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复盘|滕哈赫的曼联用冠军再次证明上限 他会得到机会提高下限吗

图片
这是曼联在本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也可能是滕哈赫时代的最后一场比赛。
比赛开打之前,英国媒体已经集体放风,无论这场足总杯决赛的结果如何,滕哈赫都会在赛季结束后离开曼联。
很显然,这个可能性是绝对存在的。这个赛季的联赛成绩不尽如人意,滕哈赫本身则是格雷泽家族选择的教练,那么在拉特克里夫主导的时代来临之后,他的离任自然可能会成为“新曼联”启动的标志,而且即便夺冠,曼联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然而,在这样一场决赛过后,在欢乐的气氛当中,外界对滕哈赫和曼联的评价发生了很大的扭转,社交媒体上挽留他的声音就像此前媒体上要解雇他,一样大声。
毕竟,他和他的球队击败了曼城。
图片
正如我们在对阵布莱顿的联赛最后一轮时所预料的那样,曼联摆出了几乎同样的首发和思路,以此来应对这场足总杯决赛:
图片
这个思路,其实就是4222。
实际上,滕哈赫的这个思路在上赛季就已经逐渐酝酿。
上赛季,曼联在对阵强敌时经常将布鲁诺-费尔南德斯放在边路,让埃里克森打在前腰位置身后辅以麦克弗雷德的组合,从而形成四中场的思路,而在上赛季末,对阵布莱顿的足总杯半决赛和对阵曼城的足总杯决赛,滕哈赫又摆出了442菱形中场的思路。
今年3月,曼联第一次以这个4222的思路迎战曼城,虽然最终以1-3的比分落败,但比赛前半段的过程让滕哈赫和球员看到了一定的希望。
毕竟在防守阶段,这个思路的确可以有效限制曼城在中前场中路的活动空间:
图片
四后卫防线的身前,摆出四个中场球员,人手足够的同时,还可以在弧顶区域和中场区域形成防守层次,从而有效地限制曼城的运转和进攻。
说白了,既可以限制福登、德布劳内的发挥,也可以限制罗德里和科瓦契奇的发挥。
而在四后卫和四中场之外,两个边锋的站位也相当狭窄,更多地靠近中路,封堵肋部的空间,从而把边路的防守职责交给边后卫:
图片
整体来说,防中放边的思路非常明确。
所以在上半场的前半段,曼城几乎没有打出什么像样的进攻镜头,因为距离球门最近的威胁通道都被曼联悉数封死,曼城只能从边路尝试直接传中,寻找哈兰德的头顶:
图片
图片
唯一一次进攻威胁,发生在比赛的第25分钟:
图片
这次进攻能够打成,首先是福登的活动区域从开场的左路来到了中路,随后科瓦契奇用前插摆脱了布鲁诺,从而打出了这次中路进攻。
而这次进攻能够打成,其实也说明了很多问题:
首先,如果德布劳内在阵地战不去和边路的队友进行肋部位置的传跑配合,仅靠站在原地的传球,他和哈兰德是联系不到一起的。
他不跑,他就不如福登有用。
其次,如果哈兰德的技术让他能够和二线的队友进行有效配合,科瓦契奇也就不用后插上来帮助打出进攻了。
中场后插上通常是伪9战术或中锋位置能力不行时的进攻手段,但曼城却拥有哈兰德这名在外界看来能力很突出的中锋,这就说明了很多了。
哈兰德的这个失误,不只是失误这么简单:
图片
就在曼城中路的进攻的1分钟后,罗德里也在右侧禁区角的区域送上斜传,曼联解围下来,打出了这样一次反击尝试:
图片
是的,这就是曼联这个思路的缺陷。
摆出了四后卫和四中场之后,滕哈赫要苦恼的问题其实就是外场剩下的两个前锋位置,应该如何布置?
