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观展指南|三千年前吴地长歌于南越王博物院再度唱响

岭南文化,湾区精彩。
——广州——
黄戈个展:低欲望绘画
展期:4月20日-7月7日
地点:天河区 尚榕美术馆
“低欲望”本不用于形容绘画,但这可以是一种状态。当画家黄戈曾经以模件化的木偶人形象和仿真景观来表征充满物欲的消费社会,而现在他的画面变得分外的疏离淡漠,一副波澜不惊、无动于衷的低欲望状态。从内卷逐渐变成我们当下不断谈及的“低欲望社会”状态,是什么让他产生了这样的转变,让人不禁好奇。
李瑞个展:万物生花
展期:4月27日-7月30日
地点:广州市越秀公园花卉馆中馆
哈尼族艺术家李瑞眼中的自然是蓝和黑的。因为在哈尼族的传说里,“蓝”是记忆中的颜色,“黑”则代表了吉祥。用这两种色调成片描绘出的,是哈尼族人记忆里永远清澈的天空、花鸟草木的朋友、充满能量的密林。而“万物生花”的词义出自哈尼古歌,万物所生之“花”,表面看是花朵绽放,实则为万事万物在各自的轨迹中所经历的善与恶的形态之果,同时也是李瑞同时作为哈尼族人和艺术家双重身份的思考。
图片
游牧: 影像游民的千座高原
展期:5月3日-7月15日
地点:广州市荔湾区珠江钢琴创梦园2栋8层屋面艺术中心
我们所讨论的“游牧”不单单是其指代的狭义概念,也不仅仅关乎德勒兹、加塔利从更复杂的维度对其进行的解读,我们更倾向于将视角聚焦在艺术游民本身,从各自经历出发,用各自的叙事方式向观众讲述其游牧的历程,而展览将构建出《千高原》一书中所呈现的论证结构,试图将每位艺术家(影像游民)比拟成一座独立的“高原”,游牧思想通过多个“高原”徐徐展开,每个“高原”讨论其各自的话题,它们各自独立却又相互关联,为观者呈现一张天马行空的游牧地图,以此唤起观众对于迁徙所产生的差异性及共生关系的想象。
图片
两岸青年综合艺术展——新境
展期:5月9日-6月29日
地点:大新美术馆岭南馆 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云峰路46号
青年艺术家善用作品表达内心思绪、不论隐性、显性,抑或对社会议题间接或直接的投射。他们渴望打破框架,面对严峻的社会环境与紧张的生活节奏,也直面对决、积极寻找突破口,乐于在试错中不断探索前行,总能开创最契合自身的艺术期待,迎接璀璨的“多巴胺”人生。青年艺术家勇于尝试的个性,不畏触碰内心深处。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拓宽自身艺术创作与材料边界,让作品不拘泥于形式与概念,开辟新的艺术语境,让作品焕发生机,带来别开生面的艺术飨宴,开创引领年轻世代的艺术话语权。
图片
物象——超写实作品展
展期:5月10日-6月3日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三路5号广州画院美育青创中心展厅
展览将呈现青年一代学子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妙细致的创作才华,他们以艺术的笔触对当代物象进行再现,使观众领略到超写实作品的独特魅力,体现出青年一代对社会的思考和人文情怀。本次展览也是广州画院青创中心美育工作的一次成果展示,中心旨在为师生们搭建一个共同展示、交流、互相促进的平台。希望展览能够激发观众对艺术的热爱,引领公众进入一个充满思考和启示的艺术之旅。
曾健勇个展:折子戏 One-act plays
展期:5月21日-7月21日
地点:学有缉熙
“折子戏”“One-act plays”并不是互为翻译,而是共同组合为双标题。“One-act plays”即“独幕剧”。独幕剧从西方戏剧史的维度上和中国的“折子戏”形成跨文化的对峙。艺术家曾健勇将其独立的绘画和雕塑不断重组,置于“折子戏”与“独幕剧”的双重影射之下,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剧场化了的艺术空间。
图片
吴地长歌——镇江青铜文化展
展期:5月28日-8月18日
地点: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陈列楼二楼文物特展厅
1954年,镇江大港镇烟墩山发现的宜侯夨(zè)簋(guǐ)的铭文中记载,周天子改封虞侯于宜地。宜,即今镇江丹徒,是早期吴文化的中心地带。124件/套来自镇江博物馆的吴地青铜器将呈现出吴文化多元交融、生生不息的文化景观。
——深圳——
太阳的子民——印加人和帝国四方之地
展期:4月19日-8月11日
地点:南山博物馆
由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秘鲁共和国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太阳的子民——印加人和帝国四方之地”展览在南山博物馆开幕,展览精选来自秘鲁14家博物馆的168件/组馆藏珍品展出,涵盖骨器、金属、石器、陶器、木器、纺织品、绘画和木乃伊等,通过三大部分展示印加帝国和安第斯文明的辉煌历史。本次展览通过“文明的曙光”“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帝国的印记”三大部分,以印加帝国的发展脉络为线索,带领观众追溯印加所在的安第斯地区延绵千年的文明更替,感受印加帝国的恢宏历史和璀璨文明。
逐浪向未来——当代美术精品展
展期:5月21日-6月23日
地点:大芬美术馆
