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台军演的另一面:大陆对台军事战略升级,“围台”转“困台”

5月24日,环台军演继续,东部战区继续执行“联合利剑2024A”军事演习行动。对于这次的联台军演科目,台湾岛内均认为,这次的规模、涉及区域比前几次更大,它是一次更完整的军事收台进程预演。
图片
“联合利剑2024A”军演继续,和之前相比,这次解放军的环台军演距离台湾岛更近
外界对这次的环台军事行动感触更深的则是“困台”。例如香港《南华早报》援引一名分析家的报道称,通过这场军事演习看,大陆对台军事策略正倾向于封锁,而并非直接对台作战。台军退役将领张延廷在分析这次的环台军演时表示:离岛和台湾本岛均被分割,解放军的对台作战模式已从之前的“围台”进化为“困台”。
一直以来,在军事对台作战层面,外界大体上总结了两点,一个是围困台湾;另一个就是直接对台作战。下面就来分析一下解放军环台军演,从“围台”进化为“困台”。
5月24日,东部战区发布消息称:环台军演继续,综合5月23日、24日这两天的训练科目看,这次的环台军演极具实战化,按照岛内专家揭仲的说法,这是对台“武统”的一次完整演练。
(一)环台军演内容极具实战化,这是对台作战更完整的预演
综合东部战区发布的消息,这两天解放军在台海一共训练了这么几个实战科目:其一,联合海空战备警巡。熟悉台海局势的朋友对这一军事名词并不陌生,从去年4月解放军“联合利剑”军演行动后,台军方在通报解放军舰机绕台时经常会强调这一军事名词。
“战备警巡”也可以理解为“前沿存在”,舰机在台海展开巡航时会处于一种高度警戒的状态,这种战备状态随时能够让解放军从普通巡航或演习转变为实战。
不过台湾岛内的专家在理解台海“战备警巡”时会强调一定的舰机数量,当舰机数量突破一定数量后,岛内专家往往会认定:解放军的“联合战备警巡”很有可能是一场小范围的海空联合实战演练。
这次解放军演练“联合海空战备警巡”,恐怕主要场景是模拟从绕台、军演直接过渡到实战。
图片
“海空联合战备警巡”是过去解放军绕台时经常出现的一个重点词汇,它随时都会转入实战
其二,联合夺取战场综合控制权。这一军事训练科目其实很容易理解,它强调的是争夺制空权、制海权和制电磁权。众所周知,如果解放军要展开对台作战的话,势必需要克服台湾海峡的地理天堑,展开对台两栖作战,也只有两栖登陆,才能够将大批的军力投送到台湾岛。
台湾海峡看起来虽然很小,但跨海两栖作战一直是一个难点,曾经的拿破仑、希特勒都想跨越英吉利海峡,执行登陆英伦三岛的海上作战行动,但最终面对一道浅浅的英吉利海峡,只能望洋兴叹。台湾海峡的宽度要大于英吉利海峡,如果登陆舰船直接跨海前往台湾岛的话,很容易遭到台军舰艇、反舰导弹、战机的攻击。所以展开两栖登陆作战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快速摧毁、瘫痪台空军、海军的战力,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为两栖登陆创造一个安全环境。
不过既然强调“联合”一词,执行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恐怕不仅仅是空军和海军,火箭军和陆军的“远火”部队均能够在这一方面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例如火箭军的“东风”导弹发挥“踹门”的作用,直接突防甚至摧毁台军的防空系统。
其三,联合精打要害目标。这里面涉及的目标非常多,一旦开战的话,像台军的雷达、机库、空军基地、军港、防空系统、弹药库,雷达、军事指挥部、军营均是解放军的重点攻击目标,此外,在未来持续的陆战过程中,台军阵地也是解放军的重点打击目标。
所以从这一点看的话,这一演习科目瞄准的应该是台湾岛内的关键目标。
其四,舰机抵近台岛周边战巡。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其实就是从海空两个领域紧贴台湾岛进行活动,这指的应该是环绕台湾岛“24海里线”展开活动。
图片
这次解放军的舰机一直在紧贴台湾岛的“24海里线展开军演
其五,岛链内外一体联动。这里的岛链显然指的是台湾岛所在的“第一岛链”,按照岛内专家揭仲的说法,说白了就是把强大的海空军力投送到台湾东部海域,随后与其他各个方向的解放军部队展开联合对台打击作战。
