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新港有新招:搭完轮船搭火车 “老铁”省钱又省时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聂映荣 通讯员 洪琳)3400吨的铁矿石,“搭乘”货轮来到城陵矶港口集团长沙新港,再也不用分成100多份,由上百辆大货车运往钢铁厂。5月25日,这批铁矿石一次性“换乘”火车,被运往江西萍钢。这一环节,从原来的公路运输转变为铁路运输,省时又省钱。长沙新港专用铁路新开通的“公转铁”发送业务已“满月”,单月到达、发送的总货运量首次突破10万吨。
图片
25日下午5时30分许,长沙新港专用铁路上,“新港一号”列车54节车厢装载着3400吨铁矿石,出发了。就在前一晚,这些铁矿石才通过水路被运到这个港口。
“在专用铁路‘公转铁’发送业务正式开通之前,这么多铁矿石被运到港口后,要先卸在仓库里,过一两天等足够多的货车过来,才能转运出去。”长沙新港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如今,货物无需长时间停留等待,装载机将铁矿石装进列车车厢,“新港一号”列车一次便可将其运往目的地萍乡,“铁路单次运量大,不但节约了不少时间,还节省了20%左右的运输成本。”
图片
去年6月26日,长沙新港专用铁路开始试运营,当时主要开展到达业务。今年4月18日,该专用铁路“公转铁”发送业务正式开通。
发送业务开通以来,装卸线上两台新购置的装载机甚是“忙碌”,平均每天至少要完成一整列50节以上的列车的货物装载。
长沙新港南、北作业片区紧密联动,采取进港24小时卸载,零点班不定时作业模式。为高效完成每日铁路到发任务,作业人员在卸车作业完毕后迅速检车,与装车前车皮检查进行“无缝衔接”。通过对作业过程不断优化与完善,各班组间已形成默契,提升工作效能。
图片
据悉,从4月18日至5月18日,长沙新港专用铁路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累计完成货物发送1046车,共7万吨;累计完成到达货物1104车,共7.23万吨。单月累计货运量超14万吨,这也是该专用铁路自启动运营以来,单月累计货运量首次突破10万吨。
“‘公转铁’这一运输结构的改变,是长沙新港今年调结构稳增长的一个重要举措,可充分利用水运和铁路运输的特点及优势,充分保障生产设备设施高效利用,形成大批量、全天候、高效率直提直装的生产组织模式,有效地提高货物周转效率和铁路车辆使用效率。”长沙新港相关负责人介绍,铁水联运双向物流态势稳中向好,不仅降低了综合物流成本,还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持续“添砖加瓦”。
该负责人表示,长沙新港将继续依托港口“水铁公”多式联运优势,做好要素保障和靶向服务,优化装卸工艺流程,以高质量服务支撑港口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