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春闱科考案里面水到底有多深!庆帝背后布局又有多恐怖

庆余年第二季》重头戏春闱科考案,已经到了高潮部分,整个案件真相扑朔迷离,就连二皇子都大呼看不懂了。
图片
本次春闱科考案的核心是杨万里被顶替一事,顶替者是太子的门生,但是太子对范闲承认不是自己干的。二皇子除了通过郭铮在考场内使坏外,并没有安插自己的门生,也没有去操作顶替一事。
那么,顶替杨万里的事,到底是谁安排的呢?
不是别人,正是庆帝自己。
图片
庆帝为什么要这样干?他是怎么知道范闲最看中杨万里的?
庆帝除了鉴查院外,肯定还有自己的秘密情报系统,这个情报系统的头目应该是侯公公。当时,找贺宗纬的那个神秘人,应该就是侯公公。
庆帝找贺宗纬干什么呢?就是利用他京城学子的身份,暗中打听范闲到底见了谁,这些学子的水平怎么样。贺宗纬虽然品行不行,但还是有才学的。
图片
庆帝为什么把杨万里换成太子的门生呢?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范闲和太子离开皇宫时,镜头中出现了一个神秘太监的背影,他应该就是去操办此事的。
庆帝把杨万里换成太子门生,太子和范闲马上就想到了是二皇子干的,庆帝在他们之间,又制造了矛盾。庆帝控制局面的手段,主要就是制造矛盾,他好渔翁得利。
如果范闲要在这个环节查作弊者,到底是谁掉包,应该能查出具体的操作者,要是查出来,这个操作者会怎么做呢?
图片
他肯定会一口咬定是二皇子安排的,这样庆帝就可以借此敲打二皇子。
按照庆国律法,这个操作者应该是被杀头的。既然是杀头之罪,他为什么还要听命令呢?听命令是死,不听命令也是死。听命令,庆帝还可能赡养他们的家人,不听命令,什么都没有了,家人也会被连累。这就是庆帝的狠辣之处。
范闲还没进宫,关于他要查春闺科考舞弊的事情就已经满天飞了。不用说,这些消息是庆帝安排陈萍萍,让鉴查院放出去的。
图片
小太监洪竹把这件事情和范闲一说,范闲就知道庆帝这是在把自己往前推,也知道庆帝是真要查科考舞弊了。所以,在庆帝陈萍萍面前,范闲主动请缨,自己负责去查,不但查现在,还要查五年。
庆帝把弹劾舞弊的奏折都给了范闲,陈萍萍还根据庆帝的安排,提前准备好了证人。请注意,陈萍萍说的不是找到了证人,而是准备好了证人,问庆帝什么时候登台。
图片
这个证人,就是林若甫的师爷袁宏道偷偷见的那个女人,也就是贺宗纬带到范闲面前的那个女人。
袁宏道虽然是林若甫的师爷,但他肯定是庆帝和陈萍萍安插的眼线。袁宏道带着林大宝去请范闲时,提醒范闲好好照顾林大宝。这个时候,他已经知道庆帝要对林若甫这帮老臣下手了。
贺宗纬带来的女人,她说自己的丈夫是被林若甫逼死的,是林若甫用自己的人顶替了她的丈夫。
图片
林若甫自己也对范闲承认,自己在春闱科考中,安插过自己的门生。但是,这个女人的丈夫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女人见了袁宏道,为什么还笑呢?
这个女人的丈夫,被林若甫的门生顶替一事,应该是林若甫安排袁宏道操作的。袁宏道操作完毕之后,故意让人把自己被顶替一事,通知了女人的丈夫。女人的丈夫气不过,就四处告状。可是,因为京城各部百官的默契,女人丈夫申冤无门,就死了。
然后,袁宏道再假惺惺去看望这个女人,接济银两,还答应帮助这个女人申冤。一来二去,这个女人就被袁宏道占有了。
图片
不得不说,这个告状的女人,的确非常有姿色,袁宏道艳福不浅。
林若甫和范闲开玩笑说,袁宏道有没有侧室,真是让他不幸言中了。林若甫在春闱科考中的舞弊行为,袁宏道都知道。袁宏道知道,陈萍萍和庆帝自然会知道。平日里,庆帝在装糊涂,但是到收网的时候,这些证据就都派上用场了。
庆帝和陈萍萍能在林若甫身边安插眼线,在其他大臣身边,一样能安插。庆国的任何事情,都躲不过庆帝的情报系统。
图片
这个女人的丈夫被顶替一事,除了是林若甫的安排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庆帝安排的。林若甫的门生,林若甫要安插的门生,袁宏道都知道。只要他把这些名单报告陈萍萍和庆帝,庆帝就可以提前布局,给林若甫和大臣们挖坑,时机成熟后再收网。
这样,庆帝就可以用这些证据,逼迫林若甫和这些大臣告老还乡,体面地离开。如果这些大臣稍有抵抗,等待的就是杀头或半路截杀。《庆余年第一季》中的京都府尹梅执礼,不就是这样死的吗。
图片
替袁宏道负责具体顶替操作的人,一旦被范闲查到,他会怎么做呢?他的结局会如何呢?和具体操办顶替杨万里的人一样,只能一口咬定。这些人,不管是不是庆帝的人,陈萍萍肯定早就安排人调查清楚,也暗中施压了。反正都是死,倒不如给家人留下些东西。
庆帝的背后布局,的确非常恐怖,怪不得文武百官在他面前战战兢兢的。庆帝为了自己的权力,死几个人对他算什么。
图片
庆帝把范闲一步一步往前推,利用范闲敲打了太子和二皇子不说,还进一步激化了太子二皇子范闲之间的矛盾。
庆帝还通过范闲,逼迫林若甫和众多老臣告老还乡,这样就激化了范闲和文武百官的矛盾,范闲除了依靠庆帝外,没有其他选择,庆帝又成功拿捏了范闲。
图片
庆帝的布局,虽然恐怖狠辣,但不能不说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