台湾岛东部海域是非常关键的地理位置,战时把海空军力快速部署并抢占这一位置,可以完成对整个台湾岛的包围,如此一来,既可以“拒止”外部干预势力的介入,又可以对台湾岛东海岸的目标展开打击,彻底封堵台军向东逃跑的路线。
其六,防空反潜。在对台作战时这一科目非常关键,防空看起来是应对台军战机、导弹的攻击,从实际层面分析的话,这一训练科目应该是解放军军舰训练的。
如果做进一步延伸的话,防空可能不是为台军准备的,而是为可能准备介入的美军准备。美军若介入台海的话,一定会借助航母战斗群,舰载机进行起飞作战。不过随着解放军“区域拒止”体系的不断完善,美军依赖航母介入的风险变得越来越大,远程战略轰炸机是美军谋求战时介入台海的一种手段,为了应对美军的远程空中攻击,此时防空体系显得非常重要。
至于说反潜,这恐怕同样也不是为台军准备的,台军虽然下水了新潜艇,但一直以来,它备受的诟病非常多。这次解放军练习水下反潜恐怕是为美军潜艇准备。
由于美国航母战时介入台海的风险越来越高,现在美国海军正越来越依赖水下潜艇在战时能够发挥非常大的作用。潜艇有大洋的掩护,再加上美军潜艇的静音效果极佳,素有“大洋黑洞”的称呼,所以它能够从水下出其不意地航行至台海附近。去年美国智库在一份台海兵推报告中就曾提到:被模拟“摧毁”的解放军登陆舰船大多数都是被美军所摧毁的。
图片
美军的核潜艇实力很强,凭借其深厚的潜艇技术,它有着极其重要的静音效果
所以从这一点看的话,美军潜艇是一个大威胁,也是美军军事介入台海最为重要的手段。这次解放军的反潜演练很有可能就是针对美军潜艇展开的,花莲外海、兰屿外海都有可能是这次解放军进行反潜演练的重要区域。
其七,舰机协同、对海突击、对陆打击。对陆攻击主要针对的是台湾岛内的重点敌对,5月25日,东部战区发布了一个联合打击模拟动画,这个模拟动画凸显了对海突击、对陆打击的目标所在。
不过如果从反制美军潜在介入的情况看,对海突击很有可能也包括对前来介入的美军展开模拟阻击。
其八,要域占控。这其实指的应该是兵力提前部署,占据非常关键的位置,在战时背景下抢占某种先机。
这里面涉及的关键位置恐怕包括台湾岛东部海域、兰屿外海、台湾西南海域、巴士海峡、台湾北部海域等。事实上,东部战区发布的军演“区域示意图”已经展开出了“要域”的位置所在。
如果从部署层面分析的话,这里面挑战性最大的恐怕就是台湾岛东部海域的军力部署。如果向台湾岛东部投送所需部署军力的话,这需要过巴士海峡或宫古水道。
巴士海峡的北边是台湾岛,南边是有美军驻扎的菲律宾;而宫古水道的两侧则是美日掌控的琉球群岛。所以战时把兵力投送到台湾岛东部,抢占这一关键要域具有挑战性。
如果再考虑到这次海警出动,直接把金门等三个外岛也放入演习圈内,正如岛内专家所说,这次环台军演非常完整,简直就是解放军对台作战的一次提前预演。
图片
这次的环台军演内容非常完善,是一次完整的收台预演
(二)环台军演的升级:由“围台”到“困台”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这次的环台军演,外界还观察到了一个点:困台很有可能是未来解放军对台作战的一个模式。
针对这次的环台军演,香港《南华早报》援引一名军事分析家的话称:种种迹象显示,大陆更倾向采取封锁战略,而不是直接对台对战。
这位分析家表示:虽然两岸爆发冲突的可能性依旧不高,但这场军演显示大陆把重心放在封锁台湾,而不是直接对抗上。对大陆而言,从战争的成本方面考量,相较于直接对台作战,“封锁台湾”付出的代价更小。对大陆而言。如果采取“封锁战略”等低强度军事行动,这在某种情况下能够降低华府干预的可能性,同时加强北京对局势的掌控。
台海军前舰长吕礼诗在分析此事时表示:解放军这次演习的地点显示,他们的目的在于封锁台湾,而不是发动全面攻击。
郭正亮在岛内政论节目中分析此事时表示:这次的环台军演是以围困为主,逐渐缩小包围圈,限制活动范围,没有公告就立刻在很短时间摆阵。这是战争预演,不是军演,因为没有发实弹,并未造成周边海空困扰,这次的图都是示意图,没有具体的经纬度。如果发实弹一定要公告,好让他人避开。
郭正亮还表示:与上次佩洛西引发的军演相比,这次的军演距离台湾岛更近,它是紧贴24海里,从战略上做判断的话,它已经处在了作战位置。但这个布局是围困的布局,不是登陆作战,这么快围起来,就作战位置而言,美国要救也进不来;台军想外逃也没有机会,总而言之,这次台湾岛又被围困了起来,而且与2022年相比,围得更紧。
图片
按照外界的判断,这次解放军的军演似乎更倾向于对台封锁,而并非直接对台作战
如果从上述分析看的话,难道通过这次的军演真的能凸显出未来解放军在军事处理台湾问题时更倾向于围困、封锁台湾岛这一方式吗?
