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军投降,八路军不同意,蒋军总指挥执意接收:我说了算

作者:武陟东旭
声明:兵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洗稿搬运必究
1939年12月底,在山东掖县(莱阳)城外,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的战士们为一件事愤而怒骂,司令员高锦纯也气得脸色铁青。
他们经过一个月的准备,打算拿下掖县,结果却给别人做了嫁衣,让别人捡了便宜。
说起掖县城,可真是灾难深重,命运多舛,在抗争中多次爆发战斗,数度易手。
1938年2月,掖县城被日军占领。
图片
【侵华日军】
同年3月,我方领导的玉皇顶抗日起义爆发,收复了掖城。
与此同时,胶东游击队第3支队(简称“三支队”,后改编为山东纵队第5支队,简称“五支队”)应运而生,抗日民主政府也随之建立。
当时的支队长是我方组织成员郑耀南,县长由无党派人士张冠五担任(后改为于烺)。
然而,蒋军顽固派赵森堂却来摘桃子,打算同室操戈,将我方成员全部杀害。
郑耀南等得知情报之后,自然不会让敌人得逞,而是来了个先下手为强,于1938年7月4日将赵森堂等6名顽固派骨干逮捕,不久将其处决。
到了年底,日军在山东站稳了脚跟,开始巩固和扩大占领区。
1939年1月,日军卷土重来,再次占领了掖城,让大汉奸高玉璞担任了“警备司令”。
日军实力强,八路军5支队联合蒋军赵保原、姜黎川等部,组成鲁东抗日联军,总指挥由赵保原担任。
图片
【日伪军资料照】
8月初,赵保原率领联军发动进攻,再次收复了掖县。
11月,日军调集周围三个县的日伪军大举进犯,掖县城再度失守。
日军兵力有限,占领掖县之后,并没有足够的兵力实施占领,只能交给张宗昌的义弟、臭名昭著的日本浪人张宗援。
张宗援后来奉命东进,将掖县城交给了自己的徒弟,另一个汉奸高玉璞。
高玉璞是土匪出身,做事没有底线,凶残毒辣,他自称自己“杀人如麻,好色如命”。
占领掖县城之后,他把那里变成一座人间地狱,天天杀好人,夜夜做新郎。
对此,老百姓恨之入骨,呼唤八路军前去解救。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第5支队在司令员高锦纯的率领下,从四个方向向汉奸、“警备司令”高玉璞盘踞的掖县城发动了进攻。
12月4日,他们包围了掖县城。
高玉璞一听着急了,将怀里的女子一扔,提上裤子就跑了出来。
他一边动员手下守城,一边派“飞毛腿”乔三出去向日本人送信求援。
他没想到,5支队这次有备而来,将县城围得死死的,乔三刚出去就被八路军抓住了。
高玉璞见乔三迟迟没有音讯,又派了5个人出去,其中有一个人侥幸逃出了包围圈,找到潍县日军据点报信。
但日军在潍县据点只有一个小队,5支队15团2营早就在路上等着他们了。
交火之后,日军见八路军人多,光棍不吃眼前亏,乖乖撤了回去。
5支队见敌人援兵被打回,开始专心攻打县城。
图片
他们将一百多斤炸药,放在挖好的洞中,将西南的炮楼炸飞上了天。
然而,高玉璞也有准备,他一个月前从青岛购买了几挺重机枪,建起临时工事,架起重机枪抵抗八路军。
半个小时,5支队损失了一个班的人,司令员高锦纯皱起了眉头。
敌人火力猛,出乎他的意料,八路军没有重武器,一时半会难以取得进展。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决定向联军总指挥赵保原求援。
赵保原不是总司令吗?5支队行动怎么没有跟他一起行动?
这还要从赵保原的出身说起。
赵保原1904年出生,山东蓬莱人,后来到东北当兵,成为奉军的一个营长。
九一八事变之后,赵保原见东北军将东北拱手相送,骂道:“国难当头你们溜了,算什么玩意?老子是干脆人,跟你们不一样!”
骂完,他告诉部下:“赶快给我打听,哪里有日本人。”
打听之后,部下赶紧来报告:“营长,发现日军了,打吧?”
赵保原上前就是一耳光:“张学良几十万大军都不敢打,我们打不是送死吗?”
部下捂着火辣辣的脸问:“你的意思是?”
