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史阐立落榜真相揭开!侯季长叛变,洪竹才是扳倒太子的关键

史阐立太惨了。
春闱落榜,准备回老家,范闲却告诉他,史家镇没了。
史家镇全镇被屠尽,唯有进京赶考的史阐立,躲过了一劫。
图片
范闲以为,屠镇并放火的人是二皇子。
毕竟,二皇子和北齐走私,史家镇就是中转站。
想要查清二皇子通敌叛国,贪污受贿的证据,史家镇无疑是关键。
这也是二皇子屠镇的动机。
图片
事实却是,太子才是策划史家镇惨案的幕后真凶。
太子这么做,就是为了嫁祸二皇子,逼范闲和二皇子闹掰,从而拉拢范闲。
太子为了皇位,已经丧心病狂了。
太子自作聪明,以为烧了史家镇,就能毁尸灭迹,殊不知,他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看清史阐立春闱落榜的真相,才懂太子为何永远斗不过范闲。
图片
史阐立落榜早有预兆
史阐立是个才子,饱读诗书,为人聪明仗义。
按理来说,以他的水平,比不过杨万里,却也不至于春闱落榜。
结果却是,同福客栈四人组里面,只有史阐立没有考上。
其实,剧中早就有细节暗示了,史阐立不会走仕途。
图片
细节一、史阐立的状态。
考试当天早上,史阐立明显没休息好,很紧张。
过龙门桥的时候,史阐立对侯季常说:
“侯兄,我现在好像达到一种境界,你看我在家时,这书背得挺好,走了一半忘了一半,到了这儿,全忘了。”
史阐立由于状态不好,题答得一塌糊涂。
监考的范闲看见史阐立的试卷,都感到尴尬,可见史阐立是不会高中的。
图片
细节二、史阐立的天赋。
史阐立在考场干活的时候,很细心地发现了考场翻新的工程是有问题的。
拆下来的旧石板和木材,竟然比新换上去的更好。
很显然这中间有人谋利。
史阐立有敏锐的观察力,但他却不是考试型选手,这样的人才,一旦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同样能一鸣惊人。
图片
细节三、叶轻眉的石碑。
叶轻眉一心想打造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之分。
在叶轻眉的理想世界里,人们安居乐业,幸福感高,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科考,不是唯一的出路,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
范闲重用史阐立,代表着范闲实现的,正是母亲叶轻眉的遗愿。
图片
《庆余年》原著中,范闲让史阐立掌管了抱月楼,在抱月楼打造了情报网。
史阐立的确很适合做情报工作。
史阐立一边经商,一边为范闲做事,成了范闲最得力的门生之一。
图片
侯季常投靠贺宗纬
同福客栈四人组里面,侯季常是最圆滑,最有心机的。
尤其是把侯季常和杨万里一对比,立马看出了差距。
图片
杨万里光明磊落,胸怀坦荡,心直口快,没有防人之心。
史阐立发现考场翻新存在猫腻后,杨万里要将这件事捅上去,侯季常却劝杨万里忍了。
侯季常说,他们都没有背景,和贪官对抗,就是以卵击石。
侯季常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杨万里的“不忍”,更让人动容。
图片
侯季常参加春闱,就是为了做官,走仕途,平步青云。
而杨万里,却有更高的格局。
杨万里对范闲说,这世界上有太多的不公平,需要有人站出来:
“这世上总要有人撞得头破血流,如果我要是金榜题名,这血是不是溅得高些?这声响是不是大些?这听到的人是不是多些?
我想做官,是因为我不想忍。”
杨万里的这番话,让范闲对他刮目相看。
图片
侯季常做官的目的,很现实。
侯季常拼命在郭尚书面前露脸,刷存在感,希望郭尚书可以给他开小灶。
侯季常发现范闲的身份后,又把希望寄托在了范闲的身上。
侯季常觉得,攀关系,才是他这种寒门学子的出路。
考试刚结束,侯季常就要去拜访范闲,要做范闲的门生,典型的急功近利。
图片
侯季常着急拜访范闲,说到底,是想通过范闲,走后门,拿到更高的成绩。
杨万里坚决反对:
“身要正,影也不能斜。
就算要去,也是发榜以后,尘埃落定,才好相见。”
杨万里这句话,狠狠打了侯季常的脸。
图片
侯季常一心想走捷径,重利轻义,最终投靠了贺宗纬,背叛了范闲。
而贺宗纬,是庆帝亲手提拔上来的。
庆帝知道范闲看不惯贺宗纬这种墙头草,却偏偏让贺宗纬一路高升,恶心范闲,还差点让贺宗纬娶了范若若。
图片
庆帝最擅长的,就是制衡之术。
庆帝把二皇子当太子的磨刀石,同样也把贺宗纬当范闲的磨刀石。
庆帝让洪竹偷换杨万里的试卷,逼着范闲查春闱舞弊案,就是为了要让范闲查林若甫,从而将林若甫拉下马。
这样,才能确保范闲成为“孤臣”。
《庆余年》原著大结局,贺宗纬沦为了庆帝的棋子,最后被范闲毒杀。
范闲念在往日的情谊,放过了侯季常,没有杀侯季常,但侯季常的仕途之路,也到头了。
图片
洪竹成为扳倒太子的关键
太子最不该做的事,就是史家镇惨案。
太子的凶残,已经触碰到了范闲的底线。
范闲和史阐立联手查案,太子的罪行,慢慢浮出了水面。
图片
但真正让太子失去庆帝信任的,是太子和李云睿的不伦恋。
太子和李云睿苟且,庆帝震怒,差点当场赐死两人。
这件事也导致太子被废。
图片
《庆余年》原著中,对于庆帝失控的原因,陈萍萍是这样说的:
“陛下,长公主与太子私通,您为何如此愤怒?
是不是您一直觉得这个胞妹应该是属于你的?
然而碍你心中自我折磨的明君念头,你只有一直压抑着?谁知道太子却做了。
你不能做,无法做的事情,却被太子做了,你如何能不愤怒?他们如何能够不死?”
原来,庆帝也惦记着李云睿的身子。
真的太荒唐了。
图片
发现太子和李云睿不正当关系的,正是小太监洪竹。
洪竹是范闲安插在皇宫里的一枚钉子,聪明机敏,对范闲忠心耿耿。
洪竹为何会投靠范闲?
洪竹主动向范闲暴露自己的身份,就是自愿要为范闲做事的。
图片
洪竹全家被贪官迫害灭门,只有洪竹一人逃了出来,而范闲推行反腐工作,将那个贪官绳之以法,还了洪竹公道。
可见叶轻眉和范闲的追求,都是有意义的,他们的坚持,改变了无数个洪竹的人生。
洪竹知恩图报,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范闲,因为洪竹知道,比起腐朽的南庆皇族,范闲才是南庆的希望。
图片
写在最后
《庆余年2》史阐立、成佳林、杨万里都成了范闲的门生。
杨万里和成佳林仕途光明,史阐立将抱月楼经营得风生水起,洪竹则自愿做了范闲的眼线。
唯有侯季常利欲熏心,选错了路,背叛了范闲,跟错了贺宗纬。
贺宗纬本身就是个“三姓家奴”,没有气节,跟着这样的人,会有什么前途呢?
春闱考的是才华,而人品,才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