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小驿站”传递就业“大能量”

原标题:“五送上门”打开就业之门,244家海南就业驿站着力构建“就业便民服务圈”——(引题)
“小驿站”传递就业“大能量”(主题)
海南日报记者 易宗平
近日,海南就业驿站海口国兴站、滨江站、红旗站、大坡站、旧州站、甲子站同时揭牌运行。至此,全省就业驿站总数达244个,分布在乡镇、重点园区、高校、城市社区。
海南就业驿站如何运作?能起到什么效果?
着眼“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的高度,海南就业驿站着力打造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就业便民服务圈”。
图片
帮助3.27万失业人员再就业
言为心声,锦旗上的文字,就是受助者的由衷之语。
“贴心为服务,热情为就业。”这是劳务带头人叶桂强赠给海南就业驿站万宁和乐站的锦旗上的文字。该驿站摸清当地劳动力底数、技能状况后第一时间推荐给他,让他在组织务工时得心应手。
“排忧解难助企业,就业服务暖人心。”这是椰满分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赠给海南就业驿站琼中湾岭站的锦旗上的文字。该驿站在一个月内,为椰满分生物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举办了16场招聘活动,促成45名试生产流水线工人和技工人员到该公司上班。
这样的故事不在少数,一面面锦旗折射出了“最大的民生”,在于各就业驿站把就业服务做到了家。
就业驿站之于海南,其实是新生事物。
2022年5月26日,在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省就业局)指导支持下,海南首家就业驿站乐东黄流站成立。截至目前,全省就业驿站达244家,免费提供就业咨询、求职登记、信息发布、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劳动关系调解等公共服务。
汇总数据显示:2023年,海南就业驿站工作人员共走访和接待劳动者32.2万余人次,走访用人单位8.36万余家次,通过驿站发布岗位用人单位12.4万余家次,发布岗位27.75万个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活动725场,举办就业对接活动2075场,帮助17.77万人次求职者务工就业。2024年初,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省就业局)以就业驿站等为载体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行动,实现5300多名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和3.27万失业人员再就业。
驿站管理员一对一电话解答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在‘海南好就业’小程序上填写求职信息后,服务人员当天就推荐了一批岗位供我选择。”如今已在海口一家公司上班的残疾人羊大姐笑逐颜开。
由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省就业局)推出的“海南好就业”小程序,2022年下半年试运行,2023年1月正式运行。为拓宽就业渠道,2023年9月22日,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省就业局)会同省大数据管理局,在“海易办”平台上线“海南好就业”服务。
海南日报记者打开“海南好就业”小程序,发现设置了就业驿站、社区帮扶、政策咨询、驿站动态四大频道,为求职者提供全天候的就业信息咨询、岗位推送、法规政策、就业帮扶等服务。
具体而言,“海南好就业”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求职者按提示填写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意向岗位类别、意向工作地点等简要信息后,点击一次即可选择意向岗位;求职者完成岗位投递后,就业驿站管理员在管理后台进行批注,记录为求职者提供服务及求职进度等信息;当求职者使用电话联系功能时,就业驿站管理员会接听电话,一对一地为求职者解答问题并记录相关信息;各就业驿站管理员及时发布岗位信息,显示岗位名称、薪资、工作内容、岗位要求等,便于求职者比对和选择。
截至5月25日20时,“海南好就业”累计发布岗位141.19万个,登记求职者11.04万人,浏览量126.81万人次。
“海南好就业小程序已经覆盖了全省所有市县,只要在小程序上进行求职登记,24小时内就有专人来联系。”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省就业局)局长赵微说,“全省就业驿站的服务人员坚持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希望有需求的群众主动联系各市县就业部门和就业驿站,我们将用心、用情、高效地做好就业服务,尤其是做好低收入人口的就业工作,努力让每一个低收入人员都能够得到优质的就业服务。”
搜集零散岗位做大劳务市场
曾几何时,一些市县街道路口有人亮出“建筑”“家政”“搬运”等揽活牌子,在烈日下或风雨中等候着雇主。然而,随着一家家海南就业驿站的运行,打零工的求职者就近迎来全新的歇息站点和求职平台。
不仅仅是搭建求职平台,海南就业驿站还有针对性地举办技能培训。
“我们举办的培训班,不但让务工人员学到一技之长,还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求职信心,适应工作环境。”海南就业驿站定安母瑞山片区站有关负责人说,近段时间该驿站跨市县推荐就业,为儋州市南丰镇农业企业输送了24名务工人员。
致力于打造城区步行15分钟、乡村辐射5公里的“就业便民服务圈”,海南就业驿站探索推行三大模式——
“化零为整”做大劳务市场。海南就业驿站将零散岗位搜集起来,把小商小贩、小店面、小农场纳入公共服务,使钟点工、维修工、包装工、采摘工等新就业形态用工逐步成型成势。
“五送上门”打开就业之门。海南就业驿站工作人员开展送就业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帮扶、送温暖的“五送上门”活动,既向用人单位征集岗位,又寻访并培训求职者,努力将二者对接起来。
“晴天行动”兜底困难群体。我省依托就业驿站等开展就业帮扶“晴天行动”,对有求职需要的困难群体每人每年进行职业指导不少于2次,推荐就业不少于4次8个岗位,并进行动态调整。
“当前我们把就业服务向基层、向就业群体和用人单位最近的地方延伸,精准搭建服务平台。”赵微表示,就业驿站今后将继续深度参与全省就业专项服务,主动走进低收入人口家庭,讲解就业政策、登记就业意向、摸底培训需求,开展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职业介绍,组织人员就近灵活就业和到单位稳定就业。
(海南日报海口5月25日讯)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