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戛纳|手记:结束戛纳电影盲盒之旅

潮新闻客户端 特派记者 陆芳 郑天一
戛纳当地时间5月25日晚,为期12天的第77届戛纳电影节终于落下帷幕。今年奖项基本与影评人和媒体的评选的差不多,唯一遗憾是拉索罗夫的《神圣无花果之种》没有拿下金棕榈。
不过金棕榈归属《阿诺拉》也不错,毕竟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影。这片子实在是太流畅了,流畅到随着剧情推进,高潮迭起,眼睛也不会眨一下,完全被带着走,一气呵成,爽到底。拍电影真的是要才华的。其他《艾米莉亚·佩雷斯》也很喜欢,《某种物质》更是血浆爆到让人惊掉下巴。
《想象之光》《壮游》则是与前面几部风格完全不同的电影,艺术感更强,更作者一点。
《艾米莉亚·佩雷斯》《神圣无花果之种》《阿诺拉》《某种物质》《壮游》因为尺度等各种原因,引进可能性几乎是零。
《想象之光》倒是可以期待一下。
图片
不过今年戛纳还是比不上去年,太多名导作品过于平庸,没有了导演招牌的保证,让看电影就像开盲盒。
保罗·施拉德的《噢,加拿大》,冗长乏味。保罗·索伦蒂诺的《帕特诺普》,只有影像没有故事。阿里·阿巴西的《飞黄腾达》太中规中矩。卡里姆·埃诺兹的《目的地汽车旅馆》更像一部三级片。大卫·柯南伯格的《裹尸布》也是平平。克里斯托夫·奥诺雷的《我的马塞洛》,更是不知所云,还有放飞自我的科波拉的《大都会》。不过不管怎么样,电影节终于结束了。
深夜戛纳街头,灯光璀璨,狂欢的人群依旧喧嚣。
电影谢幕,生活依旧。
再见戛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