伶说。
图片
在光谷十二小,射箭是普惠课程
图片
暖心服务课程
“学业整理课程,是我校的首创。”光谷十二小课程管理中心主任张洋说,它既不是复习课,也不是自习课,每班负责老师需对当天该班的教学情况做详细了解再确定教学重点,“这一课程的个性化特色非常明显,效果也很明显。以我所执教的405班为例,学生的思维品质较之从前有了巨大提升,学生在数学学科的进步尤其突出。”
“有好的出发点,还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否则难免在推进过程中走样。”受邀参加会议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副校长田恒平说,光谷十二小在课后服务上的成绩,与其一早就制定好质量考核方案,将课程管理中心干部、其他行政人员、家长志愿者等相关方都纳入评价体系有关,“课后服务是育人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既与国家课程计划中的课程教学具有结构关联,又凸显育人活动的多样性,还能牵引学校内部治理行为的升级迭代,需要具有持续性思维,制定科学有效的供给机制。学校无需强调课后服务课程在数量上的多和全,而应侧重其精和实,要尽最大努力尊重学生对自己成长的选择权。教育管理部门则应鼓励学校体现自己特点,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促进学校形成优质教育生态。”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