去年决赛对阵曼城的菱形中场,实际上是把两个前锋位置放在了四中场的前面,保证了纵深,但却失去了宽度,这个赛季的4222,则是把这两个前锋位置放在了四中场的两侧,思来想去,滕哈赫觉得还是需要宽度的保障,但这势必会失去纵深。
图片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滕哈赫的元思路依然是433,只不过他需要在放弃球权的同时,用四个中场球员才能完成三个中场球员的工作。
然而,他又不是意大利教练,可以顺理成章地摆出一中一边,边路的前锋落位但不死防的不对称布局,这样一来,在宽度必须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他就只能削掉中锋位置。
所以,这个4222是曼联因应赛前形势、实力对比和过去对阵经验之后的产物,这绝非滕哈赫的本心,只是他为了赢得冠军而做出各种取舍之后的权宜之计。
然而,恰恰是这个权宜之计,让这个赛季只排在联赛第八名的曼联就可以在单场比赛里挑翻曼城。
没有了中锋这个夺取纵深的天然位置,曼联就需要球员用跑动来弥补,所以在上半场前半段,曼联从两条边路打身后的意图非常确定:
图片
图片
这也是拉什福德身体状态不佳,比赛表现有限,滕哈赫却依然要将其放入首发的原因。
而在上半场,曼联也抓住了曼城在布局中的问题。
本场比赛,曼城的初始思路是两个边后卫前插,所以在比赛初段,格瓦迪奥尔和沃克在有球时的位置都相当靠前:
图片
这段时间,沃克在回追中依然可以卡住拉什福德,可以保证攻守兼备,曼城在防守端还没有感受到压力。
比赛20分钟的时候,沃克还在前场,所以贝尔纳多-席尔瓦在中场右路的区域进行接应:
图片
是曼联在后场得到界外球的时候,沃克才回到了后卫线上:
图片
但在第21分钟,拉什福德在前场制造出来的混乱,让曼联打到了斯通斯的区域:
图片
这就是曼城在这场比赛的防守弱点区域。
实际上在比赛第9分钟,曼联在这次进攻中,之所以能够将攻势顺利地转移到右路,从而形成加纳乔的攻门,就是斯通斯在罗德里的身后还是偏缩:
图片
从这次进攻结束之后,沃克就不再前插,而是留在后场,专注于保护斯通斯,右路拉开宽度的任务也就交给了贝尔纳多-席尔瓦:
图片
这样一来,曼城就只剩下了格瓦迪奥尔这一侧的边后卫在前插,而且贝尔纳多-席尔瓦的位置从中路改为边路,曼城的中场控制能力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于是在第30分钟,罗德里把球传丢,曼联的第一次进攻没有向前,达洛特用一脚斜长传,打到了格瓦迪奥尔的身后区域:
图片
这一球里,曼城的失误就是奥尔特加的出击选择。
在皮球还没有进入大禁区之前就形成攻防争顶,如果奥尔特加选择出击,那他只能用头,但他显然对自己的头球解围没有太大的信心,所以他的脚步出击了,却在最后需要争顶的时候发现轨迹不对,临时退缩,让没有意识到奥尔特加出击的格瓦迪奥尔出现了失误。
而从进攻的角度来说,曼联这一球里做得好的地方就是达洛特的斜长传精度,本场比赛打在左后卫位置上的他,失误率很低,而且用右脚打出了让曼城球员很别扭的线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图片
图片
先进一球,曼联自然占据了先机,而曼城也会因此提高强度、加快节奏,于是在第31分钟,曼城就扑向了中路,被利桑德罗-马丁内和瓦拉内解围:
图片
而在这段时间,曼联能够顶住,利桑德罗-马丁内斯功不可没:
图片
图片
图片
他在这几分钟内连续扫荡,充分证明了本赛季没有他的曼联为何会在防守端出现如此众多的问题。
而且,之所以说利桑德罗-马丁内斯功不可没,不仅是因为他在这几分钟的表现,更是因为在30分钟之后,负责夺取纵深的拉什福德已经累了。
第32分钟,拉什福德获得了难得的和斯通斯拼速度的机会,但他的身体已经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沉重了:
图片
第34分钟这次攻防,拉什福德既没有向后点冲刺,也没有在球权转换之后及时落位:
图片
所以在第37分钟参与了这次越位进攻之后:
图片
第39分钟,拉什福德这次得球没有选择自己单打,而是选择了长传转移,这恰恰是其身体状态不好和自信心不足时的常规选择,但恰恰是这个选择,让曼联打进了第二球:
图片
