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个人两张桌到产品“出海”,飒智创始人张建政有个明确的目标——打造响当当的机器人民族品牌

人物小传
    张建政,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高级工程师,曾获得“上海市东方英才”“张江示范区杰出创新创业人才”“闵行区领军人才”“闵行区青年创业英才”“春申金字塔杰出人才”等荣誉称号。  
    12年前,张建政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智能机器人方向)毕业。博士毕业后,他进入一家知名工业机器人公司工作。在赴海外留学及公司总部进修期间,国外对高精尖关键技术的掌控让他燃起了突破的斗志,当时就萌生了要自己做机器人的念头,打造出一个响当当的民族品牌。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这个明珠不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掌握在其他国家手里,这对我们14亿人民来说,是不负责任的。”在近日采访中,张建政回忆起当年的创业初衷这样说。
图片
图说:张建政(右一)在介绍飒智产品。闵行提供
 3个博士“裸辞”创业
    2017年,张建政在母校上海交通大学门口的创业园区“零号湾-全球创新创业集聚区”创建了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张建政一起创业的还有师弟董易和韦鲲。“我们3个博士都是‘裸辞’,放弃高薪工作,一起创业。”张建政说。  
    飒智,这个词源于古老的词汇“sage”,智者、圣人的意思。它表达了张建政创立公司的初心,给机器人赋予人工智能、解决类人作业。张建政说,新一代的机器人必定不是生产线上的固定设备或简单的物流运输工具,他们更应当是代替人、解放人的“新型劳动力”,能够像人一样“自主作业”,能够在复杂环境实现人机共融、交互协作。
开发“手眼脚脑”协同的机器人
    张建政和他团队研发的智能移动共融机器人“手眼脚脑”协同,可以在多元复杂场景下自主决策、自主导航、自主作业,会根据工厂实际场景灵活变动,并作出决策和实时响应。飒智智能有一款明星产品——智能盘点机器人,可自动构建地图,标定货架位置,灵活配置盘点区域,自动规划行走路线,通过搭载的高频/超高频天线读取物品中的 RFID 标签,采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数据处理,自动完成盘点,是人工盘点效率的60倍。这款智能盘点机器人已在多家知名院校图书馆、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中应用,10万册书的盘点通常2个工作人员需要15天完成,而这台机器人仅需一个晚上就可以完成。
    在智能制造领域,飒智智能有一款拳头产品,智能移动作业复合机器人。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加工中,智能移动作业复合机器人从线边库取出未加工的毛坯件,自主移动到加工工位,将毛坯件精准放置在机床上,同时将机床加工完成的零部件进行即时下料转运,移至下一车间工位,实现机床自动上下料、转运的全流程管理。墨西哥的一家工厂通过引进飒智智能移动作业复合机器人,90个人的工作量26台机器人就干好了,整个加工车间实现无人化。
创业让人生色彩斑斓
    创业初期,张建政的公司在零号湾孵化器里,当时是3个人,两张桌子。后来公司规模扩大,办公场地扩大到3000平方米,最近又在马桥人工智能园区拿了6000多平方米。员工人数发展到100多人,产品也从一款发展到5大类产品。飒智智能产品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也渐渐“出海”了,走向马来西亚、泰国、墨西哥、日本等市场。  
    创业初期,3个创始人每人每月领3000元工资,一边研发一边切入市场,正当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飒智智能遭遇了艰难时刻。2019年,由于研发投入太大,出现了资金短缺。张建政连续加班,甚至已经准备抵押房产了。
    “摊子铺大了,资金链出现了问题,那会儿真的很艰难……我回到家发现孩子在生病,老婆陪着孩子,半夜也休息不了,很心酸,非常难受。好在‘老天有眼’,前期做的项目在关键时刻回款,还得到了政府和创新资金扶持,渡过了难关。”回忆起创业的艰辛,张建政不禁唏嘘。
    “创业,是一个见天地、见人心、见自己的过程,人生会因为有这段创业经历而显得色彩斑斓。”张建政说,他的目标是做全世界最好的机器人,从一开始是,现在还是。
    新民晚报记者 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