去年,台湾民间人士曾自行组织了一场台海兵推,按照外界的评估,这份兵推相较于美国智库所做的兵推更具有客观性和参考性。最后这份兵推总结了这么一句话:对大陆来说“攻台价最高,买台较划算,穷台亦容易,困台最省事”。
也就是说,对大陆而言,直接对台作战的成本非常高,但围困、封锁台湾岛的话则显得更省事、简单。
事实上,相关的案例在乌克兰战场上也曾找到原形。之前俄军为打马里乌波尔经历了非常残酷的巷战,耗时耗力,当他打到亚速钢铁厂时,外界普遍认为俄军恐怕要经历一场非常残酷的巷战,因为亚速钢铁厂非常坚固,而且还有着非常复杂、密集的地道,非常适合打巷战。但最后普京改变了主意,不再直接进攻,而是采取了直接封锁、围困的战略,随后不久,困守的“亚速营”和乌军残兵被迫出厂投降。
若从实际情形分析的话,与亚速钢铁厂战役不同,“困台”并非完全没有风险,这一战略比拼的是时间,在台海两岸之间,“困台”战略的时间在大陆手中,但它也为美军的介入留足了充足的时间,这一点非常值得关注。
不过亚速钢铁厂的案例看起来倒是很适合金门等几个外岛,对它们可以是“围而不打”,但“封锁”战略可能并不适合针对台湾本岛的军事策略。
图片
封锁台湾岛是一个战略选项,但如果从时间纬度考量的话,它可能有一定的风险
台空军退役将领张延廷在分析这次的环台军演时表示:从这次解放军的军演内容、规模看的话,其未来的对台用兵模式已由“围台作战”进化为“困台作战”。与2022年的台海军演相比,这次军演最大的不同点是台湾岛和几个外岛均被“分割包围”。这就造成了一种“台湾无法支持外岛、外岛无法应援本岛”的新战略态势,各作战区域在孤困之不利战略态势下,粮草弹药会迅速耗尽,如此一来的话,解放军可以最小的损失斩获最大的战果。
如果从这一点看的话,“困台”战略显然是“围台”战略的一个升级,这次解放军在军演中采取了“分割包围”的方式将会进一步孤立台湾本岛。
张延廷还表示:台湾四周环海又多山脉丘陵,陆地纵深极为短浅,高度城市化使人口过度集中,基础设施脆弱容易遭到破坏,而能源又完全仰赖进口,战时海上交通线必定被封锁切断,电力、油气能源供应很快枯竭,民生经济难以为继。在解放军全面“困台”的背景下,台湾的民心和社会很有可能会先于军心彻底崩溃。
张延廷还称:从这次的解放军环台军演的场景看,台湾的整体态势已陷入极不利的战略困境,台军之前所设计的战略构想根本毫无用处,在台湾没有战略纵深、失去预警空间的背景下,一旦到了战时,恐怕台军的战力还没有发挥就已经遭大量瘫痪。
而近年来大陆军事科技不断推陈出新,其武器精准度提升,破坏力、杀伤力巨大,解放军对台先发制人的几波打击恐怕会让台军毫无招架之力。台当局只喊口号,却从未对此场景做任何规划,仅做一些皮毛宣传,对台军作战而言不会有任何帮助。
图片
大陆军力正快速提升,台军已经没了招架之力
张延廷最后表示:大陆随时都会“由演转战”,以外科手术式的“远战速胜、首战决胜、快打速决”,随时都会完成最后的统一使命。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