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36句文采斐然诗词,笔落惊风雨

图片
1、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唐·皇甫松《梦江南·兰烬落》
在悠闲的梦境中,我仿佛回到了江南梅子熟透的季节,夜色中,船上的笛声悠扬,在细雨萧瑟中弥漫。这句诗以梦幻般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月夜梅雨时分的静谧与诗意,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令人向往的美境。
2、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梨花庭院里洒满了溶溶的月光,柳絮飘落在池塘上伴随着轻轻的晚风。此句用梨花、月光和柳絮构建了一幅清新淡雅的画面,展现出春日夜晚的宁静与恬淡之美,寄寓着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3、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酒醉后恍若不觉身在水中天,满载的是清冷的梦境,仿佛能压住星河之浪。诗人借酒兴所生的奇妙幻境,表达出超脱现实、逍遥物外的心境,画面瑰丽且富有哲理,展现了醉梦中的豁达与浪漫。
图片
4、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山川明亮,水面澄清,夜来寒霜降临大地,几树深红的叶子从中透出了浅黄的新色。这是一幅鲜明而生动的秋景图,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界的色彩变化,赞美了秋天的纯净与丰富,体现了对自然生命循环的深刻洞察。
5、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细雨绵绵,润湿衣裳却无形迹可寻;闲适的花瓣飘零落地,无声无息。诗人以细腻入微的感受捕捉到了雨滴与落花的微妙瞬间,传达出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意境,映射出离别之际的淡淡哀愁与依依不舍。
6、
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葛立方《卜算子·席间再作》
西风轻柔地吹拂,薄雾朦胧,夹杂着稀疏的小雨点点滴滴。诗句勾勒出一幅秋日傍晚烟雨蒙蒙的画面,富含诗意与禅意,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寂空灵的氛围。
图片
7、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唐·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在幽深的树林深处偶尔可见鹿的身影,正午时分行至溪边却听不到钟声回荡。此处以鹿的出现和钟声的消失象征远离尘嚣、隐逸山林的宁静致远,彰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妙意境。
8、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宋·秦观《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女子身着揉蓝衫子,配杏黄色裙,独自倚靠玉栏杆默默无语,轻轻地点染朱唇。这句词通过细腻描绘闺秀形象,传达出一种内敛含蓄、优雅婉约之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古代画卷之中。
9、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宋·徐玑《秋行》
小溪清澈见底,平静如镜,一片落叶划过水面,激起细细波纹。这句诗将秋日里的静态与动态完美结合,展现了大自然微妙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与独特感悟。
图片
10、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唐·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姑且向洞庭湖赊取明月的光辉,驾船买酒,畅饮于白云缭绕的湖畔。诗人运用大胆想象,借用赊月色、买酒白云边的奇特景象,抒发了对自由洒脱生活的热烈向往与追求,营造出一种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唯美意境。
11、
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
——清·王夫之《雨余小步》
柳塘西畔,莲花莲叶相依而生,在稀疏的风与斜阳低照中更显清新脱俗。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雨后荷塘的静美画面,借助莲叶荷花和疏风斜照的元素,传达出自然和谐之美,寄寓着诗人对雨后恬静生活的深深向往。
12、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宋·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人生短暂如同杯酒瞬间变老,此刻雪满长安道,白茫茫一片。此句以雪花飘落长安街头为背景,形象地表达人生的短暂无常,以及面对世事沧桑时的深沉感慨,借景抒怀,意境悲而不伤,富有哲理韵味。
图片
13、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远处,水波浩渺处隐现一座被淡烟环绕的修竹寺,行走在雨后的路上,经过的是花瓣零落的村庄。诗人通过勾勒一幅雨后行旅图,展现了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诗意生活情境,让人在文字间感受到大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织的淡雅之美。
14、
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
——明·施耐庵《水浒传》
窗外的日光仿佛在弹指间匆匆掠过,席间的花影也随之缓缓向前移动。这句小说中的描述将日光与花影的流转化作时间流逝的象征,生动描绘了时光荏苒、岁月不居的意境,蕴含着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深切感慨。
15、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自由飘飞的花朵轻盈如梦,绵延无尽的细雨细腻似愁。秦观巧妙运用比喻手法,将无形的情感寄托于有形的物象之中,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哀愁的氛围,令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验到淡淡的忧郁情愫。
图片
16、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闲暇之余,枕上的诗书阅读最为惬意,门前的风景在雨后更是别有一番韵味。李清照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雨后独处的生活场景,流露出对平凡生活中片刻宁静与美好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
17、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平调·其一》
云朵似乎也羡慕那霓裳羽衣般的华美服饰,花朵亦期盼拥有那般娇艳欲滴的容颜;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朵,更显得它们娇艳无比。李白以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云想衣裳、花想容的奇妙想象,赞美了女性的美丽与大自然的生机盎然。
18、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近现代·王国维《蝶恋花》
世间最难以挽留的便是红颜易老,镜中的朱颜逐渐消逝,树上的繁花也将凋零。王国维通过对比生命美好与衰老不可避免的现实,感叹时光无情,赋予了“朱颜辞镜”与“花辞树”以深刻的人生哲理。
图片
