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观平:持续提升绿色税收效能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环境保护税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7.8%。到今年4月,环保税开征已满6年。通过“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的正向激励机制,环保税推动企业主动减污降排,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环保税是我国绿色税收中的一员。经过多年改革探索,我国已形成多税种共治、多政策组合、多部门协同的绿色税制体系,覆盖企业开发、生产、消费、排放全流程。环保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车船税等绿色税种全部完成立法,让绿色税收更加稳定权威。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相关绿色税收优惠精准实施,进一步增强了引导企业向绿而行的系统合力。
  当前,各行各业绿色转型面临挑战的复杂性不断提升,部分企业仍存在不敢转不会转等问题。要持续释放绿色税收效能,更好发挥引导调节作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政策方面,要加强调查研究。结合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绿色税收体系,坚持统筹谋划和系统推进,让相关税收政策更加精准有效。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对大气环境影响突出,各地也在不断加强综合治理。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部署,强化税收政策支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税法,完善征收体系,加快把挥发性有机物纳入征收范围。
  征管方面,多部门协同机制要继续发力。绿色税收往往征收链条长、涉及部门多、征缴面广,部门间机制衔接和信息共享非常重要。在税务部门与生态环境部门建立的环保税征管协作机制下,两部门去年共互相交换信息约4000万条,实现税收征管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的“双提升”。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统筹联动,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优化调整相关举措,充分借力数智化手段,确保数据采集科学精准、政策落地扎实高效、优惠利好及时享受,进一步推动绿色税制落地生根。
  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更多企业在绿色税收激励下,学会了算大账、算长远账,持续加强环保技术改造,赢得了更多市场空间和机遇,实现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广大经营主体要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充分借助绿色税收的激励作用,不懈怠、不松劲,持续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各地也要进一步为绿色税收创造更有利条件、凝聚更广泛力量,使其更充分发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助力环保技术创新以及消费绿色转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