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突访新喀里多尼亚,望息海外领土抗议

法国总统艾曼努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于5月23日紧急访问了法国海外领土新喀里多尼亚(New Caledonia)。这个位于大洋洲的法国前殖民地正在发生一场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抗议。这场抗议由本地的卡纳克人(Kanak)发起,反对近日当地进行的宪法修订。卡纳克人担忧这样的宪法修订会减轻本族人在本地事务决定中的权力比重,同时也会让卡纳克人数十年来争取独立的努力付之东流。抗议再次揭开了法国的这段殖民史。不过即便面对卡纳克人的抗议,马克龙似乎仍未明确彻底放弃修订宪法。
图片
12小时紧急出访
马克龙于当地时间5月23日抵达了距离新喀里多尼亚首府努美阿约50公里的拉汤图塔国际机场,开始原定12小时的紧急访问。着陆后,马克龙简短地与现场记者对话。马克龙表示,不应延长这座太平洋岛屿的紧急状态,政府应致力于恢复法国领土的平静。5月13日爆发抗议后,法国政府于5月15日宣布新喀里多尼亚进入紧急状态。法国政府称已经部署了“大规模”安全部队。根据法国政府的数据,新喀里多尼亚目前部署有超过2300名安全人员。尽管马克龙在到访新喀里多尼亚时,强调不再延长紧急状态,但他也表示只要“仍有必要”,这些安全部队还会留在新喀里多尼亚。
新喀里多尼亚位于西南太平洋,是法国的一个海外领土,距离新西兰首都奥克兰仅有三小时飞行时间。岛上有约27万居民,其中44%是土著卡纳克人,34%是欧洲裔,主要是法国人,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包括瓦利斯群岛人和塔希提人。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首都努美阿。当地的卡纳克人一直尝试抵抗法国的统治。
据路透社报道,这场暴力抗议已经导致至少6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导火索是法国国民议会5月15日凌晨通过一项宪法修正案。这项修正案允许在新喀里多尼亚连续居住了10年或更长时间的法国人在当地地方选举中投票。这引发了土著卡纳克人的担忧,卡纳克人认为这将“稀释卡纳克人在地方事务中的话语权”。
图片
这项法案在法国国民议会获得了351票赞成(主要是右翼政党)和153票反对(主要是左翼政党)。Politico报道称,目前这项法案尚未完成立法过程。它仍然需要提交法国两院议会的联席会议投票,并获得三分之二多数赞成,才能正式通过。马克龙在12小时的紧急访问中承诺,不会“强行”通过这项法案。
“一个政治解决方案”
据法国《世界报》报道,在访问中,马克龙乘坐直升机飞越被纵火破坏的地区。受灾最严重地区的市长与马克龙在法国高级专员处会面。这当中包括亲法和支持独立的领导人。马克龙表示,此次会面的目的是让各方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Politico分析道,马克龙的的计划是:推动双方达成协议,停止抗议活动。Politco援引一名法国总统顾问的说法称,马克龙将采取“倾听的姿态”,但仍打算在7月之前召集议员进行投票。马克龙在这里面临着一个棘手的平衡问题,因为推迟投票可能被视为他对暴力让步。不过路透社则报道称,马克龙承诺将推迟投票日期。
图片
马克龙的访问在当地政界引发了不同反应。卡纳克联盟的独立领导人、新喀里多尼亚议会主席罗克·瓦米坦(Roch Wamytan)表示:“这是在作秀。形式不对。我们在问的问题是,宪法修正案文本是否会被撤回,以便进行深入讨论?” 新喀里多尼亚支持独立的政党一直在呼吁法国政府撤回这项提案。新喀里多尼亚社会党民族解放阵线的吉米·纳乌纳(Jimmy Naouna)在X(前身为推特)写道:“他自己放火,现在来灭火了!” 反独立领导人弗吉尼亚·鲁芬纳克(Virginie Ruffenach)则表示,国家“在这种灾难性情况下有重要作用,并且有很多帮助可以提供”。