19、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先秦·《越人歌》
山上有树木,树木有枝条,我心悦君之情深厚,但君却未能察觉。这是一首古朴纯真的爱情歌曲,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暗恋情愫的真挚与无奈,表达了一份深情未被对方知晓的淡淡忧郁与惆怅。
20、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唐·贯休《献钱尚父》
满堂宾客陶醉于千金买来的宴饮之中,一剑挥舞所向披靡,足以令十四州之地寒霜凝结。此句塑造了一个豪侠英气的形象,通过渲染宴会的盛况与剑客的威猛,展现出英雄人物横扫天下的壮志豪情,传递出浓厚的历史浪漫主义色彩。
21、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唐·周朴《桃花》
春暖花开的季节,桃花率先绽放其娇艳之姿,那一抹明媚的色彩,谁又能忍住不去欣赏呢?这句诗以桃花为载体,借春天的盎然生机与温暖明丽,寓意生命的勃发与美好事物的吸引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赋予的诗意。
图片
22、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在春风中举杯畅饮桃李芬芳的美酒时,转瞬之间已成过往;江湖飘泊的日子里,十年寒窗下的孤灯夜雨却历历在目。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和岁月流逝的无尽感慨,展现出人生的酸甜苦辣与人生哲理的深远意蕴。
23、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 崔护《题都城南庄》
那曾经的人面已经不知消失于何处,而满树桃花依然笑迎着春风,似乎一切未曾改变。此句诗词以桃花依旧盛开映衬人事变迁,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现实物是人非的惆怅交织在一起,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深的怀念之情。
24、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唐·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二十四桥皎洁明亮的月色下,你在哪里教美人吹奏悠扬的箫声呢?诗人运用唯美的画面描绘了一幅江南月夜景色,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且略带神秘的艺术氛围。
图片
25、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元· 张可久 《人月圆·山中书事》
山中的日子悠然自得,闲来何事?便以松花酿成佳酿,取春水煮茶品味。这句诗勾勒出一幅隐逸生活画卷,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和对自然恬静生活的热爱,寓言性地表达出归隐山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
26、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见识过浩渺沧海的波澜壮阔,自此其他江河湖泊再难引起内心波澜;除却巫山云雾缭绕的秀美景致,世间其他的云彩皆无法媲美。元稹借助对山水的极致赞美,暗喻对爱情或理想的独特体验和难以替代的情感寄托,揭示了情感世界里无可比拟的唯一性。
27、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宋·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
满载一轮明亮的秋月,让它的清辉均匀洒落在千里流淌的秋江之上。诗句用象征手法呈现了皓月当空、秋江如镜的画面,以此抒发内心的宁静与广阔,表达对自然之美及宇宙奥秘的敬畏与赞叹。
图片
28、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清·朱彝尊《桂殿秋》
共乘一叶扁舟,在秋雨声中同眠,尽管身边的小竹席轻薄,各自的被衾透着凉意。此句描绘了一幅秋江夜航的寂静画面,细腻地刻画出旅人共度风雨的独特情境,虽各怀心事,但彼此相伴的情谊透过微妙的细节得以展现。
29、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即便衣带逐渐宽松,身形渐瘦也不曾后悔,为了心中的她甘愿憔悴到极点。柳永以深情而不悔的态度描述了对所爱之人执着不渝的爱情,形象地表达了痴情儿女为爱消磨青春、付出所有的心境。
30、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唐·白居易《梦微之》
你在九泉之下化为尘土,我在人间却已是白发如雪。诗句通过生死相隔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亡友深切的悼念与惋惜之情,也体现了生者面对生死离别的悲痛与无奈,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图片
31、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宋·苏轼《定风波》
手持竹杖,脚踏芒鞋,如此轻便自如,又何惧风雨人生?诗人以悠然自得的口吻表达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面对生活中的烟雨困厄,泰然处之,任由其平平淡淡地贯穿一生。此句诗描绘了一种豁达超然的人生境界,展现苏轼随遇而安、笑对人生的潇洒个性。
32、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山园小梅》
梅花稀疏的枝影在清澈浅淡的水中轻轻摇曳,那若有若无的暗香在黄昏月色中微微浮动。诗人细腻入微地捕捉到梅花与水、月光相互映衬的瞬间,营造出一种空灵雅致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与生命气息的和谐共生,传递出诗人高洁恬淡的心境。
33、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虽有购买桂花同载美酒的愿望,但终究无法找回昔日少年时那般无忧无虑、纵情游赏的心情。诗人通过对比今昔的不同心境,抒发了对青春时光的怀念和岁月流逝的无奈,也表达了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
图片
34、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落霞如画卷般铺展在天际,孤鹜翩翩翱翔于其中;秋水与长空一色,浑然一体,形成一幅壮丽辽阔的画面。这句诗描绘了大自然中天地合一、物我交融的宏大场景,寓言性地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以及宇宙万物生生不息的哲理。
35、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宋·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我看青山峻峭妩媚,猜想青山见我也应同样觉得我风度犹存。诗人借与青山对话的形式,抒发自己虽年华老去但仍不失豪情壮志的情感,展现出一种自我认同和自信的精神风貌,同时暗示着人与自然间存在着某种微妙而深沉的共鸣。
36、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昆山玉破碎之声如同凤凰清唳,芙蓉含露般的泣声与香兰绽放的笑容相交织。此句诗运用奇特的音乐意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李凭弹奏箜篌时音色变换的美妙绝伦,仿佛将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的画面,让读者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箜篌演奏所激起的艺术震撼力与情感共鸣。
图片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更多诗词类文章可以关注我们:荔枝姑娘诗词赋(微信公众号同名)
创作不易,喜欢的话,请关注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