而在这一球的防守过程里,曼城只剩下了一条没有层次的后卫线,后腰区域早已无法回防帮忙:
图片
上半场还未结束就已两球落后,曼城在上半场结束时尝试再拔一次强度,但曼联还是封住了哈兰德和德布劳内的发挥:
图片
图片
而在这段时间,曼联仍有机会进攻:
图片
这是曼联最为重要的生命线,只要还能打出反制,还能消耗罗德里和斯通斯这些防守弱点,就不愁把比分领先的优势保持得更久。
所以在下半场,这是曼联最为重要的事情,就像对阵布莱顿时那样,滕哈赫需要时刻关注前场打出反制的次数和威胁程度,一旦这个势头下降,就要立刻换人调整,维持住前场的活力。
这才是曼联能够以弱胜强的基础。
毕竟,瓜迪奥拉在这个半场之后,一定会大发雷霆。
于是在下半场一上来,瓜迪奥拉换上了阿坎吉和多库,却依旧保留了斯通斯,将思路改为了上赛季末段的中卫前提,尝试着在中场中路重新夺取控制权。
在下半场刚刚开始的时候,曼联的反制表现还算不错:
图片
图片
图片
但随着瓜迪奥拉换下德布劳内,换上更擅长在哈兰德身边穿插的阿尔瓦雷斯,曼联在后场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开始被压扁:
图片
而且也让曼城制造了多次进球良机: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种让曼城获得起脚的空间,在上半场是没有出现过的:
图片
图片
实际上,曼联在此时就应该着手调整,但身为瓜系教练,滕哈赫势必更为相信自己的首发球员可以再撑一段时间。
万幸的是,这段时间的曼联的确还能打出一些进攻内容,但威胁程度和上半场相比,已经大大下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进入70分钟区间,等到利桑德罗-马丁内斯和拉什福德的体能已经彻底耗尽,滕哈赫才换上了埃文斯和赫伊伦。
这让曼城在这段时间的威胁进攻,只有沃克的这一脚远射:
图片
只能打远射,也说明了曼城的在下半场初段的换人效果已经衰减,曼联在此时其实应继续换人,在防线外围继续更新有生力量,但第一波换人就晚了的滕哈赫自然没有如此行事,于是在第87分钟,让多库收获了进球:
图片
这粒进球让比赛末段重生悬念,滕哈赫也在此时换上了林德勒夫和芒特,但在最危急的时刻,赫伊伦还是打出了自己的作用:
图片
拼出这记定位球之后,曼联等到了终场哨声的吹响,用一个含金量十足的冠军正式结束了这个赛季。
必须要说,曼联在这场比赛,包括赛季末段的表现不错。在被水晶宫痛揍之后,小负阿森纳,连胜纽卡、布莱顿这样实力仍然在线的对手,包括这场足总杯决赛,表现都很不错。
其中一个标志就是阿姆拉巴特在后腰位置的重新上位。
阿姆拉巴特回到首发,他用自己的对抗为风雨飘摇的中卫线分担了大量的压力,这是他的特点之一,但他在受迫之下的传接球失误众多,对阵纽卡时差点因此送上点球,对阵布莱顿时也表现不佳,这其实是滕哈赫不能接受的地方。
但在最后这几场比赛,滕哈赫容忍了这一点。
图片
所以,就像这个因为各种原因而摆出的没有纵深的4222,滕哈赫被迫接受的权宜之计总是能让曼联表现得更好。
今天赢下足总杯的是他,0-4不敌水晶宫的也是他。
滕哈赫不是没有能力,否则他不会带领阿贾克斯打到欧联杯决赛、打到欧冠四强,但滕哈赫也有自己的毛病,他对于英超的这个环境,对于英超客场的强度,经常出现判断上的失误。
所以,他知道今天对阵曼城要如何保护后场,要如何用线路打出自己的进攻,但是,他也会在水晶宫的客场,在埃文斯和卡塞米罗的身前摆出芒特、梅努和埃里克森的中场组合,从而被对手生生打爆。
那时的他以为自己的球员很强大,光凭有球时的表现就能刷掉对手。
图片
所以,如果曼联在这场决赛后改变想法,选择在这个夏天留下滕哈赫,甚至为他奉上一份新的合约。
那么,曼联这家俱乐部必须要能够帮助到滕哈赫,让这个仅仅来到五大联赛第二年的稚嫩教练认清自己和对手的真实水平。
要么是帮助他构筑起一条真正的钢铁防线,让利桑德罗-马丁内斯受伤,后卫线就失去在高位扫荡能力的剧情不再上演,要么是让他接受自己的战术哲学需要改变,至少不能像这个第二年这般激进,从而让曼联在首先护住后场的基础上,徐徐向前。
如果这两点都做不到,那么,用这一夜的美好为大家的合作画上句点,这依然不失为一个选项。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