在一份声明中,民族解放阵线表示,“对这一危机的唯一答案是政治解决方案”,并呼吁法国政府建立“独立进程的最后阶段”。坐在国民议会亲马克龙“复兴”团体中的激烈反独立议员尼古拉斯·梅茨多夫(Nicolas Metzdorf)表示,在马克龙访问期间举行的会谈中,他将“保持警惕,确保我们所坚守的民主价值得到捍卫”。这种分歧事实上反映了巴黎和卡纳克人的视角差异。
3次公投
新喀里多尼亚于1895年被法国占领。自那以后就法国就有计划地向新喀里多尼亚移民。1946年新喀里多尼亚正式成为法国海外领土,目前是法国最大的海外领土。新喀里多尼亚也确保了法国能够在亚太地区施加影响力。新喀里多尼亚承认法国总统为国家元首。新喀里多尼亚在法国国会中有代表,包括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尽管新喀里多尼亚享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但在国防、内部安全和其他各种事务上都依赖法国。
图片
当地的卡纳克人一直尝试抵抗法国的统治,并曾在20世纪90年代引发类似的动荡。这促使法国与新喀里多尼亚在1998年签署了《努美阿协议》。这项协议将本地选举的投票权限制在土著卡纳克人和1998年之前居住在新喀里多尼亚的移民。巴黎承诺在20年内向新喀里多尼亚及其土著人口授予更多政治权力。同时这项协议还规定了新喀里多尼亚可以举行3次公投,决定是否独立。
在巴黎的视角下,新喀里多尼亚已经用完了这3次机会。新喀里多尼亚在2018年(56.67%反对独立,43.33%赞成),2020年(53.26%反对,46.74%赞成),2021年(96.5%反对,3.5%赞成)举行过3次公投。2021年公投的奇怪票形是由于这次公投遭到卡纳克人的抵制。当时的投票率仅为44%。因此在卡纳克人看来,这次公投应视为无效。太平洋岛国论坛即将离任的秘书长亨利·普纳(Henry Puna)今年5月15日就曾表示,“当时正值(大流行)高峰期。卡纳克人的习俗是当有人去世时要为他们哀悼一年。因此,他们没有自由。结果就是,他们不想参加公投,因为他们无法违背自己的传统去竞选或做其他工作。这是对习俗的不尊重。”
抗议中有阿塞拜疆势力?
当然在巴黎看来,发生在新喀里多尼亚的抗议并不仅仅是卡纳克人的抵抗。法国政府坚称“暴乱有阿塞拜疆的积极支持”。法国内政和海外省部长达尔马宁表示:“这不是幻想。”“我遗憾地看到一些分裂分子与阿塞拜疆达成了协议。”然而,“即使存在干涉的企图,……法国在自己的领土上是有主权的。” Politico援引一名法国情报官员的说法称,“我们已经发现俄罗斯和阿塞拜疆在新喀里多尼亚进行了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活动。他们在推动法国是殖民主义国家的说法。”
图片
阿塞拜疆外交部发言人艾克汉·哈吉扎达(Aykhan Hajizada)则强烈否认该国是骚乱的幕后策划者。“与其指责阿塞拜疆据称支持新喀里多尼亚的独立示威活动,法国内政部长应该关注他的国家对海外领土的失败政策。是那些失败的政策导致了这样的抗议活动。” 由于法国在政治和军事上支持阿塞拜疆的邻国和历史对手亚美尼亚,以及巴库去年对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军事夺取,法国与阿塞拜疆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已经到达了冰点。
法国广播电台甚至报道,今年3月底,卡纳克独立斗士的抗议活动上出现了阿塞拜疆国旗。这可能是由巴库倡议组织(Baku Initiative Group,GIB)发起的。GIB组织成立仅一年多,其官方目标是“支持反对法国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斗争”。创始大会上,来自马提尼克、法属圭亚那、科西嘉岛、新喀里多尼亚和法属波利尼西亚的独立运动代表出席。GIB组织主席阿巴斯·阿巴索夫(Abbas Abbasov)否认参与了3月的抗议活动的,但现场的抗议者穿着印有该组织标志的T恤。不过法国《世界报》认为,阿塞拜疆确实在长久以来尝试支持法国内部的反对派,但是这次历史性规模的抗议是否有阿塞拜疆的支持仍然不明确。
新闻来源:法国《世界报》、法国广播电台、Politico、路透社、新西兰广播、半岛电视台、《纽约时报》,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