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涨涨!公共事业涨价潮背后根本原因是啥?中国高铁对比日本新干线

图片
高铁涨、水价涨、燃气涨、电价涨,公共事业一片涨价,老百姓叫苦不迭。
全面涨价的时代来临了?作为普通老百姓,如何应对动荡年代?
先看几组数据,国家统计局说,一季度,电力、热力、燃气、水生产供应业利润1921亿,同比大增40%。
国铁集团决定,自6月15日起,对京广高铁武汉至广州段等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的票价进行调整,涨幅大约20%。
广州水价听证会,广州水价从1块9毛8涨价到两块六。
有重庆居民反映,重庆燃气收费异常,燃气表跑得飞快。
还有消息说,居民电费要涨价,从6月1号起,电费涨价,取消谷峰计价,改成分段计价。
这些消息,有些是真的,比如高铁、广州水价和重庆燃气;有些被辟谣,比如国家电网说,没有收到电价调整通知。
水电气和高铁,都是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没有价格弹性,不管价格高低,你都得每天使用,所以一旦涨价,影响全国14亿人。
所以,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都是垄断型企业,这些商品的定价,要受到国家严格管控。
这里边要分两类,一种是高铁和电力,这种需要成立国家铁道和输电网络,控制在中央企业国铁集团和国家电网手中,他们的定价,要经过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同意,不需要经过听证会。
另外一种是水、燃气和热力,这些不需要全国网络,供应商是地方国有企业,水务、燃气和热力公司,一城一价,想要提高价格,需要召开听证会,充分吸收民意。
从宏观上来说,中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缺水少油,燃气大头靠进口,但中国的公共事业价格,比起世界其他国家,并不算高。
比如武广高铁最高时速350公里每小时,长度1068公里,二等座553块,平均每公里5毛钱。
对比日本东京到大阪新干线,最高时速270公里每小时,长度515公里,普通车厢814元,平均每公里1块钱。
日本新干线速度不如中国高铁,价格是高铁的两到三倍。
比如中国平均生活用电5毛钱,英国伦敦的平均电价是两块六毛七,英国是中国电价的五倍以上。
中国公共事业价格低,但中国人的平均收入,也不如发达国家,也不是涨价的原因。
为啥齐齐在今年涨价?
第一,过去十几年,各地在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导致财政压力不断加大,涨价能够缓解财政压力。
第二,作为政府收入的大头,政府的土地拍卖收入大幅减少,过去土地财政补贴公共事业,压低市政水、气的价格,现在难以为继。
比如2023年济南市土地出让收入546.6亿元,同比下降39.7%。
卖地钱少了一半,税收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很多地方政府发工资,只能靠贷款,没有能力补贴水价、气价。
中国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模式改变的时刻,过去几十年土地财政模式被打破,新的模式还没有建立。
公共事业的涨价,也是这个大时代的注脚。
作为普通老百姓,紧缩开支,留足空间,别让时代大潮,打翻自家的小船。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