“投降啊!”赵保原说道。
赵保原对日本人说:“只要能升官,你让我打谁,我就打谁。”
日本一听乐开了花,让他当了伪军团长。
赵保原为虎作伥,给一些地方抗日武装造成损失。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赵保原来到山东,在日本人张宗援的领导下,开始屠杀自己的同胞。
张宗援既然是日本人,为何有个中国名字?
前面说了,他跟张宗昌是把兄弟,而张宗昌就是日本人的走狗。
张宗昌虽然1932年被暗杀了,但作为曾经的“山东王”,影响还在。
张宗援就打着张宗昌弟弟的名义,在山东收买张的老部下当汉奸。
赵保原到山东之后,很快被提为伪旅长。
图片
这时候,蒋军山东主席沈鸿烈看上了赵保原,对他进行了策反,给了他一个大蛋糕——鲁东抗日联军总司令。
赵保原很坏,打仗也有一套,再加上他对日军很了解,反正之后,在对日战斗中多次取得胜利,张宗援被打成重伤。
要知道,张宗援的部队都是日式准备,土匪刘黑七曾经得到张学良的武装,连曾经的山东主席韩复榘都拿他们没办法,赵保原居然能将他们打败。
八路军5支队当时面临张宗援和刘黑七的双重夹击,在处境危险的情况下,决定与赵保原合作,在1939年4月组成鲁东抗日联军。
担任总指挥的自然是赵保原,5支队司令员高锦纯担任副总指挥。
因为赵保原的汉奸背景,高锦纯担心一旦走漏消息,高玉璞就会做好防备,因此没让赵保原知晓,就发起了攻城战斗。
这时候,他对赵保原说,我们5支队路过掖县,对方挑衅,不得已打了起来,现在需要帮助。
图片
赵保原听说之后,立即带兵前来。
他此前之所以当汉奸,后来之所以抗日,都是利益驱使。
这时候他抗日,只是想升官,把自己的队伍壮大,成为一方诸侯。
赵保原带兵8000余人,来到掖县城下。
这时候,掖县城下人山人海,军旗招展。
高玉璞一看慌了,让人出城找赵保原说:“赵司令,我早就想投奔你。”
赵保原乐得如此,点头答应说:“投赵不分先后,俺老赵热烈欢迎。”
高锦纯听说之后气炸了,对赵保原说:“谁都能反正,就是高玉璞不能。”
“为啥,高副司令?”
“高玉璞作恶多端,欠下累累血债。”高锦纯说,“再说他是铁杆汉奸,他的投降没有诚意,说不定什么时候又反了。”
“高副司令,你别忘了,我原来也是反正过来的!我说了算。”赵保原厚颜无耻地说道。
其实,赵保原也知道高玉璞靠不住,但只要他暂时服从,他手下的人马都会归顺,武器弹药也是白捡。
因此,赵保原一手拿大棒,让自己的一个团虚张声势攻城;一手拿胡萝卜,加紧逼着高玉璞投降,别耍花招。
图片
【伪军部队】
协议很快签订,城头上的膏药旗换成了青天白日旗,高玉璞成了13行政区保安第4旅的少将司令。
两个汉奸各取所需,满载而归。
八路军5支队却为攻城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最后却给别人做了嫁衣,指战员当然愤怒。
通过此事,胶东我军明白了一个理:跟赵保原合作抗战,只能是权宜之计,是不可能稳固和长久的。
此后的赵保原也撕下了面具,把担任掖县县长的我方成员撤了,换上自己的参谋长安重枢。
到此,鲁南抗联名存实亡。
1940年3月,五支队13团终于在消水庄,将作恶多端的高玉璞部全歼,报了一箭之仇。
至于那个有奶就是娘的赵保原,下场也不可能好。
图片
【伪军资料照】
抗战胜利后,赵保原在山东即墨驻守,担任暂编12师师长。
1946年5月20日,许世友的爱将、胶东军区敌工部的副部长辛冠吾在蔡家庄时被赵保原杀害。
这下赵保原捅了马蜂窝,活到头了。
许司令让聂凤智指挥胶东军区第一精锐13团,杀进胶县城,砍了赵保原的脑袋。
参考资料:
1,《草民抗战》谢维衡 中国文史出版社
2,《山东地方史》
3,《潍坊党史资料》
4,《莱西地方史》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