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拓片制作……课堂搬进博物馆让知识“触手可及”

原标题:古籍修复、拓片制作……课堂搬进博物馆让知识“触手可及”
近来,许多地方组织博物馆与学校联动,将课堂搬进博物馆,为孩子们打造寓教于乐的公共文化空间。
在成都博物馆里,一堂生动有趣的物理课正在开讲。物理老师利用成都博物馆馆藏五代伎乐俑的历史文物,引导学生认识声波的产生与传导,设计声学小实验,并根据物理学原理开展演奏声音的科学探究。
图片
从物理到历史、地理,从美术到语文和生物,跨学科的课程在不同展区进行,博物馆的优质文物资源与校内多门学科结合,同学们在真实的文物环境中探索未知。
图片
中学生 张家硕:今天的实验十分新颖,将物理的知识通过文物的方式活灵活现地展示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物理知识的奇妙,还能感受到成都历史文化的韵味。
图片
除了省市一级的综合博物馆,越来越多的地方专题馆也在积极开拓博物馆与学校的联动合作。
图片
位于成都双流区的广都博物馆,推出“博物启智·学史历行”主题活动,同学们在互动体验区亲身体验古籍修复,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历史,亲手制作一件属于自己的拓片艺术品,让历史与文化更加可感、可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