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大运河,最美湿地中,藏着杭州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雯 通讯员 姚萍萍
杭州市临平区崇贤街道,有一个“只有鸭子才能游进来”的水乡村庄——鸭兰村。
村子水系相连,河道纵横,村内鸭兰港与大运河相通。1927年6月,这里诞生了杭州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鸭兰村支部。
图片
杭州临平崇贤街道供图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杭州党组织惨遭破坏,被迫转入地下,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水路交通条件便利、隐匿于城市中的鸭兰村,成为当时中共地下党组织开展工作、保存力量的重要区域。
1927年6月,时为中共地下党员的马东林在鸭兰村党员马九成家主持召开党员大会,宣布成立中共鸭兰村支部,马国华任书记,马九成任副书记。
该党支部通过农民协会,宣传、组织、发动本村和附近农村的农民,开展减租减息等革命活动,并号召群众参加农民协会。自此,革命的火种在杭州扎下了坚实的根基,为之后杭州的抗日解放储备了力量。
图片
杭州临平崇贤街道供图
如今,中共鸭兰村党支部旧址已被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21年入选浙江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今年是京杭大运河申遗十周年。5月25日上午,杭州临平崇贤街道举办“携手共走大运河 先锋聚力践初心”运河健步走活动,来自辖区四维村、向阳村、陆家桥村、崇文社区、龙腾社区的150余名党员参加了活动。
图片
杭州临平崇贤街道供图
一早,参与者们从崇贤和园出发,沿着风景如画的大运河(崇贤段)绿道,徒步5.7公里,最终抵达中共鸭兰村支部旧址。这是一场感受大运河魅力的健走之行,也是一次寻觅千年运河文化之旅,更是一堂接受红色文化洗礼教育课。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见证了无数个时代的更迭,也孕育了悠久的运河文化。在鸭兰村,有诞生了中共杭州市第一个村支部的红色文化,在三家村,有代表着水乡魅力的藕荷文化等等。
图片
杭州临平崇贤街道供图
为进一步提升健步走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崇贤街道在健走沿途,或设置特色美食补给站,或开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的拼图集章,或进行崇贤文化竞猜打卡,让更多的人通过活动近距离感受大运河的独特韵味和鸭兰星火的红色文化魅力。
“我们利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这次健走活动,是对创新党建工作模式的一次探索,是把党建工作融于基层的实践,加强村社间、党员间、群众间的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崇贤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片
杭州临平崇贤街道供图
抵达健走终点,党员们参观了中共鸭兰村党支部旧址,聆听了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在宣誓墙前,大家重温了入党誓词,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回顾入党时的初心和誓言,表达了对党的忠诚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