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周恩来领导的地下党,和丈夫一起牺牲在上海解放前,临别时对幼子说...

图片
1949年5月18日一大早,国民党在上海的一处秘密监狱内,一个只有11月大、尚在襁褓中的男婴和奶妈在各方努力下终于获释出狱。
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临别时,孩子的亲生母亲紧紧拉着他的小手,对一旁的奶妈说:“等他长大了,告诉他共产党就是他的亲人,让他跟着共产党走,一直走到共产主义。”
75年过去,当年的男婴陈冠宁已是一位老者。上海解放纪念日前夕,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采访了陈冠宁,听他讲述自己与父母的故事。
8岁时方知父母是烈士
对于在监狱中的那段日子,陈冠宁没有任何记忆。他只知道,自己出狱后被奶妈带回了安徽老家抚养,两岁时奶奶寻来,才将他接回上海,住在虹口区。
“一开始,奶奶告诉我,父母都去了很远的地方工作。逢年过节时,她会拿出一件新衣服,说这是父母送给我的礼物。”陈冠宁回忆到,8岁那年他上了小学,一次因为调皮和其他同学打了起来,弄破了别人的衣裳,“对方的妈妈知道后不乐意了,说我是没有父母的野孩子”。
回到家,陈冠宁哭着向奶奶问起父母的事情。奶奶沉默了许久,然后告诉他,等下一个休息日就带他去看望父母。
直到今天,陈冠宁对那一天发生的事仍然记忆犹新。“到了约定的日子,奶奶给我换上新衣裳,叫了辆黄包车,把我带到了当时的江湾烈士陵园。”陈冠宁说,到一块墓碑前,奶奶停下了脚步,说他们都是革命烈士,就安葬在这里。
图片
图片
陈尔晋、王曼霞两位烈士的烈士证书
那一刻,年幼的陈冠宁看着墓碑上的名字愣住了,随后他扑倒在地,一边哭一边用手扒拉着墓碑旁的泥土。“现在想来,那时候哭了得有个把小时,感觉把眼泪都流干了。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我是孤儿了。”
不过,直到此时,陈冠宁仍不知道父母生前究竟是做什么的。事实上,陈冠宁的奶奶等其他亲人对此也不甚清楚,“在我奶奶眼里,我父亲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母亲是天天打麻将、跳舞、逛商场的官太太,突然间两个人就都成了革命烈士”。
那一天之后,陈冠宁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16岁那年,陈冠宁在参加边疆建设后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革命军人。改革开放后,他又投身到经济建设的浪潮中。在此期间,陈冠宁也在想方设法了解父母当年的事迹,“这是我多年以来的一个心结”。
父母原来都是地下党员
几十年过去,许多档案逐渐解密,陈冠宁才慢慢知道自己父母——陈尔晋、王曼霞烈士的事迹。原来,两人都是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下党员。
王曼霞出身富商之家,家境优渥。18岁时,王曼霞前往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习,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21岁大学毕业后,她前往各地参加进步学生运动,思想和行为都受共产主义熏陶,1936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便成为周恩来领导下的一名高级女特工。
陈尔晋比王曼霞年长两岁,出生在山西太原的官宦之家,是黄埔军校第八期毕业生,曾在胡宗南、蒋介石身边工作。1938年,两人结为伉俪。婚后,陈尔晋发现了妻子地下党员的身份,本就心怀进步思想的他受王曼霞影响,也于1939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图片
陈尔晋、王曼霞结婚时发的请柬,现藏于中共一大纪念馆
此后,夫妻二人一直战斗在党的隐蔽战线,他们同心协力、里应外合地收集情报,开展统战工作。比如,在新四军根据地最艰苦的时期,他们毅然变卖自家居住的小楼,所得的70根金条为根据地购买急需的药品物资和枪支弹药等。
“我后来查询相关资料发现,1949年时,父亲已经是国民党第四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陆军中将,可以说是国民党的高官了,但他仍然冒着生命危险从事革命工作,设法策动上海的国民党军队起义。”陈冠宁说。
上海战役开始前,陈尔晋、王曼霞派人穿越封锁线,到丹阳三野司令部汇报起义行动计划。不幸的是,行动计划被国民党特务探悉。5月9日,陈尔晋夫妇与从事策反工作的十几人相继被捕,一同被捕的还有幼子陈冠宁。后来,上海党组织极力周旋,以孩子还小并在哺乳期为由,让陈冠宁获释出狱。
陈冠宁出狱仅一天,5月19日,陈尔晋夫妇与难友们被押至宋公园(现闸北公园)刑场坦然赴难,当时王曼霞还怀有身孕。又过了8天,上海解放。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陈尔晋、王曼霞为革命烈士,并颁发了毛泽东主席亲署的烈士证书。
坚持向年轻人讲好先烈故事
“越是深入了解父母的事迹,我就越受到震撼和感动。”陈冠宁说,在他们身上,自己看到了发自内心的坚定信仰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陈尔晋夫妇的家境都十分优渥,本可安然享受富贵生活,但两人都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在狱中,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长毛森负责突击审讯。陈尔晋夫妇受尽酷刑,仍然严守秘密,拒不招供。
图片
陈尔晋、王曼霞的合影
“如今,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有着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生长于和平年代的党员,是不是还有这样坚定的信仰和钢铁般的意志呢?”
虽然没有多少关于父母的记忆,但陈冠宁一直在心里把他们视作偶像和追逐的目标,时时提醒自己,不能辜负烈士后代这个身份,“如今我已经70多岁了,这几十年虽然谈不上什么丰功伟绩,多少也为国家建设作了点贡献,可以说问心无愧了。”
接力棒已经交到了年轻人手中。陈冠宁说,这些年来,他坚持向年轻人一遍一遍地讲述父母的故事,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当代年轻人从英烈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我们国家现在强大了,有了航空母舰,有了导弹和卫星,但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有着崇高理想的人去一代代接续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