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动菲在南海挑事后,美国又施压马来西亚站队,马总理强硬回应

据观察者网援引马来西亚媒体《新海峡时报》21号发布的报道称,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当天接受媒体专访时,透露了一则他与拜登政府打交道过程中的内幕。安瓦尔在问及“美国是否曾尝试介入任何与马中关系有关的事情”时,这位主张“平衡外交”的马来西亚领导人表示,美国并没有在公开场合要求马来西亚降低对华关系,但马方的确收到了信函,只不过没有对此做出回应,因为马来西亚没有偏袒或者反对任何国家。
而在提到南海问题时,安瓦尔指出事态不一定要朝着更为激化的方向发展,即便会有一到两个东盟成员国会对此提出担忧,但是马来西亚今后将继续利用双边机制,通过磋商和谈判来解决边界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2月份,安瓦尔在接受英媒《金融时报》专访时,被问及如何看待美国对中马关系的批评时,安瓦尔同样反过来谴责西方根深蒂固的“恐华症”,称这种观念是基于对中国的强烈偏见。
图片
他还质问马来西亚为什么要遵照美西方的要求,去“挑衅”自己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其实从安瓦尔的诸多回应中不难看出,马来西亚正在持续承受来自华盛顿施加的外交压力。很明显,拜登政府并不满足于控制菲律宾为自己所用,而是将目标盯向东盟整体。美国此举的用意非常清楚,通过操弄东盟国家去炒作南海问题,竭尽所能的恶化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既能削弱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还能同时伤害到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状况,在削弱中国这个最大的战略竞争者的同时,让东盟更加依赖美国。
可以说,这套策略在本质上就是美国的欧洲战略翻版,通过挑起区域国家之间的矛盾来方便自己介入。但是这一次,美国却踢到了铁板,而且不止一块。事实上,马来西亚并不是东盟之中唯一一个主张平衡外交的国家,无论是新加坡还是印尼,甚至是过去同样因为南海问题而与我国闹得不愉快的越南,如今都努力在中美两大国之间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态势。
图片
即不会完全倒向一方,但也不会真正得罪一方。换言之,“拒绝选边站队”,已经成为了东盟国家的主流共识,唯有菲律宾站在了对立面。讽刺的是,由于东南亚地缘政治正在朝着对自己不利的方向演变,不甘心被孤立的拜登政府开始加大对东盟国家的施压力度,但这一举动反而坚定了东盟各国保持中立的决心。
其实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像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些体量较小的东南亚国家,不参与到“大国竞争”是一个明智之举。但是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手握霸权的超级大国而言,却是一个无法接受的局面。因为“拒绝”只是表象,内核是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已经衰退到无法干涉小国的外交政策,这在过去几十年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图片
而对广大东盟国家而言,这是多极化秩序已经出现的象征,倘若美国还是执着于自己的霸权幻梦,拒绝看清现实、拒绝接受现状,可以肯定的是,美国今后在东盟面前栽跟头的次数将会越来越多,失去的盟友也会越来越多。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