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凌烟阁功臣,后来成为皇帝,但却昏庸无能

唐朝的凌烟阁功臣并未只有二十四位,因为从唐代宗开始,一些功臣的画像又被陆续奉入凌烟阁中。在这些功臣之中,有一位非常特别,因为他在后来成为了唐朝的皇帝。此人在位时间虽然不短,但却没有什么作为,还差点丢掉了唐朝的江山。他在位时期,还导致宦官势力的崛起。那么,这位充满争议的唐朝皇帝到底是谁呢?
图片
一、凌烟阁功臣
此人名叫李适,是唐朝的第十位皇帝,即唐德宗。李适出生在天宝元年(742年),当时在位的皇帝是他的曾祖父唐玄宗李隆基。李适的祖父是太子李亨,即后来的唐肃宗,父亲是广平王李豫,即后来的唐代宗。出生后仅半年,李适就被封为特进、奉节郡王。在李适十四岁那年,安史之乱爆发,他在战火中逐渐成长了起来。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唐代宗即位。此时,安史之乱已经接近尾声,为提高长子李适的声望,唐代宗任命其为天下兵马元帅,并改封鲁王。同年十月,李适出镇陕州。第二年,安史之乱彻底平定,李适被封为尚书令,与郭子仪、李光弼等平叛名将的画像被奉入凌烟阁之中。其实,李适根本没有什么战功,只不过他象征着李唐皇室。
图片
二、削藩引战乱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三十八岁的唐德宗李适继承皇位。在位之初,唐德宗颇有一番作为,当时的人们甚至认为有贞观之风。第二年,群臣又为唐德宗送上“圣神文武皇帝”的尊号。然而事实证明,唐德宗配不上这个尊号。为筹措军费,唐德宗先后实行括率、增收房屋间架税、设立除陌税等措施,激起了民愤。
781年,唐德宗又对河北的藩镇开战。经过一番较量,朝廷已经占据上风,但由于唐德宗封赏失当,结果引发了更大的战乱。与此同时,唐德宗没有犒赏前往前线的士兵,引发了泾原兵变,他仓皇逃出京城。朱泚利用泾原叛军,围攻奉天城,差点让唐朝提前灭亡。经过四镇之乱、泾原兵变、奉天之难后,唐德宗发生了剧烈地转变。
图片
三、重新用宦官
在泾原兵变期间,唐德宗仓皇逃出京城,他原本信赖的禁军将领居然率军护驾,身边只有窦文场、霍仙鸣率领的百余名宦官,这让唐德宗对宦官的态度发生了转变。784年,唐德宗在重返长安三个月后,将神策军分为左右支,交给窦文场、霍仙鸣统领。到了796年,唐德宗正式设立了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由窦文场和霍仙鸣担任。
自此,宦官掌握了唐朝禁军的兵权,可以为所欲为,甚至能够拥立、杀害皇帝。所以说宦官专权局面的形成,与唐德宗有着直接的关系。与此同时,唐德宗也不再励精图治,他对藩镇采取了姑息的政策,以“进奉”、“宣索”、“宫市”等手段大肆敛财。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六十四岁的唐德宗病死,他在位二十七年的时间。虽然谥号是“神武孝文皇帝”,但他的所作所为,根本配不上这样的荣誉。
参考资料:1.《旧唐书》;2.《资治通鉴》