本次参展的一部分本土艺术家,不仅见证了文博会二十年的发展,也是其中的重要参与者;还有一些参展艺术家则体现了文博会平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他们通过文博会与深圳建立联系,成为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旗帜,他们的艺术丰富了深圳美术的面貌。艺术家们的代表作成为了大湾区本土文化建构的坐标,观众透过他们的作品看到城市的发展、文脉的传承和人文的精神。通过展览,观众可以看到艺术家在形式语言上的突破。他们从个体意识出发,表达新时代的精神和状态,力图摆脱模式化、模板化、套路化。那些纯化、深化和拓新语言艺术的作品显示了艺术家对语言本体性、内发性、自足性的追求。
——东莞——
秋实枫华——秋枫画社成立7周年暨2024采风作品展
展期:5月17日-6月3日
地点:东莞市文化馆
展览现场主要展出秋枫画社成员前往黄土高原、黔东南地区、广东、广西、江西等地采风作品近50件,既有传统笔墨,又有现代构成元素,其中吴坚、邓永强、钟沛其、伦润西、陈奋生、蔡建民这6位社员近年创作的24件作品曾入选国展,且有4件作品获奖。
图片
编织剧场——首届东莞纤维艺术特展
展期:5月25日-9月15日
地点:东莞33文创园6栋 华南美术馆3楼艺术空间
本次“编织剧场——首届东莞纤维艺术特展”,由大湾区三所高校的师生以及纤维艺术家们共同参与,以探索纤维艺术与东莞产业相融合的新形态为思考,旨在塑造一个剧场式的空间,通过一张色彩丰富、质感柔软的“网面”,营造出一种亲密而深刻的美学体验。这张“网面”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对纤维材料无限可能性的探索。它邀请观众进入一个由创意和想象力构建的世界,重新审视周围的环境,并探索未知的可能性。
——佛山——
图片
古拙传神——清至民国石湾陶塑珍品展
展期:5月17日-6月23日
地点:佛山市祖庙博物馆藏珍阁展览厅
此次展览共分三个陈列单元:“和融三教:诚心塑形神”“宛若如生:匠眼看百态”和“庄谐各具:指捺许祈愿”,呈现传统石湾陶塑的古拙品味与传神造诣,也展示了佛山社会的历史写照与文化烙印,展现岭南一方水土的人文风情。
图片
久久·载道——2024夏季书画艺术作品展
展期:5月31日-6月18日
地点: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
本次展览共展出了李小如、卢卫、王志敏、梁根祥、招钜、陈谦、魏华、张蒙佑、骆启泉、邱健彬、陈长生、封伟民、梁建华、王永才、伍志成、鲁牛、杜航、袁朝晖、江男丹、甘兆鸿、薛芝恋、蔡庆洪、昃伟、张伟、刘铭、朱广贺、王长立、孙文科、郭文钊、胡少芝、刘霜霏、廖汝康、杨劲松、曾星亮、张峰、王铭康、王庆云、尤绍琦、马天池 、李玉岗等艺术家的书画作品共100幅,类型涵盖书法、国画、油画、版画、钢笔画等,这里展出的作品,均是艺术家们精神情感的外化,作品带出生命的新启示、新内涵。
——香港——
图片
布鲁斯·瑙曼个展
展期:5月15日-8月18日
地点: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
本展呈献当今深具影响力的美国艺术家布鲁斯·瑙曼的大型展览,由大馆与布鲁斯·瑞曼工作室共同策划,展品主要来自皮诺收藏(Pinault Collection)、费城艺术博物馆(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泰特美术馆( Tate)、纽约现代艺术馆(Museum of Modern Art)、迪亚艺术基金会(Dia Art Foundation)和桑纳本德基金会(Sonnabend Foundation) 借出的珍藏。
图片
传印长老馨莲法语翰墨展
展期:5月25日至6月2日
地点:普贤道场
传印长老是中国当代的佛门泰斗,他生前曾经多次率团来港访问,和香港颇有缘分,在促进内地和香港佛教文化交流做了许多功夫,深得中华文化精粹,在书法领域更加造诣精深。今年正值传印长老圆寂一周年,香港佛教联合会主办“传印长老馨莲法语翰墨展”,令他们怀缅传印长老,意义非常重大。
——澳门——
图片
姆明谷——澳门奇遇快乐寻
展期:4月22日至8月31日10:00-22:00
地点:上葡京一楼
瑞典裔芬兰插画家兼作家Tove Jansson笔下的人气卡通人物姆明来到上葡京与大家见面。展览中设有多个互动打卡区、主题照相亭、幸运扭蛋机以及姆明纪念品期间限定店。
发现·养心殿——主题数字体验展
展期:4月26日-10月31日
地点:澳门科学馆展览中心2号展厅
养心殿是故宫中最重要的宫殿之一,自清朝雍正帝以来,共有八位皇帝在此进行政务和居住,是研究清代建筑、宫廷历史和生活的重要实证。现在,澳门科学馆与故宫博物院首次共同主办了一场主题为养心殿的数字体验展,以高度还原养心殿的建筑和陈设。参观者可以通过互动和多媒体展品,如陶瓷、玉器、雕漆等文物,亲身感受宫廷生活的氛围。展览中运用的数字科技也让参观者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文玩、书画、帝后服装以及宫廷御膳等有趣内容。这次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沉浸式的体验,让他们仿佛穿越时空,亲临清代宫廷,感受皇家生活的奢华和独特魅力。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马玉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